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初,中职教育的发展一度举步维艰。分析其原因,一是传统观念中对中职教育的偏见,二是社会用人制度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歧视政策,此外,中职教育自身基础薄弱,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实的需要使国家加大了对中职教育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人们的观念也逐步有所改变,中职教育即将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2.
<正>邵会婷、闫志利在《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中撰文,提出了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对巩固中职教育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有关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变迁过程,总结了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变迁的主要特点,并对未来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政策进行了展望。就教育政策而言,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是其核心。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并且为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形成了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应用专业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实际应用的发展需要,推进中职教育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中职教育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职免费教育政策既是提升中职学校吸引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职教发展战略的诉求.纵观十年,该政策在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中职学校吸引力、增加初中毕业生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偏离教育公平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降低了中职学生向上流动机会等问题.因此,后续政策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财政保障体系;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职学生向上流动机会.  相似文献   

5.
制约中高等职教衔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目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两的衔接,从外部因素看,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普高热”及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对中、高职衔接遣成消极影响。从职教发展内部因素看,两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制年限等未能做到有效的衔接与沟通。从政府部门看,管理体制及对职教的政策使得中高职各自为战、互相分离;我国现行的招生政策也使得中职难以为高职输送充足及合格的生源。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其与中职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出台以后,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全国各地根据本地中职教育发展和自身的财政情况,对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一些地区在落实对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过程中,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成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成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特点,阐述了逐步实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进而全覆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职教育作为对我国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教育领域,在当今社会却面临着吸引力低的问题。政策、文化、办学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对中职教育吸引力的困境,应该以受教育者的立场来制定以及实施中职教育的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从文化层面改变大众对中职教育的误解;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体系,从职校层面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一直都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校企合作不但是国家政策所倡导的模式,也是中职教育现阶段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模式中,探讨中职学校顺应社会需求,从传统"学历教育"变革为真正"职业教育"的一些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9.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是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政策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发展阶段,确保职普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依然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地方实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近年来职普比例变化为例,不同省份中职招生占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各省会城市职普比例城际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不同区域职普比例变化也呈现出结构性差异。职普比例的区域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普及高中教育政策安排及对中职教育的社会认知等因素有关。为落实因地制宜推进职普协调发展,新时期职普比例政策的落实需要推进坚持国家主导、重心下移至城市、改变统计口径、拓宽中职学生上升通道等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目前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限制在3%的政策出发,论述其不合理性,并提出高职生源以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为主,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完善职教体系,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实施中职免费教育,是作为教育惠民工程推出来的一项很有魄力的阳光政策。毋庸置疑,这一政策设计的初衷是善良的,其价值诉求是加大经费投入,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发展,让广大学生能够顺利接受职业教育,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实现职业规划创业致富。中职免费的表象是解决招生难题,本质是克服发展障碍,可谓号准了"脉",对准了"症"。然而从实施效果观察,由于"免费"带来的中职发展效益并不乐观,反而引发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形成政策"大力驱动"与现实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关于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的通知》的出台可谓众望所归,国家的政策和财力支持让中职学校的发展步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中职教育进入了大会力发展阶段.但作为一项“大工程”,我们在为职业教育欣喜的同时,也要理性地看到其实施过程并非一片“坦途”.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历年来中职免费政策的发展过程,研究中职免学费范围逐步扩大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整体上移和国家对中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的确认及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推进,中职教育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新的形势,中职教育该如何发展定位?从中职教育办学定位的变迁、发展历程、升学政策引导等方面厘清思路,探寻规律,发现本质。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中职教育把准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以文化基础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以中高职衔接的校企人才培养为路径,实现升学与就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职教育也是目前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要实行激励性的教育政策,中职学生处于当前教育的特殊阶段,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行激励性的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信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促进的作用。本文将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激励的策略,探讨对语文教学产生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分析模型,并应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各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各地区贡献率最高点出现的时间及贡献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针对此,各地区应根据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需要,选择好适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的中职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并加强中职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影响建筑类中职教育发展的因素出发,分析了建筑行业发展及国家宏观教育发展政策对建筑这一专业类别中职教育发展的影响,提出建筑类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在持续繁荣的的同时,也将面临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的调整,从而适应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劳动者这一总体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转型期的种种问题和自身发展中积淀的各种矛盾,中职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出现了滑坡。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更需要对中职教育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并制定各项有力的政策,扶持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红 《华章》2011,(32)
近几年,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专科大学、本科大学,但是中职生高就业率的背后,却存在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率低、劳动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职业生涯发展难以取得成功等隐忧,中职教育仍然是学生和家长的次等选择,中职教育仍然面临发展的困境.本文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其社会吸引力低下,并从国家的中职教育政策、法律、劳动制度等宏观层面与中职教育加强自身发展的微观角度提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职教育在多重压力,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发展,包括高中扩招在内的强大冲击下,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尽管国家对中职教育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扶持,开始从萧条走向复苏。但我们仍需要充分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利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职业教育会议再次重申“以中职教育为重点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政策层面的支持。但是,从社会就业情况看,一方面社会急需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中职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也是帮助职业教育走出目前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