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报告”本想闪亮登场,没料到却弄了个里外不是人,碰了一鼻子灰,好不尴尬。这一结局还让人想到了以前有些人推出的一些所谓的排行榜,如在一份对各地权威报纸的排行中,把济南最权威的报纸说成是《济南时报》,《齐鲁晚报》排在第二,这让济南人一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1997年第二期,左克先生写的《标题:走进亚特兰大(上)》一文吸引了我。左克生先对标题的研究别有独到之处,但在对称美论述中,把《人民日报》双行大标题说成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笔者不敢苟同,“唯有《人民日报》标题堪称佳作”,令人难以信服。现抄录《人民日报》双行大标题:百年盛会说英雄谁是英雄八方聚首竞风骚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3.
文章说,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意大利文的意思是,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中国内地对“狗仔队”的指责显得义正辞严,比如把他们说成是“哗众取宠到处偷拍私生活,把人逼上不归路的卑劣记者”,似乎不这样说不足以表达对“狗仔队”的愤慨。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前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军队行军时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事实上,现在人们通常把超越时代潮流说成是“前卫”,如前卫艺术等。编辑是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本应是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为什么说编辑不能太前卫呢?  相似文献   

5.
波黑穆斯林不应称作波黑“穆族”达洲近几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内战时常常把那里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这种说法是不材学的,亟需加以纠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后代。在回答为什么不宜把波黑的穆斯林说成是“穆族”...  相似文献   

6.
光明 《新闻三昧》2008,(9):47-47
8月10日某晚报《公路自行车赛打造最美线路》一文中,作者将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成是“中国俗语”,不免让读者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出版交流》在2003年第1期60页登载了陈福季先生的《“白日依山尽”新解》一文,对全国一些有影响的辞书及一些刊物所解释的“白日依山尽”提出异议,不应当把“白日”说成是“落日”、“夕阳”等等,而且列举了“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名句,来证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报纸已有1800多家,家家都有拿手戏,尤其近几年来,可谓旧招翻新,新招迭出,旧招新招,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在此,笔者姑妄概括一句,这所有的招数不过是两个字:“外招”,即脸面上的,见诸报端的。相形之下,还有“内招”,即背后的,内幕的。而把关,即是“内招”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内招”比“外招”更重要,没有把关这一“内招”保驾,再好的“外招”也白搭,甚而可  相似文献   

9.
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示性式统称化学式 ,是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此“四式”含义不同 ,不能混淆 ,但在不少科技书刊中 ,却常出现把实验式与分子式、分子式与示性式、分子式与结构式等混为一谈的现象。如 :把氯化钠的“实验式”NaCl说成是“分子式” ;把乙醇的“示性式”C2 H5OH说成是“分子式” ;把苯的“分子式”C6H6说成是“结构式” ;等等。“四式”的含义分别表述如下。1)实验式 是指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比例的化学式。如乙烯和乙酸的实验式分别是CH2 和CH2 O ,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 ,…  相似文献   

10.
1关于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其量纲为N,单位为摩尔(mol)。物质的量,除了可用摩尔作单位外,还可用微摩尔(μmol),毫摩尔(mmol)、千摩尔(kmol)、兆摩尔(Mmol)等摩尔的倍数单位作单位。有不少书稿把“物质的量”说成是“摩尔数”,这是不妥的,这如同把“质量”说成是“千克数”,把“长度”说成是“米数”,把“时间”说成是“秒数”一样不妥。所以,书稿中的“摩尔数”均应改成“物质的量”。2关于摩尔质量有的书稿仍使用已被废弃的“克原子量”或“克分子量”;或者虽已替换成“摩尔质量”,却把单位搞错了;或者在换算时…  相似文献   

11.
说长道短     
别开生面的学雷锋报道中国青年报1991年2月27日头版头条新闻,《成都军区学雷锋报告团别开生面》,一开始便抓住了事件的特点,自1月21日开始,由成都军区司令员率领的军区岗位学雷锋报告团“在部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讲演、示范、服务’活动。”怎样别开生面呢?作者写道:“报告团把‘演讲、示范、服务’融为一体,坚持台上讲事迹,台下传技术,说做相结合、一路树新风。”“每到一个部队,报告团成员都采取对口交流的方式,向部队展  相似文献   

12.
《晋阳学刊》1984年第4期刊载李衡梅题为《惟有尝胆何曾卧薪》的文章,指出: “卧薪尝胆”这一成语,旧说出自春秋时越王勾践发愤复国的典故。如翦伯赞主编之《中国史纲要》说:“越王勾践战败以后,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越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林汉达编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也说:“勾践唯恐眼前的舒服把志气消磨了。他就改变日常生活,把软绵绵的褥子撤去,拿些柴草当褥子。在吃饭的地方挂个苦胆,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间信仰中一向认为名人都有所谓“来历”,是什么星宿下凡或精怪转世。大英雄岳飞自不例外。 清人钱彩、金丰的《说岳全传》,是对岳飞渲染得最炽烈也最离谱的一部章回小说,它把岳飞说成是上界大鹏金翅鸟下凡。第一回“天遣赤须龙下界,佛谪金  相似文献   

14.
张建才,北京某大学2005级中文系应届毕业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然而,在他应聘北京一家企业时,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只问了一句话“你有工作经验吗”,然后就把简历退给了他。记者在北京各大招聘会上了解到,200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依然寒流暗涌,应届毕业生不管毕业于哪个大学,只要没有工作经验,很多人都会得到像张建才这样的冷遇。不招应届毕业生,各方“苦水”多多企业:我们不招应届毕业生是有理由的。一篇题为《私营老总愤慨自述:我为何不招应届毕业生》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很广,文章中的这位老总说:“我让一位刚到我单位的应届毕业生买复印纸,…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翻阅有关明史的论著,看到美国学者苏均炜的《大学士严嵩新论》一文①把历来认定是奸臣的严嵩说成忠臣,把《明世宗实录》说成是“不实”的。严嵩忠奸与否,在此姑且不论;《明世宗实录》所记是否属实,我看是必须一论的。苏均炜说:“徐阶对严嵩打击最致命的地方,是将《实录》窜改了。要不是这样,《实录》里边的按语,断不至这么歪曲失实的。世宗死后,徐是领衔修撰《实录》的。徐居常以阐明圣道自任,又贪爱名誉。《实录》未完成,他便被排挤去官,幸而这份工作后来是由与他有门关系的张居正领衔继续修成。这一来对于《明世宗实录》有关严嵩史事的歪曲,在惯  相似文献   

16.
现在写文章的人多起来了,书籍、杂志也多起来了,文化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春景象,这是在“四害”横行的肃杀时节万难想象的。但是,写的人、出的书一多,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杂”。在满筐珠玉中混杂着泥沙,在九畹香兰中夹杂着蔓草,这样的事在我们的书刊上并不少见。例如有一篇两人合写的文章,把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名句“人生目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成是《正气歌》中的句子。这就错得太不应该了。因为这两首诗是众口传诵的名诗。又如有人提到《红楼梦》第三十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一家地市报上读到一条新闻,说是某县建立了全省首个生态养殖基地。可是,过后不久,又在该省的省报上,读到另一条新闻,说是另一个县也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生态养殖基地。同样是生态养殖基地,同样在一个省,竟出现了两个“第一”,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时下,在新闻媒体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这里搞了一项建设,冠之以“第一”,那里搞了一项建设,也说成是“第一”,不是全国第一,也要来个全省第一;或者这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说成是“首创”、“填补空白”,那里搞了一项技术革新,也说成是“首创”、“填补空…  相似文献   

18.
为基层服务的定位始终不渝,很多宣传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把《宣传手册》当成是助手、朋友,称其是自己的“娘家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要求“正确地使用语言”,做到“既要讲文明,又要讲规范”,指出决不能“听任语言混乱的现象存在而不予纠正”。这是值得高兴的。这篇社论,观点明确,语言健康,但有三处败笔。其一:“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把‘语言无味,象个瘪三’列为罪状之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号召全党同志用很大的气力学习语言。”这句话,主谓失调。在语义上,主语应当是“毛泽东同志”,可是在结构上,主语却是“文章《反对党八股》”,即:“文章《反对党八股》把……列为……”;“文章《反对党八股》进行……批评”;“文章《反对党八股》号召……”。用“文章《反对党八股》”作“列为”、“进行”和“号召”等动词谓语的主语,这在语义或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结构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这一词组中之“的”字用得不当。用了这个“的”字,“毛泽东同志当时写”这一主谓词组便成了“文章《反对党八股》”的修饰语,修饰语中的“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20.
192 6年初 ,王云五撰写小册子《四角号码检字法》。胡适为之作序 ,文笔生动传神 ,序文的结尾部分尤为精彩。我以为王先生发明的法子确是最容易 ,最方便 ,应用最广的法子。依我看来 ,这个法子是可以普遍采用的。他的最大阻力是两大魔鬼 ,一个是守旧 ,一个是懒惰 ,守旧鬼说 :“仍旧贯 ,如之何 ?何必改作。”懒惰鬼说 :“这个法子很好 ,可惜学起来有点麻烦 ,谁耐烦费几分钟去学他呢 ?”为了便于初学者记熟 9种号码的笔划 ,胡适在序文中编写了一首歌诀 :“一横刀 ,二三竖 ,撇四 ,又撇五 ,点捺同是六 ,有叉变成七 ,左钩右钩八九毕。”从这首歌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