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事"在先秦时期出现连用,最早是一个松散的动宾结构短语,表示"行事、办理",至明清时期,其高频的连用使发生词汇化演变成为动宾结构的词语,直到现代汉语,发展成为有两个义项的词语,表示"做,投身到"和"处置"。"从事"的词汇化是词组特性逐渐弱化的过程。"从事"尚未完成语法化。  相似文献   

2.
双音词在历史上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词汇化的过程。而作为一种词汇动态发展现象,它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存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些动宾短语即体现出一定的词汇化迹象。通过对"酬劳""合式""充其量""安葬"等动宾短语词汇化的案例考察,描叙出其词汇化的发展轨迹,并对其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到家"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存在的一种具有多重身份的语法单位。在语言历时演变的过程中,"到家"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逐渐由一个动宾词组演变为一个形容词,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虚化为一个程度副词。本文将探讨"到家"在历时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及共时平面上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词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重要途径。"趋向"由于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高频连用,从而由最初松散的并列短语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动词和名词,本文通过对词组"趋向"进行考察,在对其词汇化历程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词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共时层面的动宾复合词,部分来源于古代的动宾短语,是动宾短语经过历时变化的结果,是词汇化的产物。本文以5个动宾复合词的来源为例,说明这一词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双音词现代汉语不仅来源于词法和句法,同时也来自于词组词汇化。目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现了93个词组词汇化,本文将结合词汇化词组的结构方式、语义发展语法属性、语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具体论述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词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语法札记     
(一)《左传》上的动宾词组“齐言”和“史记”上的偏下词组“齐言” 1959年六月《中国语文》第六期栽有郑奠先生的《汉语词汇史随笔》,把鲁襄公二十七年《左传》“是夜也,赵孟及子晰盟以齐言”的“齐言”这个词组,解作他所谓“单纯的以某一时期地方名的”齐国方言,把一个动宾词组解作偏正词组,这是应该商讨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至现代汉语的"相亲"实为两个词。通过描述相亲相爱的相亲1、"议婚时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的相亲2的成词过程,我们发现相亲1的词汇化衍生方式分别是偏正短语词汇化和动宾短语词汇化。词汇化程度是有等级的,相亲1词汇化程度低些,相亲2词汇化程度高些。探讨"相亲2"的词义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可为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的线索和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为期”可以是词组,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如果作为一个词出现,是个动宾式动词,经历了由“为+期”到“为期”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为期”的词汇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限期”功能的弱化在主语上表现出来;带有[-animate]特征成分做主语或核心动词“以”主语的缺失又使“以”消失,同时促使“以…为”格式消解,使“为期”趋紧;最后时段成分由“为期”前向后移动做宾语,使“为期”完全词汇化。“为期1”作为述宾词组,构造“时段+为+期”形式;“为期2”作为动宾式动词,构造“为期+时段”形式。其中“时段+为+期”形式中的时段成分可以作为话题,而“为期+时段”形式中的时段成分不可以作为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时期,动词"得"和连词"以"分别虚化,经过动宾前置、"之"字脱落凝固成词。关联化、凸显等语用因素及双音节韵律是词汇化的主要动因,紧邻凝固、成分并入是词汇化的机制。"得以"是一个固化结构,是"动词—形式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统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词“了不得”与“不得了”在否定词组“不得”词汇化后再词汇化,由否定式的动补词组和偏正词组分别凝固成词,经历了一个词组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充其量"作为现代汉语三音节结构,主要充当状语,常用于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中;经过词汇化,由动宾短语发展为词,且词汇化与副词化同步进行;在主观化的作用下,由限定性副词走向评注性副词。在评注性副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具有了话语标记倾向,表现为修正性让步和推论性因果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成语既算词组(短语)也算词。从成语的语法结构看,是词组。如"春色满园"是主谓词组,"顿开茅塞"是动宾词组,"天南地北"是联合词组等。不过,它是定型词组,不是临时自由组合的。从成语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看,运用时可以说它相当于一个词。例如:(1)小明  相似文献   

14.
"最+动宾词组"格式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里存在,已在现代汉语中继续沿用并仍在发展。通过对现代汉语三个阶段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一形式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呈向上型发展。其具体表现是:动词数量不断增加,受"最"修饰的动词和动宾词组的语义类型越来越丰富,句法功能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一、动宾词组与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与偏正词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混淆的。但由于有些动词,它既可以与后面的词构成限制关系,也可以构成支配关系,这就要我们注意分辨了。如“建设祖国”、“斗争坏人”,“建筑房屋”、“牺牲生命”与“建设规划”、“斗争精神”、“建筑材料”、“牺牲精神”,为什么前者是动宾词组,后者是偏正词组呢?这是因为前者中的动词“建设”等和它们后面的名词“祖国”等构成的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16.
引言词汇化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指词的组连(包括"词组")到词的演变,这种意义上的"词汇化"十分常见,而且往往和"语法化"重合在一起[1](249)。本文主要探讨"开心"由动词短语凝固成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复合词大多是由词组词汇化凝固而成,词组词汇化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语法化过程,即由短语词或词组演变为词。就语义而言,由单音词合成的双音词体现了一个由词组或短语词义逐渐凝固成词的变化过程。语文词典,尤其是大型语文词典,在收释由自由词组凝固而成的同形复合词时应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其古今演变的线索,揭示其词汇化过程,反映出汉语词汇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反义并列式复合词"迟早"的词汇化是由词组"迟早"演变而来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迟早"语言环境的变化、反义并列项意义的虚化、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白话小说的出现等等都为该词词汇化的产生、发展并最终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形容词"任性"由"任"和"性"所组成的动宾短语演变而来。汉唐时期,"任性"开始连用,明朝时期开始出现词汇化倾向,直到清代最终词汇化为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任性"词义更加泛化,多带有调侃或宣扬意味。"任性"的发展过程中,频繁使用和重新分析等动因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中,当动词(或活用作动词的其它词)和名词(或代词、词组)紧密搭配组成动宾式时,从结构形式上看,两者似乎构成了动宾关系,但从意念上看,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复杂的关系.严格说来,一个动宾式词组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动词直接支配后面的宾语,宾语直接受前面的动词支配时,它们才是真正的动宾关系.而在古代汉语中,动宾式词组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就是说从意念上看不是真正的动宾关系,而是别的其它的关系.为示区别,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特殊的动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