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徒步旅游是一种时尚旅游方式,深受国内外旅游者喜爱,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厦门发展徒步旅游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厦门自身实际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厦门发展徒步旅游进行了条件分析,并设计了4条徒步旅游线路,最后提出了若干关于厦门近期开发徒步旅游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徒步旅游是一种灵活自由、老少咸宜的旅游方式,对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环境保护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该旅游方式在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也会带来一些现实问题。开辟新的徒步游线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徒步旅游的信息服务质量,保护乡村文化和文化空间,是乡村徒步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设施优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徒步旅游是以户外行走的旅行方式观光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当前国内对徒步旅游理论的专研较少,而实际的徒步旅游活动又如火如荼。结合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证研究,揭示徒步旅游发展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徒步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旅行社徒步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徒步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徒步为主要旅行方式、并从中获得强烈的旅游体验和身心健康的一种自助旅游,目前在全球已逐步成为一种生态休闲的旅游形式.但是,我国的徒步旅游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旅行社也几乎不涉及这一产品.事实上,我国徒步旅游市场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以杭州为例,徒步旅游产品开发可以为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促进文旅融合、弘扬乡村文化有重要意义。苏南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但依然存在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文化底蕴、基础设施缺失等问题。可以通过打造吴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利用数字化媒体丰富乡村旅游形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文明乡风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苏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苏南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持续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者"回归传统"、追寻异域文化以达到怡情、增长知识目的的活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激励教育等功能。应该努力发挥乡村旅游积极的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宜居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宜居乡村主要从居住条件、经济环境、社区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自然、经济、人文、环境及社会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围绕宜居要素开展,即实施乡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营建、休闲空间的创造、交通方式的构建、安全措施的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徒步旅游是尼泊尔的标志性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非常成熟。文章从徒步形式、信息渠道、徒步标识、向导及背夫服务、安全管理、救助、徒步区管理及理想的旅游者等方面分析了尼泊尔徒步旅游发展的经验,并提出了对我国西藏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的文化功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者"回归传统"、追寻异域文化以达到怡情、增长知识目的的活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激励教育等功能.应该努力发挥乡村旅游积极的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凤凰乡村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凤凰旅游热门。发展乡村旅游既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新途径,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收益,又可以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但我们认为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乡村作为一个相对微观的区域,其旅游需求旺盛,具有实现全域旅游的先天优势,且全域化发展也能改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原真性缺失等不良现状。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落后乡村通过科学规划首先实现新农村建设,而后进行文化提升,重塑乡情建设美丽乡村,最后建设"村景合一"大景区完成乡村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模式。对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而言,科学规划是骨肉,乡村文化是灵魂,移步即景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风民俗及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满足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体验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正在走向现代化,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在逐渐消失。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认识及国内乡村旅游现状的反思,提出回归乡村性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美丽乡村"要求达到"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发展乡村旅游是对推进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芜湖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文化资源、产业政策和客源市场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旅游市场影响力小、景点品位不突出、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芜湖县应采取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科学合理编制旅游规划、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等措施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根与魂,缺少乡村文化内涵作为精神内核,乡村旅游业将失去生命力。乡村文化作为一村一地发展历程的有效见证,如若不挖掘不利用不传承,极有可能销声匿迹。因此,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业的有效融合,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是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均是一件利事。辽宁省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为其深度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目前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辽宁省乡村旅游文化的构成,如遗址文化、民居与村落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并针对乡村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促进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业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睿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Z1):69-73
乡村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环境是旅游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旅游环境在乡村地域的体现,包括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部分.乡村旅游环境的外延包括经济环境、产业背景和旅游大环境;乡村旅游的内涵指乡村旅游活动赖以开展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环境经受着乡村系统、旅游系统各要素的影响,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应从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污染、生物保护、建筑污染、服饰传承、语言继承等方面加强工作,并采用行政手段、科技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监控,这样才能确保旅游开发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一种适合于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服务模式,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已成为时代的必然。旅游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总称。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了民族旅游转型的方式: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农村其他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分类型地整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发展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转型新形式的旅游方式能够融入现代民族生活的公共文化新产品,有利于对促进民族地区旅游转型的繁荣,进而推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凭借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疗养等的一种旅游形式。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乡村性缺失、行业管理不规范、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了以保护我国旅游资源为前提,以发展旅游目的地文化为关键因素,更好地保护乡村旅游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德夯苗寨的个案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难以操作主要是乡村旅游中各层面的文化冲突,通过更新传统观念、发展民族教育、寻找原生态文化与舞台展演的平衡点等文化调适的方式,有可能让乡村旅游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文化调适的方式入手,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有望从理论层面走向具体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农业产业带动、政府政策驱动时期后,进入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是,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科学规划、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特色文化扭曲、旅游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要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培养旅游人才、挖掘旅游资源等策略,来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