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在山村里从教几年,觉得山村里的教学非常有趣。巧妙发挥山村里大自然的资源优势,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是笔者利用卵石组画的一次教学,愿它能给置身农村的朋友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这里所说的“组画”,是指由几个(或全班)幼儿合作,在一张较大画纸上画的一幅图画。组画的方式有好几种,一种是由教师出画题,然后把全班幼儿分成若干组,分别在若干张画纸上画组画;另一种是先把幼儿分成几组,然后由组内幼儿自己商量画题画组画;还有一种是让幼儿自由结合画组画。不管你采用何种组织方式,在中班第二学期和大班,适当地进行一些组画练习,好处是很多的。首先,画组画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平时幼儿绘画,常常以个体为单位,画什么完全由幼儿个人决定,无需与别人商量。比如画“快乐的一天”,画面的主体可以是小朋友,也可以是小动物,所表达的是幼儿个体的自我感受。组画则不同,从主题内容到画面的布局;从作画的顺序,色彩的运用,甚至使用什么样的绘画工具(水彩、水墨,还是蜡笔),都要由群体来共同决定,是一群幼儿群体的思维活动。幼儿在画组画过程中,不能自行其是,而要相互顾及,甚至要边画边作某些调整。这样,经过多次组画练习,幼儿  相似文献   

3.
活动一组画:万里长城目的: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长卷画——万里长城,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精神。准备: 1.认识万里长城。2.电视机,摄有万里长城的录像带。3.200×50厘米的白卡纸若干张(4~6人合一张),水彩笔。过程:  相似文献   

4.
蒙眼组画     
准备:将中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组。每组排尾发一支粉笔,排头准备一只空的大书包。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人头像做为样板,并规定各组每名学生应画的笔划顺序。  相似文献   

5.
环保组画     
“哗哗——哗哗——”每个水龙头都开到最大量,一股股水流“飞流直下三千尺”,激烈地撞在瓷砖上,然后飞快地流进了,下水道。在这用水高峰  相似文献   

6.
《群虾图》 画面为九只虾在水中浮游,分为四组,下层四只成堆儿游,中间两组一字排开向前游,上面一只俯冲奋力急游,整体为统一方向.画面中的虾群,分组成堆、上疏下密,相互间有聚有散、有呼有应,形态各异.有的耸肩,似要前进;有的大螯前伸,双须后摆,如在追赶.水静虾动,乱中有序,灵而不板,表现得栩栩如生,极为生动.  相似文献   

7.
卵石     
水,对卵石来说,是力量的象征。卵 石够坚硬的,可在水的冲击下,只能按 照水的意志,变成一副圆滑的样子。 只有这样,水流过卵石那圆滑的身 子,才觉得舒服,顺溜。 卵石丧失了棱角,与水的相处变得 融洽起来,可以免受冲击的痛苦。卵石 为了生存,驯服了。 它已经习惯了。它不愿意再和水抗 争,不愿再作任何牺牲。 就因为这样,人们无从再看见它的 本来面目,以为它从来就没有棱角。要 想恢复它的本来,仍然需要借助于力 量:用十八磅的大锤猛砸。  相似文献   

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气方刚,我们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读了以上材料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卵石     
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爬.一路上只觉得天空中似乎飘荡着音乐--让人感觉脚步很轻松.一低头,才发现原来是旁边沟里的流水声.  相似文献   

10.
11.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12.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实验设计与探讨钟祥市长滩乡游集小学张子银(431931)小学自然第5册第19课“卵石是怎么形成的”安排有两个实验,即“流水的搬运作用”和“磨圆作用”。实验的基本要求是:①认识卵石形成的有关原因;②培养动手能力。这两个实验做好了,就...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驿路梨花》组画@蔡健~~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探索性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的表征时间。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自己选择组画、泥塑、建构等多种表征方式。在组画区里,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他们友好、愉快地合作着。当组画活动进入尾声时,锦雯告诉我:“老师,紫睎那组有人没画完就走了。”果然那一组有几个孩子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制作区,而组画作品还没有完成。于是,我趁机引导:“那怎么办呢?”世玮说:“我们已经画完了,可以帮他们画吗?”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与他们共同作画。最后,我特意将这幅画张贴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我看到刚才没有坚持画完的幼儿有些惊讶和懊悔。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互助合作的行为,这种  相似文献   

16.
17.
海卵石     
生活在闽南海滨古城的我,最喜爱的是海卵石。我爱它的美丽,爱它的神秘,爱它的纯真。摆在客厅里那枚青灰色、圆溜溜的海卵石,总给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觉。这其实是一枚海卵石。椭圆形,沉甸甸的, 看起来似乎很普通,却有不平凡的经历。它来自隔海相望、近在咫尺的金门岛。今年春天,我和爷爷踏上省亲船,去探望半个多世纪未曾谋面的叔公。在这里,无数难忘的印象中,有一处景观最令我惊心动魄。金门城南的南磐山,抗倭名将俞大猷在石壁上亲题"虎江啸卧"四个大字, 这块巨大礁岩,围绕着一汪湛蓝的海浪,在蓝天的威逼下,显得苍凉而悲壮……  相似文献   

18.
岸边卵石     
有一天,我穿着刚干洗过的西裤,配上新买的名牌T恤衫去赴宴。宴会中,心情愉快,百事无碍,直到宴会结束时,巧遇一个高中女同学——她拍拍我的肩膀,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两件事: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内容包括第十七至第二十一课,十七课认识地球表面的岩石;十八课通过研究地球表面所发生的现象,推断地球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十九、二十课认识地球上的卵石、化石以及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二十一课认识地球上能源矿产形成的过程。 从教学目的上看,通过分析、推理认识卵石、化石和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都是永恒变化的。这一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十九、二十课是前两课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而,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方面,这两课的材料更为生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5年级上册第4课。教学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