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徐寿(1818—1884),号生元,字雪邨,祖籍江苏无锡,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杰出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和先驱。在中国科技史上,徐寿的突出贡献在于向国人翻译和介绍了十多部有关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近一半为化学学科著作,它们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对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着世界各国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科技并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单一的实验,其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伦理问题。随着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对科技新成果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简单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徐曼 《大观周刊》2011,(22):74-74,4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文化正被世界各国侵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认为如何运用中国元素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任重而道远的,本文从中国元素的内容去阐述中国元素在现代居室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纸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近二千年来均为手工造纸,直到19世纪末西方机械造纸技术传入,才开始有机械造纸。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之一的我国出版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国偌大的市场,国内一些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出版社都在着力开发潜在的出版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出版机构凭借其在文化传播领域具有物质设施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大力开拓和占领世界思想文化市场,且随时准备抢占我国的出版市场。可以预见,出版业的一场竞争已经悄然展开。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掌握了致胜的法宝。因此,加强对出版业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树立现代的人才观念市场竞争新形势要求在出版业中树立现代的人才观念,即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经营理念。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种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科学等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不管电脑如何发达,仍然是人类操纵电脑。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方面,再高超的电脑也比不上人脑。越是高技术设备,越是要求高质量的管理,越要提高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无论科技如何发达,设备怎样先进,人才在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是不可改变的,只不过是对人才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1年至今的的中国网络自制剧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了中国网络自制剧的研究起点及概念。梳理了中国网络自制剧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网络自制剧的文化本质及技术内涵将会引领新一轮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12,(8):16-19
科学技术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先进的科学技术总是会成为传媒行业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源动力之一。而在每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上,众多卓有贡献的技术专家与企业代表也会在这一舞台上发表并探讨我国当前传媒行业前沿的科技成果与问题,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8.
我国音像业紧随着改革开放大业,风风火火地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它的兴起和普及是新时期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显著提高的一个标志。音像制品与其他出版物一样,具有双重属性。处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不断激化,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相互交织、渗透,随着开放的逐步扩大,这种没有硝烟的较量还会加剧。  相似文献   

9.
中国博物馆国际化的进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国际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极大地加快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国际化进程。本文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对二十余年来中国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指出,走出去,在国外举办各类文物展览,展示悠久璀璨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中国博物馆走向国际化的先行步骤;请进来,举办国际著名博物馆藏品畏,为国人了解世界、开阔视野开通了一条便捷渠道,是中国博物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和培训专业人才,是中国博物馆走向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恢复中国博协与国际博协的联系,积极参加ICOM各项重要事务,是中国博物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际化进程和交流,对我们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认识和发挥中国博物馆在全球中的地位与作用,架起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为和谐世界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以及提高中国博物馆工作者的政治眼光和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我国博物馆事业国际化水平,实现博物馆的创新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正日益深化 ,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往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且更为广泛 ,因之外国文物的收藏、研究、利用问题也就日显其迫切性。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一、外国文物的概念问题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极为纷繁复杂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产生的文物也是极为纷繁复杂的 ,它们的情况各异 ,种类繁多。笔者曾在《近现代文物分类法刍议》一文中对近现代文物的分类方法做了简要概述 ,但仍有一种分类法未曾提议 ,这就是中外文物分类法。在中国近现代文物的范畴中存在着两大类文物 :中国文物和外国文物 ,…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籍电子化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古籍是我国历代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瑰宝,既能反映我国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是研究我国历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不仅深受国人珍爱,而且也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整理保存古籍、研究利用古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劳动。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利用文献信息的方式正在朝着现代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中国古籍电子化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古代社会文明的基础,代表着中国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趋势。坦是,中国古籍与现代文献相比有许多特殊之处,在电子化转…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宽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于7月27日举行正式的挂牌仪式。该基地借鉴了世界各国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经验及成功做法,对发展与我国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促进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往日趋频繁。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向国外介绍我国一些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使我国书刊能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不少有影响的期刊都同时出版中、外文版本。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中国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无论就其组织规模,还是研究成果都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于日本的这种研究势态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充分利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加强中日两国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一九七七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科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约请北京大学严绍璗同志编撰《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排,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即可出书。《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从一千五百余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评论》2009,(8):F0002-F0002
《中国文化通史》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的大型文化通史。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注重时代精神对文化现象的整合与影响,注重诸文化部门的内在联系及其特色,注重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真实地记载着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古代科技档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讨论古代科技档案的特点,旨在使古代科技档案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利用,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者提供方便。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古代科技档案多以科学家个人论著的形式流传   在我国古代,劳动被视为卑贱,技术被诬蔑为“奇技淫巧”,社会地位低下。墨子就因为自己曾作过工匠,擅长机械制造,而甘愿承认自己是“贱人”。在这种轻视技术的伦理风尚下…  相似文献   

17.
媒介地理学观照下的美国动画电影地理景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通过对各国神话、童话和传说的改编及运用,使得各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一定程度的重塑。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对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因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发现而引发的技术革命,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迅速向前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档案部门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壮大与发展,才能使档案工作与时同步,与世俱进.  相似文献   

19.
正乡试是科举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考试选才制度,对金元以来中国朝野政治、社会、教育、文化、风俗等方面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起,现代意义上的乡试研究渐自兴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已经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或层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由于问题重要、牵涉面广,对后世影响深远,乡试研究正在成为科举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研究的新热点。在中国科举制度停废110周年之际,对乡试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科技事业带来了新的春天。随着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蓬勃发展的世界新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空前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拓宽着新闻报道的领域和深度,指导着人们的生活。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和我国日益深化的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新闻报道发挥了哪些作用?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科技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科技新闻的使命和任务是什么?新年伊始,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