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研究,实可溯源至古希腊哲学。不过,如果我们对中国古代哲学作一番考察,就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存在现代语言哲学的萌芽。本文正是从此点出发,考察了“言不尽意”论的现代哲学意义。并通过分析力图勾勒出其与现代语言哲学的共通之处及其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潮流中,语文教学的方式、理念、目的都发生了较大转变。作为重点学科,也作为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自然无须赘述。结合教学经验,立足初中语文教学,试论庄子“言意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阐述如何运用庄子的“言、意、象”思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言尽意"论和"言不尽意"论两者从表面看起来是一对矛盾概念,但实质却并非如此,二者并不属于同一层面,前者是指一般意义上名言,是我们对事物和道理的认识理解,后者则上升到了本体论的层次,它与老庄对"道"的阐述一脉相承,这个"意"不仅是不能表达的,同时也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4.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与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言不尽意"的重要原因。此外,普通语言的提示性和限定性及诗歌语义的模糊性和含蓄性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我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潮流中,语文教学的方式、理念、目的都发生了较大转变。作为重点学科,也作为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自然无须赘述。结合教学经验,立足初中语文教学,试论庄子"言意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阐述如何运用庄子的"言、意、象"思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刘勰言意观的呈现有两个语境 ,其一是语言论的语境 ,其二是意境论的语境。在语言论的语境中 ,刘勰既主张言可尽意 ,又认为言不尽意 ,是一个二元论者 ;在意境论的语境中 ,这一矛盾则得到了解决。沿着这一思路 ,本文考察了哲学、玄学上言意之辨的命题在《文心雕龙》中的美学转换 ,“言”和“意”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以及刘勰解决二律背反理论难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橘颂》到《圣主得贤臣颂》,颂体经历了由自发创作到受命撰写,由依附诗、骚到独立成文的历程。由于王褒的努力,颂体从诗、骚中解脱出来,独立成体,《圣主得贤臣颂》标志着颂体正式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七夕文化一直是文学史上吟咏不衰的主题之一,汉唐以来,有关七夕的诗歌作品一直繁荣不衰。降及宋代,由于时代风会更替,诗歌尚理,词体新变,使得七夕诗词不断变换视角、开拓意境,从而推陈出新,汇成宋代七夕文学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语意跳跃、意象丰富、思想内涵深刻,往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然而古诗词教学多停留在诗句内容的表面释义层面,很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引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体验诗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论词义演变的隐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词语意义之间关系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以“相似性”和“联想”为基础的隐喻思维和词义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通过隐喻概念的三种方式影响着词义的演变。了解隐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词义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言意之辨,从先秦开始就成为我国古代哲学层面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圣人们各抒己见,"言能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立象以尽意"等等言论层出不穷。人们注重的是言能否达意,而忽视"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局限性。随着文学的发展,"言意之辨"逐渐诗学化。文学家开始从"言"与"意"的矛盾统一关系中探究艺术想象的诗意空间,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文艺理论创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语言环境、搭配关系、运用和所指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词语修辞意义的锤炼.  相似文献   

14.
言不尽意论是言意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意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意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陈出新两种方法.炼字主要有提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词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注疏发源于经部,而注疏自其创始之日起就不局限于解释单纯的字词,在<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将单纯的字词解释称作"释文",将以疏通句义、抉发文旨为目的的训释称作"释义".同样,当将仇兆鳌<杜诗详注>中的追溯语源,寻绎典出定义为"释文",而将此外所引经史诗赋,以证诗意定义为"释义",就不难发现仇氏注释具有明显的"释义"倾向,仇氏之援引典故正为点明诗旨、申明杜义.  相似文献   

16.
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使用以及颜色词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翻译、英语学习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两种语言颜色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以及它们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并将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的重叠现象可划分为构音重叠、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三类,其中构形重叠词是原词重叠后产生了新的语法意义,表示的是事物的情态,多训为“……的样子”(某某貌)。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没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说"立论缺乏科学性,与语言规律相矛盾,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教学都有害无益,应该取消。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语言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因此,颜色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意义、蕴含的寓意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过去,学界对词义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相关研究仍存在可改良之处:缺乏对词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探究。本研究于认知视域下总结归纳出了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和意义演变机制,并展现出了"红"、"白"等词意义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