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邬可见 《山东教育》2005,(19):70-70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安排“质疑”这一环节,为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机会,同时保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得肤浅,只会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疑问。但是我逐步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去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质疑方面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不从宏观方面指导怎样进行二轮复习——事实上所有老师都知道应该怎样教学,我只想从微观方面提供几个我们实践过的几种做法、几种思路。第一、借鉴动车原理,增加学生内动力。第二,不迷信、不盲从。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在质疑后修正,在修正后拓展。第三,"鲸吞"和"牛嚼"相结合——略讲精讲搭配要适当。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一是指导学生抓住题目质疑,学习从题目提出问题的方法;二是指导学生从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指导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质疑,培养其从宏观上思考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释疑、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主要从教师敢于抓时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主动参与,培养学生释疑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释疑能力。  相似文献   

5.
沙细芳 《文教资料》2005,(4):160-16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常常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问题,往往是发明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孜孜以求的最佳的教学境界。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质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课文一看就懂,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他们学会质疑,形成能力。那么语文学习中如何质疑呢?姑且谈谈笔者的粗浅见解。一、从文章的题目质疑。题目好比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质疑,反过来,学生应该向教师提问质疑。那么,学生质疑的意义何在?学生质疑对教师有什么要求?怎样指导学生质疑?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一些小学的中高年级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学生质疑对课堂教学的意义1.通过学生质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较好的办法是引导他们质疑。但是,教师以往十分重视对问题的设计,讲究问题的系统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学生上课时…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力,做法颇多。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学中质疑质疑,即发现问题的能力。“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就是思考、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我在初二法律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通俗易懂,例理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反复读或与同学讨论得出答案;对于解答不出的问题要求他们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相似文献   

8.
胡晓珍 《文教资料》2008,(21):125-126
课堂教学有多种模式,"质疑-探究"是其中的一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没有质疑的传统语文课堂存在的弊端,本文从学生质疑对课堂生命力的重要性、学生质疑课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学生质疑课对教师的要求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几点做法。一、鼓励学生质疑,疑中求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向同学质疑。引导他们课前预习后质疑,课中学习时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质疑。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多  相似文献   

10.
何茹 《黑河教育》2013,(3):22-22
一、检查预习。明确目标1.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的问题进行归纳。2.出示学习目标3.检查预习(1)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2)提问学生上述问题(学生在质疑环节提出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由全班讨论。(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提示学生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  相似文献   

11.
学习作文有很多途径,有的是从模仿范文学起,有的是从选材立意入手,有的从某些表达方法和语言技巧进行练习,而从学习观察开始则是作文入门的重要方法,它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许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是熟视无睹,在作文时总觉得头脑空空,为找不到材料而发愁。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侧重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取得了好效果。在学生学习观察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2.
设疑引读,是指导学生自学代数的第一步。我在教材的重点、难点、要点之处设置思考题,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存疑自读,形成认知矛盾,引导注意力的指向,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使自学章节的基本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质疑导议,是指导自学的第二步。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后,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发现问题。如教“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的点表示”时,提问: 0 00002可不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怎样表示 ?这一问还真把一些学生给问住了。他们开始读书不再囫囵吞枣,不再满足于对课本文字表面上的“…  相似文献   

13.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也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己答疑解难,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使他们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表扬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同时也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我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转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能够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安排“质疑”这一环节,为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机会,同时保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得肤浅,只会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疑问。但是我逐步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去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质疑方面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深入。二、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发现教学时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能够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只要学生敢于去想、去说,哪怕是不着边际,我们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地加以肯定。三、教给思…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质疑氛围,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我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对学生的质疑我的态度永远都是鼓励引导。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尤其是要重视鼓励后进生进行质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满腔热情地促使他们发问,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我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下,特别是在考试的压力下,过分重视对事实性知识的识记,迷信各种练习与作业训练,在机械重复训练中,学生不但没有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时间,而且也渐渐丧失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导质疑,把学生领进问题空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通过对学生思路拓展,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与方向提出问题,从而提高他们探究、质疑的水平,提高生成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水平。指导质疑方法。要求学生熟读文本,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疑…  相似文献   

17.
陈琼雯 《职教论坛》2001,(12):57-57
自质疑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提出问题,即“自问”,提问主体和提出问题都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学生由原来单一“答问”的任务变为“问”与“答”的双重任务,从而完善了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态转入主动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质疑能力呢?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发展学生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型”人格,弘扬人的主体精神。2、坚持平等性原则。教师…  相似文献   

18.
我在执教第八册第23课《全神贯注》时 ,对学生不熟悉。心想 :情况不了解正应该通过质疑使上课更有针对性。我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读熟 ,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 ,大部分是对某个词的不理解。如 :“挚友”是什么意思?“仪态端正”怎么理解?我在肯定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的同时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如从题目上质疑、从内容上质疑、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等。学生很快提出 :课文为什么以“全神贯注”为题?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茨威格的出现起什么作用?……我归纳学生…  相似文献   

19.
郎宇飞 《上海教育》2007,(4A):50-51
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交流,具有生成性。课堂上,学生的举动、眼神、表情、注意程度、对问题的质疑,都透视出他们的内心活动。在“金属工具”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是用PPT展示几张青铜器的图片,认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果,我发现学生不是很在意,有的说:“我在博物馆看到过”等。我意识到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不止一次,何不请他们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介绍青铜器呢?于是,我立即行动。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一、课前质疑,激发兴趣学生由疑而问,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在进入师生课堂学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自主质疑,培养他们主动质疑的精神。我们不必要求学生提出多么切合文本主题的问题,只需要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在读书中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激发他们研读文本的兴趣即可。例如:我了解作者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