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开创了认知语用学,并被认为是人类交际的总的原则,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这种被誉为"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Richards,1953),是一种认知-推理活动,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本文简要阐述了关联理论,并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比较了分别由威廉、杨先益和戴乃迭翻译的《孔乙己》译本中的一个段落,意在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爱丽 《海外英语》2013,(22):195-196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开创了认知语用学,并被认为是人类交际的总的原则,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这种被誉为"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Richards,1953),是一种认知-推理活动,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该文简要阐述了关联理论,并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比较了分别由威廉、杨先益和戴乃迭翻译的《孔乙己》译本中的一个段落,意在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起初是用来解释人类交际行为的理论,其框架下的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成一种语内语际间的交流,交际的成功在于最佳关联的传递。运用格特提出的"直接翻译"方法,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分别从音律、词汇、句式、意象四方面来探讨诗歌的风格翻译。  相似文献   

4.
李利 《考试周刊》2015,(21):33+20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人类交际的基本社会准则,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旨在借鉴等值翻译的内涵、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英汉语言的礼貌应用文化差异,探讨英汉篇章层面的礼貌等值。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决定了英汉翻译中的礼貌等值的相对性及言语行为中言外之力等值翻译的相对性,因此应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交际行为,翻译目的是实现译文的功能。人类的交际行为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制约,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必然受到源文和译文文化的双重制约。为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在翻译文化因素时,会根据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作者分析《茵梦湖》两个中译本,探究其对文化因素的翻译处理,将其分为三类,并从功能翻译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诗歌是文学艺术中的最高艺术,是诗人表达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诗歌的翻译是译者通过自身理解、欣赏之后对语言进行转换而达到连通诗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行为,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对于这种交际行为的顺利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李白的《静夜思》的四种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等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与可行性,探讨四种译本的读者所付出的的处理努力和取得的语境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取得的交际效果。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对诗歌翻译批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翻译行为日益趋向多元化,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无法完全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而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应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而修正了传统的“信、达、雅”原则,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广告语篇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和方法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并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对广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虽不是翻译理论,却对翻译活动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关联理论指出,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要遵守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因此,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该理论对汉语标语翻译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谈谈跨语交际中的语用等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出发,通过探讨奈达的“等效”论与立足于言后行为效果的语用翻译在理论上的同一性,论证了跨语交际中翻译的语用等效原则问题。同时指出,由于文化的差异,当言后之果与言语行为产生矛盾时,以交际为目的的语用等效翻译对言内行为乃至言外行为进行改变的必要性。文章最后阐述了语用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区别,并指出语用翻译的意义及其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的基础上,关联理论是研究交际和话语理解的一种方法。在关联理论看来,翻译是依赖于语境的交际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关联理论、交际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提高言语交流中的话语理解能力以及理解复杂的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13.
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是由多种角色共同参与,并"以目的为驱动,以结果为导向"的一种交际行为.文章从《摇摆时光》的译文入手,研究在翻译行为理论的指导下,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以及作为一种社会性行为,如何能更好地促进译者呈现出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文学作品的译本,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实现该作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最早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文章从关联理论交际观的角度对翻译行为的几个方面逐一做出解释,目的在于探究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桂仁娜 《文教资料》2010,(36):47-49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交际理论,其核心是关于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其运用可以延伸到翻译领域。文本探讨运用关联理论实现翻译中,尤其是商务翻译中的语用等效,达到作者、译者及读者三方的认知及交际等效。  相似文献   

16.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本文充分阐述了关联理论、根据关联理论发展起来的语用学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者怎样运用语言实现成功的交际目的,它主要包括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原则等,其中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关系密不可分。了解并掌握言语行为的特点,翻译过程就变得轻松自如,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8.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广告文本类型及特点决定了广告翻译中应采取以交际翻译为主,结合使用语义翻译的策略,以使广告达到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指出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应该是一种三元关系: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原文作者的意图能否被译文读者所认识。然后基于关联理论所阐述的翻译的推理交际这一本质,分析解读出翻译等值只能是相对而言的,进一步印证了关联理论对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转换"与"交际互动",是一种以目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该理论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可根据文本功能和交际目的选取信息、选择翻译策略,并根据的语文化情景重构译文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