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信息技术课教学课程的目标、概念、教学模式以及它对教学环境的建设要求,提出关于如何改进信息课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开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笔者发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复习导入重视不够。据调查这是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复习不够,有的一跳而过直  相似文献   

3.
闫娟 《中小学电教》2008,(2):104-104
<正>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阶段"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任务。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上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白珍 《陕西教育》2002,(12):15-1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的主要工具越来越重要,运用计算机获取、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作为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课,重在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创新.因此,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过去的计算机教育,教电脑绘画、打字、计算机等级过关等内容就可以了。笔认为除此之外,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6.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它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应用网络化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及内涵。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2000年新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世纪里,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和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应用。单靠读、写、算等传统的能力基础已经不能胜任。社会生活要求每个人必须形成新的素养以提高他们的知识获取、处理、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  相似文献   

8.
李君梅 《青海教育》2008,(11):62-62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开放的社会环境需要开放式的教育,而作为学校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已受到挑战,必须主动走向开放。实施开放式教学,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打破封闭的“围墙”,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下面就开放式教学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机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农村.很多人不了解计算机。更谈不上应用。随着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信息技术成了中小学的必修课,各个学科开始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但在农村仍有许多问题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信息技术》“画图”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电脑绘画创作,以及课后多层次延伸,形成绘画爱好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广泛应用,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带来了危机。信息犯罪。网络成瘾等伦理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信息伦理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人的普遍共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兰 《成才之路》2011,(6):75-75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那么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之一。下面就自己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谈谈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社会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方向也就促使信息技术课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使学生由被动的获取知识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求者。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地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尽快与当今的新型的信息社会接轨,发挥我们信息技术课的优势,抛弃旧的观念老的思维,这显然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5.
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用两种语言上课。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母语),另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正如有时外语教学也泛指外语教育一样,双语教学就是实施双语教育的手段,也泛指双语教育。双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渗透层次,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二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三是双语思维层次…  相似文献   

16.
虽然职业高中的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由于目前各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不同,如在上机时间安排上的不足、教材的不统一、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那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社会各界对于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更为关注。“信息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价值,选择、应用于创造信息,认识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乃至培养信息伦理。信息技术课程是适应社会变革与时俱进的产物,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借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课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即:抓自学,打好基础;重动手,培养技能;巧应用,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道德是指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能力是指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