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方面大大超过了他们的先辈,但在人的精神层面--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趣味个性的追求上非常令人担忧,尤其在审美文化的选择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2.
作为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方面大大超过了他们的先辈.但在人的精神层面——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趣味个性的追求上非常令人担忧,尤其在审美文化的选择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在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过程当中,才能了解其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来自两个国家的人是否能有效地进行交流,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依赖于他们掌握和应用负载在语言上的文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传授汉语言文学文化知识,还要树立学生真善美的情感品质,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加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孩子的真善美,让他们具备一颗善良的心。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师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整体偏低,而在审美艺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最为薄弱。他们在学习哲学知识、艺术知识、历史知识时最感困惑。其文化知识主要的三个来源是:阅读各类专业书刊、网络平台、自身生活经验。他们平时最喜欢阅读的书刊是文学、历史、哲学书籍,娱乐休闲类的报刊杂志,时事类的报刊书籍,并且在阅读偏好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此外,大多数农村教师认为文化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比较大,但运用程度不高,对文化知识的发展积极性也不太高。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70年代,在农村,尤其在落后地区,教师、转业军人、团干部、秘书这四种人都因是“文化人”而备受尊重。而今天,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标准也水涨船高。于是,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从小学开始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从表面上看,孩子学的东西多了,水平高了,可是他们最该学习的东西,我们教给他们了吗?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是创造力的载体、基础和背景 ,没有知识 ,创造只能停留在极低的层位上这一点 ,可以用文化人类学的事实来证明。在西方殖民主义刚侵入非洲大陆的时候 ,非洲的土著居民大多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特别是黑非洲 ,生产力、文化水平极低。随同前往的传教士在当地开办了一些学校 ,开始 ,他们担心土著居民智力低下 ,接受不了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可事实却是 ,土著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一点都不比欧洲的孩子差 ,有的甚至还相当优秀。同时代的美洲大陆印第安人 ,也是这种情况。印第安人一旦接受了现代文明 ,在先天的素质、智力和能力上与长期接受…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的与“教育”、“培养”有关的概念.大学以关心人类的心灵幸福为宗旨.具有特定内涵的博雅与通达、修养与高贵、责任与勇气是大学文化的精华养分.大学对人类心灵的责任,除了要传承和创造高深知识,还对知识的后果负责.具有创造天分的人,在自然分布上有一定的概率.知识创新作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内涵,需要大学为他们提供学术自由的保护,让他们的创造天性得以良好地成长,而不是去刻意地发起创新工程,试图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而制造出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等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受过教育,却没有教养;懂学理,却缺乏全面的知识;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懂得数理化,而不懂得真善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文危机.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课程与文化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真知识的根源在人的经验里,学校要从整体上设计和实施课程,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在阅读与行走中成长,这个过程也是学校文化生成积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交际中一定会折射和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外语学习必须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渗透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故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启迪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指政治、经济、文化(文史哲)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价值观念体系、责任心和创造力,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爱。大学生是学生,也是要走向社会的社会人,他们理当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具有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其中德育占据了首要地位,一个人的思想问题是首要问题。国家的教育政策,把培养人的问题摆在首位,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思想觉悟程度以及文化修养水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先培养学生如何去做人,然后培养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就合乎校规校纪,内在的心灵之美也就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通过语言文化的比较,了解社会文化,才能自觉地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课堂票员或司机,而是指在餐馆中收拾餐碟、擦桌子的杂工。再如do-gooder不能译作“干好事的人”而一般译为“空想的社会改革家”。toblowone'sownhorn不译作各吹各的号,而表示“自吹自擂”,有点像汉语中的“老…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选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外语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使文化部分融于教学中。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五四作家的教育经历,发掘他们在读书求学时期所读的书籍、修过的课程,以理清他们知识的来源、种类及不同时期对其知识结构形成的影响,从知识学的角度探讨五四一代作家"双重智慧"形成的原因。启蒙教育阶段,五四作家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构成单一的一维;进入国内新式学校之后他们才开始有西方现代知识的一维,他们开始接触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课程、外国文学艺术、外国语等新知识,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主动接受新思想;国外留学教育中,他们深入学习外国语与自然科学知识,大量阅读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热心翻译工作。通过三个教育阶段的知识积淀,最终为其文学艺术上的融贯古今、会通中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从德、智、体、美、劳、心、特等各个方面来发展。教师要不拘一格,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不能为应试教育绑住手脚,把学生当成了填装知识的容器。应当看到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的个性知识,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这种行业的解释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意思是说,教师的作用是传授知识,换句话说,就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教给人知识.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却有些偏颇,他们所理解的知识,只是书本中对人们有直接利益的知识,即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笔者认为,对这个知识的理解还应提升到精神的层面上,即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一句话,教师应该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真善美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9.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把注意力集中在设备、软件的操作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们在课堂内外自己选择资源、自己在原有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背景条件下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英语语言学家王宗炎教授曾说过,尽管英语教师们没有意识到去教授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但他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文化,因为没有无民族文化的语言。同样的道理,尽管英语学习者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但他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都在有意无意地学习文化。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一定数量的词汇和习惯用语,还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是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即了解他们的文化。实际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是分不开的。学生若能对文化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有系统地掌握,并在了解所学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