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开始在高等学校推行弹性学习制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弹性学习制度的研究还尚属空白.搞清弹性学习制度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本质区别,建立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弹性学习制度的课程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和教学的条件支持系统都是重要的研究目标,为实现这些研究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具有丰富和发展弹性学习制度理论、促进成人教育系统发展、全面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弹性学习制度是一个以人为本、完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同时还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是解决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案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根据学习者自身特点来探讨学习制度的可行性,并且切实落实到成人高等教育,但是最终效果不是很好。基于此,现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弹性学习制度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和影响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可以帮助成人高等教育完善弹性学习制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校弹性学习制度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关于弹性学习制度的概念本文所论述的弹性学习制度是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制度,其内涵要素有:弹性学制、弹性管理、弹性计划、弹性课程、弹性选课、弹性教学内容等;其外延还拓展到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团体。二、弹性学习制度的实践探索(一) 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是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前提。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大专或本科模式,强调学科中心和课程结构的严密性、衔接性,学时冗长,内容繁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弊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  相似文献   

5.
时代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教育对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对影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必须改革,必须建立一种能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让学生在一种相对宽松的奈件下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的新的制度。而当今高等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弹性学习制度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弹性学习制度的施行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搭建了平台。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深入教材领域,编写多样化的教材,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必须改变教与学的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必须改变评价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障语文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职业教育的学制变革已成为众人瞩目的课题。改革传统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显得日益重要。 一、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优越性 1、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校办学的活力,有利于自身发展。实行弹性学制,农业职业学校的每个专业既可以办全日制,又可以办半日制,还可以办业余时间制;既可以是一年制、一年半制的,又可以是二年制、二年半制、三年制的,  相似文献   

8.
弹性学习制度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研究弹性学习制度就必须对其内涵有明确的认识,弹性学习制度虽然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但其许多内容在我国已经存在并随着教育改革不自觉地进行着,所以研究弹性学习制度在新世纪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兴富 《中国考试》2006,(B12):47-54
近年来,关于我国自学考试基本定位和本质属性的讨论和争议有增无减。尽管在各种文件和媒体上,大家似乎达成了以下共识:我国自学考试肩负开展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使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本体制之一。但是,对于自学考试究竟是考试制度还是教育形式,或者具有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的双重属性,各执己见。我认为,我国自学考试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学习体系,它既是一种集权的国家考试制度,也是一种开放的社会教育形态和终身教育制度,即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为根本特征的开放学习体制。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外的自主学习,而非独自孤立学习。自学考试既不是学校教育,也不是远程教育。但是,学校教育并非唯一的教育形态和教育制度。远程教育是一种教育形态和教育制度,开放学习体制也是一种教育形态和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0.
学习化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化社会是伴随着终身教育而产生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学习化社会要求高等教育的门户更加开放,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学制、教育管理更趋弹性化、柔性化,同时高等教育将呈现普及化、信息化、个性化、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弹性学习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实施弹性学习面临着观念、制度、物质技术三个层面的障碍。这些障碍具体主要包括:弹性学习中的技术主义倾向;弹性学习面临认同危机;现行的非弹性的管理制度;教育质量的控制与评估难度加大;弹性学习的成本可能比较大。认识到这些障碍的存在以及参考发达国家克服它们的措施对于我国顺利实施弹性学习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Irish public policy strongly promotes greater flexi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review paper examines Irish policy conceptualisations of flexible learning. The review finds that the promotion of flexible learning is positioned within strongly economistic discourses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primarily in human capital terms of meeting the skills needs of the workforce. Irish policy largely presents flexible learning approaches unproblematically as positive and beneficial.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flexible learning is not an unproblematic concept and reveals some problems and tensions relating to Irish flexible learning policy.  相似文献   

13.
弹性学习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模式,具有个性化、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正面临为学生提供弹性学习的现实需求。在弹性学习背景下,不仅学习者知识背景复杂,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美国大学个性化学士学位项目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弹性学习模式为案例,探讨现代学习制度下的学习模式对现代大学教师提出的挑战,并对如何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4.
弹性学制是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弹性学制的实施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弹性学习制是学生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方法、地点、时间、教师等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对弹性学习制特点的简要介绍,进一步阐述了在嵌入式实验教学中实行弹性学习制所采用的方法及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骤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世界进入了弹性劳动与经济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时代"。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相关行业用人数量下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又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缓解就业矛盾的一条途径。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界定及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成因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灵活就业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Flexible approaches to online learning are gaining renewed interest in some part due to their capacity to address emergent opportunities and concern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 Importantly, flexible approaches to online learning are purported to be democratizing and liberatory, broaden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and enabling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educational endeavours at “anytime” from “anyplace.” In this paper, we critique such narratives by showing that flexibility is neither universal nor neutral. Using critical theory, we demonstrate how flexibility assumes imagined autonomous learners that are self-reliant and individualistic. Through relevant examples, we show how such a framing to flexibility is oppressive, and argue that a contextual, relative and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flexibility may in fact be more liberatory. Such an approach to flexibility, for example, may involve contextual and relational efforts to relax prescribed curricula within courses or programmes of study.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月16-17日,在香港公开大学召开了首届开放及灵活教育国际会议,探讨如何通过最新的科技和创新的教学法以迎合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实现更灵活和个人化的教育模式。论文介绍了会议概况,阐述了主题报告、学术工作坊、分主题报告的主要内容。这次会议参会人数多、分布范围广、学术交流充分。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未来的教育必将体现开放和灵活的特点,开放和灵活的理念将会是未来学习和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9.
构建柔性化高等教育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速了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过于僵硬,无法动态适应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变。将柔性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提出了柔性教育体制的思想,给出实现管理层面柔性、教师层面柔性和学生层面柔性的策略。以燕山大学的教育改革为实例,说明构建柔性教育体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柔性教育体制本身能够动态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更容易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宏观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