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条共有三款,第一款规定了什么是正当防卫及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二款则明确了什么是防卫过当及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三款则是防卫过当的例外。相对于旧刑法而言,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并扩大了正当防卫的内涵;修改了防卫过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种权利 ,任何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发生时 ,都可以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 ,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损害。但公民的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在司法实践中 ,“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确定 ,长期以来 ,一直是一个疑难甚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案件的评析 ,介绍我国刑法学界对防卫限度的认定原则及新刑法典对防卫限度在表述上的两点变化。  相似文献   

3.
何佩弦  管清华 《天中学刊》2001,16(3):117-118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得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见,正当防卫权的行使远非是毫无限制的,而是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不能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区分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什么原则或方法来认定 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呢?…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是合法的,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则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两者的界限就在于必要限度,但对此,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文章以张福林案件为例,对此进行了探析,并且认为:其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且为在当时实施防卫的情况下所可能选择的最缓和手段之一;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但绝不可能是故意。  相似文献   

5.
现行《刑法》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甚至不法侵害之间往往仅一步之遥。从防卫起因、防卫客体、防卫时间等客观要件出发,可详细厘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间的厘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概念与特征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相似文献   

7.
防卫过当问题,是我国《刑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对司法工作人员来说,能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对于正确地认定犯罪和适用刑法有重大的关系。它对广大群众来说,可以从—个侧面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从而依法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地同犯罪作斗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卫过当的犯罪构成 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在实行正当防卫的过程中,违反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就是刑法理论上的防卫过当。我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这就意味着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防卫过当行为的否定,社会政治和法律的评价。 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表明防卫过当具有某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正当合法行为;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是对不法侵害者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正当防卫要件的科学设立是防卫行为获得社会认同并取得正当性的前提。其要件包含起因要件、对象要件、主观要件、限度要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试论防卫     
防卫制度,自古有之。我国社会主义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与剥削阶级国家的防卫制度相比较,具有三个一致性的特点,即是: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护法和守法的一致性。总之,充分认识我国正当防卫的本质和特征,对于正确行使防卫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当防卫制度,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法律规范。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时防卫,又是一个是十分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将对这三个问题,分别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有相当~部分刑法理论和实务界的同志认为,《刑法》的这一规定确认了“无限防卫权”,认为“无限防卫作为新刑法的一项重要立法成果被载入史册,它不仅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者对正当防卫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将我国刑事立法水平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①而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不能说刑法第二十条第3款的规定等于有限地承认无限防卫,更不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国民法治意识增强,防卫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1997年《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做出更为详细和宽松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仍未得到很好的适用。通过对广西752个司法判例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正当防卫难以认定的主要原因是:刑法学者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防卫目的与罪过关系、限度条件认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判断逻辑及防卫是否需要紧迫性上产生认识错误。修正立法上的错误表述、厘清防卫目的与罪过关系、确定限度条件的构成及各要件判断标准、理顺正当防卫的判断逻辑、摈弃不法侵害必须具有紧迫性的错误观念,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形成统一、明确、宽松的判断标准,才能真正解决受害人不敢防卫、司法者不敢认定正当防卫的司法难题。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正确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界限的法律依据,也是一个具有刑法理论意义的重要问题。因此,从防卫限度的历史发展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必要限度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些确定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根据和原理,这对司法实践和支持公民正确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保护和鼓励人民群众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防卫限度的立法考察正当防卫在其历史演变中,经历了一个从无限防卫权到有限防卫权的发展过程。表现在刑事立法上,西方中世纪以及我国封建社会,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正当防卫都…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们的一项权利,只有正当行使才能达到予期目的,如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构成防卫过当.本文较详尽地阐述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二者间的区别,及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该从防卫人的主观罪过上区分成立防卫过当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造成重大损害"之间的关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成立防卫过当的必然要件,"造成重大损害"是成立防卫过当的选择要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独特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各国法规相比较,我国新刑法在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以及正当防卫的特点规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规定,它明确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同公民个人权利一样列入其中,并且放在前一、二位,显示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都高于公民个人权利,同时,不仅对防卫人防卫一般不法侵害的限度要求有所放宽,不如苛求,而且还在条款中醒目地增加了正当防卫的特别规定,对防卫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受任何限度要求,从法律上给予人了人民群众见义勇为、奋起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特别支持和保护,对犯罪分子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正当防卫     
保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目的.正当防卫是由采取损害不法侵害人利益的方法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但正当防卫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可以任意实施防卫.为防止滥用防卫,我们应从正当防卫立法存在原因、条件、目的及防卫过当几个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7.
一、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理解和认识(一)基本概念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起因要件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所谓不法侵害,是指对法律保护的公私合法权益进行侵害。不法侵害的性质,即包括犯罪行为的侵害,也包括一般违法行为的侵害,受害人都有对侵害者实行防卫的权利。但是,是否对一切不法侵害行为都应当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侵害性质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97年实施新刑法以来,关于正当防卫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不乏独到见解。《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对正当防卫的前提——不法侵害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本文从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入手,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并从主体上把不法侵害的主体分为个人主体与单位主体,并对这两类主体的不法侵害的特征作出描述,明确指出对这两类主体的防卫行为应当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假想防卫过当是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竞合。狭义的假想防卫只有一种形态,即对防卫状况的假想。防卫过当可以由过失和故意构成。防卫过当在理论上可以认为由正当防卫行为和过当防卫行为两部分构成。假想防卫过当分为:故意型的假想防卫过当、过失型的假想防卫过当和意外型的假想防卫过当三种。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以防卫过当部分的责任形态为准。  相似文献   

20.
杨毅 《湖北电大学刊》1992,(5):47-49,35
重点概念 1.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