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著名的小报《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者和吸引读者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  相似文献   

2.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3.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04,(10):64-66
“广告是报纸的血液”,这是站在报纸的角度来谈广告;如果将角度换至读的话,可以说“广告是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必要的资讯”。《纽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读口味千千万万,基于众口难调的考虑,可以推断,容量越大,内容越丰富的报纸“广告大餐”越有可能对读“有用”。以2004年6月16日(《纽约时报》为例,当天该报广告版面至少约占总版面的  相似文献   

4.
1999年元旦,我国第一份瘦报——《都市快报》在杭州悄然诞生。该报采用1∶1.629这一接近黄金分割律的宽高比率,使自身很快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这是该报在国内首次引入版式总监概念,并聘请国内一流的视觉传导专家设计版式的成果。对于这一新鲜举动,国内同行并没有立即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普遍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直到2001年底《北京青年报》成为国内第二份瘦报,还有同行对此表示出“不屑”,指责报纸瘦身乃炒作,意义“仅仅是瘦了一点”。可没过多  相似文献   

5.
早在100年前,美国名报人普利策就把体育作为传媒吸引受众接触的三大法宝之一(另外两个是诽闻和犯罪)。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在美国这个世界上体育最普及、职业化最高的国家,却没有一份能长久存在的全国性专业体育报纸。1990年创办的《国家体育报》如昙花一现,18个月后就难觅其踪了。同样在现代足球发源地——英国,1998年悄然问世的唯一一份体育报纸《体育第一》(《Sport First》)几经改版,并更名为《足球第一》(《Football First》),但发行量已经跌到2万份左右,对体育的影响不仅不如《泰晤士报》,甚至还抵不上(《太阳报》这类小报。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数十年“一枝独秀”的风光后,全国的广电报呈现集体乏力之势。这有其客观因素,从格局上看,日报与周报在打了十几年的仗后,日报军团以“数”取胜,仅仅在杭州,报摊上摆着数十种本地报纸中,口报就占了七、八成,近年来快速扩张的日报拉拢了一大批周报阅读群体;另外,即使在周报市场上,广电报原来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因为依托日报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周刊,如《今日早报》的“城市假日”、《都市快报》的“都市消费”、《钱江晚报》的“生活家”,走的都是广电报的家庭生活服务类路线,  相似文献   

7.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几乎所有的日报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誌》,《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  相似文献   

8.
英国报纸发行统计局最近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份最后一个星期六这天出版的《太阳报》的销售量创造了新纪录:467万份,这使该报1月份的平均销售份数达412.8万份,比一年前超过2.2万份。 自从《太阳报》刊载在第一版上的售价于1993年6月减少到20便士以来,该报的销量增加了66万多份。尽管最近价格略增,《太阳报》的销量并未减少,它现在已成为全英国销量最大的三家日报之一。 报纸减价也刺激了《泰晤士报》的销路,该报自1993年减价以来,其销量增加了33.3万份。同《太阳报》一样,尽管最近它的售价略增,《泰晤士报》的销量依然在继续增加,因为读者已习惯于阅读这一报纸;  相似文献   

9.
刁杨 《新闻世界》2004,(10):59-59
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报纸给读的直观形象,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内容紧密相联,但报纸版面的设计特征却随着报业的发展在不断演进。1905年2月13日这一天,《申报》将“页”改为“版”,其他报纸纷纷仿效,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为报纸“版面”一说奠定了基础。1955年至1956年,《人民日报》等27家全国性和省级报纸由传统  相似文献   

10.
陶短房 《青年记者》2009,(19):24-24
笔者曾在非洲和一位法国老报人偶遇,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褒或贬,喜欢或不喜欢,都并非因为您对某个事物很了解,恰恰相反,是因为很不了解。其实,外媒对中国的报道常常就是这样。非洲国家塞内加尔有两家报纸,一家叫《南方日报》,一家叫《太阳报》,  相似文献   

11.
杨星 《传媒》1999,(2):23-23
《都市快报》是杭州日报社新创办的一份都市类早报,1999年1月1日创刊,至五月份.发行量已突破10万份,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好评。《都市快报》  相似文献   

12.
港澳台苑     
《传媒》2002,(5)
香港东方报业集团近日正式推出《东方日报电子报》和《太阳报电子报》。这个名为orisun.com的网站将香港有影响的两份报纸《东方日报》和《太阳报》“原汁原味”地搬上了互联网,这在全球中文报纸中还是第一家。 这一网站由东方报业集团花费  相似文献   

13.
《浙江青年报》自1999年10月斥千万元巨资改版以来,一扫以前沉闷的感觉,内容变得生动活泼,版面日趋新颖别致,一份对开八版的报纸零售价只需五角。但是,半年多时间过去,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在杭州市区的零售量只有区区八、九千份。而在同一年初创刊的《都市快报》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达到了六、七万份的零售量。 比较两份报纸,可以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浙江青年报》有“特别关注”,《都市快报》设置了“特别报道”;《浙江青年报》有“天天服务”,《都市快报》则有“市民热线”;  相似文献   

14.
白长锐 《军事记者》2005,(12):56-56
2004年12月31日,《每日新报》为庆贺自己的5岁生日.推出厚选500版的一份报纸。这样的厚度着实让读叹为观止,也让《每日新报》在同行面前大大神气了一下,一幅“谁与我争锋”的模样。其实,放眼看看陈列在我们面前的各种40—100版不等的报纸,我们不难看出,《每日新报》精心打造500版一份报纸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月1日创刊的《都市快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据最近一期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都市快报》居全国第二,浙江第一,日发行量154万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都市快报》又是如何凝聚读者的呢?通过对最近3个月《都市快报》的阅读,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版面、内容、文风、互动和采编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默多克传媒帝国之路鲁伯特·默多克,美籍澳大利亚人,控制着英国《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以及《世界新闻报》等有影响力的报纸。拥有英国天空电视台、美国福克斯电  相似文献   

17.
默多克是世界头号传媒大亨,他拥有的英国《太阳报》是西方头号走庸俗路线而大赚其钱的报纸。《默多克传》的作者威廉·肖克罗斯直言不讳地说:“《太阳报》是一个产生神话和财富的地方,在这里幻想代替新闻,谎言代替事实,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惟一真实的就是:这个地方有金子。”  相似文献   

18.
翟隽 《新闻实践》2005,(3):54-54
杭报集团日前与杭州移动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杭州推出“手机报纸”。该手机报是以杭报集团下属的《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等媒体信息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借助“杭州网”的采编力量,对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和发布的。手机报内容的采编、发布流程完全按照杭州网新闻采编管理办法执行,强化导向意识和二次把关意识,保证手机报纸弘扬主旋律的新兴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周瑾 《青年记者》2006,(1):35-37
“《环球时报》是一份非常棒的报纸,新闻不但及时,而且多是独家,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娱乐。每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语言严肃但不死板,评论鲜明而不偏颇,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丰富多彩的内容加上多角度的深度报道,让我想起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这是一位读给((环球时报》的评价。据说,这种读来信《环球时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封。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23-23
一个在街头巷尾守着书报亭讨生活的报贩子,却能赚得月薪8000元以上。上海的一个报摊主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程。我经常到楼下买报纸和杂志,逐渐地便和摊主混熟了。前些天,这位摊主问我,你每个月要买多少杂志?我算了算,《中国企业家》、《财经》、《名牌》、《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周刊》等,再加上一些影碟和旅游杂志.一个月总在三四百元。他又问:“这些杂志你都保存吗?”我说:“保存它干啥呀,全是看完就扔。”他就说:“那好,以后你不用买了,你每个月给我30元,随便你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