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实践活动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高秀美 《考试周刊》2013,(89):178-178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兴趣的形成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兴趣的形成与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密切相联系的.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兴趣增加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又反过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4.
刘占民 《甘肃教育》2011,(17):68-6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必然会努力去认识和掌握它。  相似文献   

5.
体育学习动机和价值往往联系在一起.长远的目标,影响现实活动;而学习兴趣既有脑力活动,又对体力活动发生兴趣.兴趣对当前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了解和掌握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我们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王艳春 《成才之路》2009,(29):I0017-I0017
兴趣是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教育家尤克马班斯基则指出,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本身的积极性,教师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可以看出,兴趣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肯定情绪态度,体育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动力,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良好品质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日常体育课中更应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昵?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刘雨 《下一代》2011,(10):36-38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  相似文献   

8.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一部分,在活动中大家关注更多的是让幼儿参与进来,并通过反复的“实践”掌握相应的技能,而当幼儿一旦掌握技能,就逐渐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摆设。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每个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兴趣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根本要求。但是,现实的许多区域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一、兴趣与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夏丁同 《中学文科》2009,(18):92-92
一、兴趣与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兴趣是创作的源泉,手工活动中幼儿参与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来激发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环境的设置、材料的共同收集、材料的有针对性投放、技能技巧的掌握、自信心的养成等都是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兴趣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吴克让 《职业技术》2006,(12):218-218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一、激发兴趣的基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兴趣可以激发灵感,培养意志,“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们一切积极、主动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一个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种活动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6.
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关心、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乐于接触、认识这种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主要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知识,他必然会力求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想要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进入智力亢奋状态,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也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自然就会变为乐事。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成功的阶梯,在幼儿园玩具制作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幼儿对玩具制作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技能技巧的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充分感受到玩具制作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王晓秋 《成才之路》2009,(18):I0006-I0006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而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