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从所提供材料的角度,可将其分为三种:①徽标类;②漫画类;③图表类。  相似文献   

2.
韩海涛 《新高考》2011,(Z1):39-42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试题中的亮点,因此,命题人每年都会精心打造,形式年年有创新,题型变化较大,是高考新题型"试验田"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始终都会围绕着语言的"工具性、实用性、时代性"这个中心。命题的材料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世密切相关,如班会、广告、环保、科技、人文、政治、经济、新闻报道等材料,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绝对不会与现实生活脱离的。本考点的很多试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考生可根据语境,多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有着广阔的思考空间,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物即可。只要有比较厚重的语言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近期有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本刊能够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予以指导,现特请武汉市第四中学的段志飞老师对此进行点拨,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东强 《新高考》2010,(11):19-21
【考点解说】仿句,即仿照示例造句,依照所提供的例句或语段中指定部分的句式特点,新造一个或几个与之类似的句子。仿句要与例句句式一致、修辞一致、情感风格一致、结构关系一致。仿句题能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2010年高考,安徽卷、湖北卷、全国I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辽宁卷、山东卷、四川卷、浙江卷均有此题型。  相似文献   

5.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__,__。__,__,__。①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②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6.
魏形峰 《文教资料》2010,(31):33-34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之一,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由缺隐、急转、谬读、改写、总分、串组等特殊的修辞手段构成的对联异彩纷呈,极具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仿写"考点命题形式多样,常常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涉及修辞、句式、连贯、照应等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图将近年来高考对这一考点考查的题型分类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8.
喜欢琢磨高考语文试题的人会发现,命题者命题时十分重视课文,重视回归课本,并借此巧妙地命制一些语言运用题。这些语言运用题,既是对广大考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更是对其能力转化的一种测试。下面让我们先梳理一下2012年和2011年的高考语用真题。  相似文献   

9.
题型扫描一、语言运用型所谓语言运用型,指的是借助于句子仿写等形式,巧妙考查同学们仿写特定修辞语句能力的题型。一般来说,这类试题都有特定的仿写内容,大家只能根据特定的内容进行仿写,无非是借用修辞这件外衣而已。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学形式之一,有关对联的考题,能够检测考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那么,中考对联题一般都有哪些类型呢?今后我们如何应对这类考题呢?  相似文献   

11.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本题的要求至少有四点:一是要有“溪”“海”“潭”三个意象,二是要表达某种感悟,三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四是字数在60以内。答案示例:人在童年像溪水一样快乐无忧,到了中年便像大海一样深沉广博,进入老年就如同潭水一样安详平和。  相似文献   

12.
曹保顺 《同学少年》2011,(11):10-11
语言犹如作文的外衣。流畅生动的表达,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反之,缺乏文采的表达,内容再好,也会让人感觉读来无味。要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更具文采,就要在修辞运用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知道散文《荷塘月色》有一个名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上句把月光比作流水,下句承流水的比喻而来,用描写水流动感的“泻”字来描摹月光的普照,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有一种说法叫“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说的是在文章中运用了修辞手法,就会带来一个语言环境,即修辞语境.对左邻右舍的用词就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就应当主动顺应它,在语言运用上积极配合。否则,虽未必出现语法病句,但在语言的表达效果上就要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4.
【考纲导读】修辞方法的检测,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以及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比如2005年江西卷的试题: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要清楚明白;第二,要生动形象。要达到这两个要求,离不开修辞。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运用语言的手法。修辞的范围很广,包括词语和各种句式的选择、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就修辞方法而言,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阶段应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偶等八种。现就初中语文中的例子作具体的解释,让大家掌握修辞的规律,懂得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在说话或作文时自觉地应用,有意识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修辞的考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因而它的考核大多与语言表达题结合起来,如仿用句式,扩展语句,语言鲜明、生动、得体等。  相似文献   

17.
陈立娣  王鑫 《考试周刊》2012,(41):14-15
修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语文献中,“修”和“辞”两个字连用先秦就开始了。《周易》说:“修辞立其诚。”这个“修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后来人理解为“修饰文辞”的意思。今天讲的“修辞”是一个名词,有三层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相似文献   

18.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典型的通感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感这一修辞不难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通感已被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比如,"她听了女儿的演唱,心里甜丝丝的"。"他的话凉透了心"。又如"耳食  相似文献   

19.
刘京平 《新高考》2011,(4):21-22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能力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级。表述包括两条关键信息:一是用"常见"二字,圈定考试范围,考纲规定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二是"正确运用",明确了考试形式,表明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重在运用。2010年全国有14套试题,考查的最新动向是:全部将修辞方法寓于语言运用与表达、现代文阅读和诗词鉴赏题中考查。主要考查考生三个方面的能力:能否正确理解并运用修辞方法,能否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所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的高考,江西卷基本延续了2011年卷的板块模式,第六大题下的第20题是: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歌词,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