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创作儿童文学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出版了27种图书,出版形式大概有下列几种: 一是由广东省作协副主席黄庆云、郁茹指导,新世纪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童话集<小鲤鱼钓山猫>(冯伯秋、梁培龙责编).这是我的第一本童话集,作者不用为出版和发行的问题烦恼.著名作家的支持和帮助,也激发了我走童话创作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外研社历经三年运作出版了《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以下简称《文库》),围绕该文库的引进出版,我们愿与业内同仁交流有关的经验。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后,1999年4月下旬我向李朋义社长提出了引进出版《文库》的想法,当即得到李社长的支持,5月就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为了出好《文库》,我首先组织了一  相似文献   

3.
斯蒂格勒的"电影时间现象学" "那三年宛如地狱,历险重重,使我几乎筋疲力尽,不过这部书却也拜其所赐."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在他的系列哲学著作《技术与时间》的第三卷《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的"告读者"中如是说. 1996年出版了第二卷《迷失方向》之后,斯蒂格勒应邀出任法国音像研究所主任,1999年离职.由于这三年的经历,改变了《技术与时间》的内容和出版次序,于是就有了2001年出版的这部第三卷.  相似文献   

4.
《灵魂饭》:金华对以往生活的“短暂回忆”余华 著南海出版公司 2002年1月出版 “我10岁展望2000年时,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10岁的情景时,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的迫害……”这是作家余华的感受。《灵魂饭》中所有作品展现的正是余华对过去的短暂“回  相似文献   

5.
有两年时间,我不能读书看报,写字也很困难。半年前,摘除了白内障,视力逐渐恢复,把积压的《出版工作》翻了一遍,拜读了王仿子同志的几篇文章。我认识仿子已40年了。1949年2月,我从西柏坡来北京,担任中央出版委员会出版科长。那时任务很重,大半个中国即将解放,新区要书要纸型。组织上调仿子来担任  相似文献   

6.
一、用出版写下出版人的思想和创作 图文并重的十卷本的<中华文明传真>出版后,获得海内外学术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认同,而且读者反应热烈.作为参与策划的出版人,该套书的良好成效,对我个人从事出版二十年的生涯,是一个很好的纪念.<中华文明传真>由构思到最后的出版,整整化了六年的时间.更直率地说,这是我个人和同事从事图像中国历史文化出版二十年来所积累下来的认识和经验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除去早年上山下乡、参军当兵的8年时间,严格来讲,我就从事过一个职业,那就是出版。是什么促使我37年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步呢?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出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那些关于出版价值的名言警句,激励我坚守在出版第一线的岗位上。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有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7月21日出版的第18期《南方人物周刊》某页角落里,偶尔看到一段"更正"字样:"本刊上期(2007年7月11日出版)张维迎专访(《张维迎我对我的为人很自信》),采访时间为2006年6月,稿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间,我为《中国出版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负责建国后头三十年(1949~1979年)的撰稿工作已经定稿结束,我多年来从事当代中国出版史的研究就算告一段落。于是将历年积存的出版资料进行了清理,意外地发现1978年10月我参加一次会议的记录材料和一帧到会代表的合影(见本期封二)。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主持这次会议的周扬同志和在会上发言的李初梨、李一氓、茅以升、楼适夷、夏衍、于立群、林默涵等前辈都已作古,他们的遗韵犹存。这份记录材料仍不失为有价值的出版史料,值得向有关研究者介绍。  相似文献   

10.
十年感言     
《出版参考》十周年了,算来我也有十年读龄的老读者了。一个人连续十年读一个刊物恐怕不是很容易的,春风化雨,应该写点感想,作为祝贺和感谢。 我喜欢读《出版参考》,省时间,信息量大;文章短而不说空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自然就使读者少费时间而多得信息。这不只是文风问题,也是现代信息性刊物应有的性格和特色。我在编辑岗位上时,这个刊物使我开阔视野、耳目灵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仍然是我了解出版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1996年9月间,在讨论三联书店店史出版工作时,仲秋元同志命我写稿。我是1950年2月在上海考入三联书店的,半年以后被调到北京三联总管理处编审部,第二年年底,三联并人人民出版社。这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出版事业实行出版、发行分工,出版专业化等重大决策的一个具体步骤。编审部部分同志归人民出版社,我于8月间先到东总布胡同的人民出版社报到。东西总布胡同是一条笔直漫长的胡同,我从原来在胡同西头的29号办公,移到东头的10号大门上班了。 尽管我在三联书店工作不到两年时间,但这是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出版广角》2012,(11):94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关于"幸福"的回答。中国出版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事实——数字化是出版的大趋势,现在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出版将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演讲集,书中收录了我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的五次演讲,以及我在国内几所大学和城市讲坛所做的五次演讲,书名叫做《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这本书出版以后,比较畅销,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刷了四次,一些新闻媒体也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再论编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年,我写过一篇《简论编辑风格》,发表后收编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从历史走向未来》一书中。时间过去八年了,但似乎还  相似文献   

15.
拙著《孙中山经济思想》于前年9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年时间里,据我所见到的,已有两刊一报作了评论。评论的同志对拙著不乏过誉之辞,这使我深感惭愧。惭愧之余,更感到有必要把出版的经过、编辑同志的功劳公之于世。 1983年,我着手撰写一本全面介绍与评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专著。书成之后,送到当地一家出版社。十天以后,原稿退回来了。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稿,十天时间便“审”完了,真是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除去早年上山下乡、参军当兵的8年时间,严格来讲,我就从事过一个职业,那就是出版.是什么促使我37年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步呢?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出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那些关于出版价值的名言警句,激励我坚守在出版第一线的岗位上.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有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培根的"读书在于塑造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医学科研技术丛书>是我进入出版行业后策划的第一套丛书.这套丛书从最初的想法萌生到成功立项前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2005年,这套丛书被评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2006年10月,该丛书中的第一本分册面世.预计在2009年年底该丛书十本全部出版.迄今,出版的分册中已有两本重印.  相似文献   

19.
顾珺 《出版参考》2016,(5):36-37
我是2000年进入出版行业的.那是一个网络传播蓬勃兴起的时代,中图旗下的信息技术公司正需出版行业新闻英文编辑,因为自己的英语专业背景,机缘巧合,迈进出版门槛.当时每天翻译大量的国外出版行业资讯,包括版权方面大事件.我印象很深的是对《哈利·波特》系列在国外的热销及版权事宜的报道,那段时间翻译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新闻,这是我第一次间接接触版权,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它有了初步了解,也让我萌生了希望进入一家大的出版社,做一名版权经理,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畅销书的版权引进,做一名优秀编辑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刘冰 《出版经济》2002,(10):49-50
今年北京书展,我公司程小姐赴大陆上海、北京选书,因为每次我去大陆,老实说交际应酬要比看书的时间多。第一批书运到,我急于想了解一下大陆出版图书的近况,就自己逐箱拆包。用了整整三天时间。现在,就我看到大陆今年出版图书的印象记录如后,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