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后对其实施相关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其在城市更好就业的必然途径;但是,培训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而就地就近转移以及在农村开展创业培训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将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帮助其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将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帮助其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4.
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270万人次,在全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毕(结)业的4793.18万人次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的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所承担的培训量达4687.05万人次,占培训总数的97.79%。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是实现转移的保证,可围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开展富有实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农村的地理条件,环境气候和市场需求,我村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的知识培训教育,将全村的科技人员分为水稻、经作、蔬菜、畜牧、林业等专业科技知识培训。通过实施农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岗位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把学化、学科学知识与当地生产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农业科技成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校成立27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农村、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在“服务新农村,培养新农民”的办学精神指导下,于2004年积极参与并主动承担起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3年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余人,这项工作的开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农村职业教育及培训取得一定进展.在招生方面,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比2001年的招生规模扩大了320万人,在校生规模扩大了660万人(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约占80%推算).在培训方面,教育部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0年以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毕业生累计达到5.03亿人次;2007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3816万人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却依然没有摆脱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现代技能开发》2011,(1):131-131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30年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累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2.4亿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2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3921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续完)范习友,舒振春,丁生龙,于前立,印世茂框架设计:刘国钧2.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生产水平,8亿多农民中,就业人口不足4亿。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拓展农业自身的劳动资源和农村尚未挖掘的其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实施情况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实施情况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研究》2005,(4):92-92
2004年,我国教育系统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共3160万名,2005年将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同时,2005年还将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使多数农户有一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提高收入。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中国培训》2004,(2):62-62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要符合“三项需求”新华网载文: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农业行政部门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一定要符合农民的需求、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用人用工单位的需求。农业部日前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份的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同时,还将启动《2003—2 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张宝文指出,今后各级农业部门要不断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完…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职业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转移,而且有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与就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持续低迷.面临为升学服务还是面向就业、为城市输送劳动力还是就地转化、培养农民子弟还是农民本身等多重困境.按照新时期国家的战略规划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调整办学方向,通过创办有农村特色的职业学校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开展与其发家致富相关的实用技术推广,通过与城市职业教育构建联动体系对农民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发展而制订的一个宏观目标。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共同富裕。要想使农民富裕,根本出路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最大障碍。因此,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培训成为必须;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培训资源,开展有效的转移劳动力培训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统筹领导下,教育、农业、劳动等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今年2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亲自到会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教育战线特别是职成教育战线要充分利用职成教育资源,勇挑重担,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3月,教育部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要求广泛动员组织各类职成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率和就业率.要扩大城乡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规模.要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成立了周济部长任组长的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3月,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已成为新一轮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各级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编印了10期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简报,宣传报道了浙江、江苏、陕西、北京、上海、安徽、重庆、贵州、四川、湖北、青岛、大连以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江苏宿豫县等地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和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教育部还与农业、劳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组织教育战线积极参与"阳光工程"的实施工作,据农业部对14个省(区、市)的统计,在确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中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占35%,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职业》2005,(8):33-33
2004年我国教育系统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共3160万名,2005年将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同时,2005年还将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使多数农户有一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提高收入。这是记者2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的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