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为行方便,下面将20世纪80年代简称为“8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是新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一页。本以我国的教育方针变革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历程,80的代教育方针的变革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80年代教育方针变革的动因、结果以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历史变革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包向红 《考试周刊》2010,(43):41-4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宛如一阵春风吹过。全国社会各个方面出现崭新的面貌,民主自由的气氛日益浓厚,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社会和生活.歌曲的创作更加强调了中国民族风格与特色.人的真情实感重新回到歌曲中来。与“文革”时期的作品相比,这时期的民族声乐强烈地追求真实,抒发真挚自然的情感,展现人性的质朴与纯真。人们感到了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作品中活生生的人.个人的情感,人的爱情、友情、乡情、思念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向往都以崭新的面貌表现出来了。这一时期人的价值与尊严、自由与理想、精神与欲求的回归上,歌曲用形象、生动和直接的表现形式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由于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张扬,无论在创作理念、叙事手段或电影语言的运用上,都体现了对传统电影的背离与决裂,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突围与跨越。无论是八十年代探索创新的影像美学时期的影片,或九十年代多元并存的自由美学阶段的作品,都以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和姿态样式步入国际影坛,实现了中国电影的世界之旅。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影的本世界出发,张艺谋的创作风格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浓郁,由最初的创作冲动生长晕染而成的一种氛围;二是朴拗,质朴而执拗的人物性格给影片带来的相应的表现形态。这里还探讨了形成这两种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以降,在哲学领域充满着纷争和变化。现代哲学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拒斥形而上的倾向。在批判古典哲学的前提下,形成了众多的哲学流派。呈现出多元和渗透的趋势。在众多的哲学流派中,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在这些哲学流派的影响和渗透下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一些突出的世纪性特征。一是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强烈的革新变化的态势。二是对语言的关注和推崇。三是批评的理论化。四是文学批评的“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女性诗歌的崛起,女性诗人开始以其独立、反叛的姿态出现在中国诗坛,而在大量女性诗歌文本中,一种具有某种共性的"自画"成为了这一时期女性诗歌重要而独特的创作倾向。可以说,在自我的镜照与打量中,女性诗人群体发现并彰显了自身强烈的性别意识,而女诗人伊蕾、翟永明则是以"自画"以及为女性群体"绘画"的方式重塑了女性的个体意义与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影艺术形象的传达,主要表现为连续运动的具有造型性的画面直接诉诸于受众的视听觉,即受众对艺术形象的接受就是对造型性画面的接受,造型性画面成为艺术内容传达的载体。电影画面造型的形式美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其所呈现出的构图造型和色彩造型所组成的画面叙事语言,构成受众对电影画面造型的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电影美感和思想的独特体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对声画表意功能和影像美学的自觉追求,对意象的选择和加工是其重要体现之一。随着时代价值观念、审美风潮和电影功能的变化发展,电影意象功能的演进呈现出三个阶段,即民族精神的象征阶段、个体生命的表述阶段和视听娱乐化阶段。探讨意象功能的转变及原因,有助于勾勒出中国电影发展轨迹和承载的历史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9.
电影以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手段,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运动的视象美。电影的视象美以人为中心,也包括景、物、光影、色彩和构图。电影艺术家正在一定审美理想的指导下,赋予这些视象元素造型表现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配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影片审美特征的关键要素.电影配乐可以调节、渲染气氛,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表现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心理,增加整部影片的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升华影片的主题,调动观众情绪,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丰富并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第二,第五代导演的影像本体美学在中国影坛独辟蹊径,是对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第三,第五代导演的影像语言融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为一体,画面构图、光影、色彩,以及镜头运用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第四,在形象塑造上,第五代导演普遍经历了从写意到写人、从意象营造到人物刻画的转变过程,创造了一系列意蕴丰富的艺术意象和成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思想成长、基本艺术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形成,是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撞击、转向,中国人内心世界产生极大分裂转变的80年代.他们以完全迥异于前几代的个性化艺术表现手法.和自己独特的成长经验来关注和讲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追求客观真实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理性意识是个宽泛性、边缘性的学理概念。20世纪80年代,谢晋率先推出一批禀赋新理性精神的佳作。尔后,第五、六代导演群族相继推出一批具有新理性精神的作品。它与30年代以费穆为代表的彼时导演群执著追求理性意识、诗学品格以及西方各类电影学派所倡导的各种理性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磨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应特别注重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村民自治已走过20多年的艰苦历程,其成就是惊人的,但对它的研究却较为薄弱,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村民自治更是少有关注。论文以早期中国村民自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它自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发生的新变,即由传统“乡村治理”向“村民自治”的转变。文章还对早期中国村民自治的特征和局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有各种形式,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我们总结经验,并通过分析、研究和学习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原理和技法,将能更好地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词、行腔、情趣、声音装饰、民族歌调的韵味等问题,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专业需要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题材发展的特点、旋律类型与风格、音乐创作中的新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影视的审美特征 ,认为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 ,影视艺术具有声画可溶性、时空自由性、形象逼真性、表现综合性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 ,是历代山水画家外师造化、摹写真山实水提炼出来的语言形式 ,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皴法的程式化 ,即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总结 ,亦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同时也是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从王小帅的电影作品<北京单车>中,我们可以看到"第六代"导演在电影题材上不同于我们传统电影忽视个体的个性、描绘个人从属与集体从而获得幸福的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电影中充满历史感和责任感的民族语言,他们从另一方面选择了自己熟悉的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在形式上,他们以纪实的拍摄方法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审美本质特征论”逐渐取得共识。这种文学审美论的建立经历“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即以“共同美”反拨阶级斗争工具论,以形象思维反拨认识功利论;“立”的过程包含一种途径,即以审美论替代机械反映论。“破”为“立”做好铺垫,“立”最终实现“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