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罢艾丰同志的《首先拿出合格品来——一个编辑的感言》(见《新闻战线》1992年第1期),受益匪浅。作者既是个资深记者,又是个编辑里手,他从记者和编辑两个方面对不合格的新闻产品产生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可以说是切中时弊。尤其是作者对“为什么记者不能拿出合格品来”的分析,认为是放弃了“启动”和“收尾”两个重要环节,更是说到了点子上。他认为“拿出合格品”是一个结合部,有业务、思想、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不错的。但是,如何抓住“启动环节”和“收尾环节”,如何做好“结合部”的工作?作者似阐述得不够充分,也许他是较多地从编辑的角度看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俊 《青年记者》2009,(15):87-88
马克·莫瑞迪斯(Mark Meredith),曾任英国路透社记者、《金融时报》国外新闻主编、欧洲新闻培训协会主席、英国龙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课程系主任等职,拥有30年的记者经历和18年的教师生涯。东西德国对峙期间他做过路透社驻西德记者,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时他是路透社驻布拉格记者,越南战争期间他被派驻越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基本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领域的体现和展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因此,在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一基础,把它贯穿于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真正做到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真”,务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之“实”。认清意义,摆上重要位置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之前,浙江新闻战线已经启动了马克…  相似文献   

4.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当前新闻界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引导编辑记者尤其是年轻同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近期在新闻采编人员中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谈”活动,集团各媒体(报、刊、网、手机报)的编辑记者踊跃参与,并分别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畅谈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其是如何坚持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更好地增进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信关系。有的相关部门主任(或单位负责人)对年轻编辑记者的笔谈也给予了精彩点评。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谈”专栏,每期刊出部分编辑记者的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助推业界形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热潮。  相似文献   

5.
“我采访过的人,许多都成了挚友。他们和我有话说。作家要有与高智能人物相似的观察人生的理论,才能互相撞击”。这是以“怪味”著称文坛、连续四年获全国报告文学奖的作家祖慰,介绍他采写报告文学的经验。祖慰曾在散文《观上观》中,通俗地讲述了自己的这一“撞击”理论。我觉得,了解并释述这一观点,有利于培养记者、通讯员的思辨能力,提高新闻稿件的命中率。《观上观》讲的是他自己在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进步作家。他在自己的小说里,曾对美国政府的腐败,以及资本家和政客的无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无情的抨击。1870年,当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发表以后,他在为此而举行的一次酒会上,对于美国国会中的某些议员的拙劣表演,怒不可遏地骂道:“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随后,记者把这句话公诸报端,华盛顿的一些议员对此大为不满,纷纷要求马克·吐温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依据法律对马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新闻战线就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等问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少数记者不守“规矩”,在社会上、在被采访对象当中留下了不是太美的形象。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拿”的水平高。有少数记者不尊重业余作者,经常将人家的稿件“拿”来,使得不少业余作者碍于情面、有口难言。如某单位办公室的冯主任是个新闻爱好者,曾有不少新闻稿件见诸报端。不久前,他热情接待了两家媒体的记者,并把自己写好的新闻稿件呈了上去,几天以后稿件果然陆续发表。然而,面对稿件他却是哭笑不得,明明是自己的大作,而…  相似文献   

8.
《被告席上的记者》是我第一本有关传媒法的书,副题为“新闻侵权研究”,出版于1994年5月。这当然是特指记者因民事侵权纠纷成为被告,记者涉嫌犯罪成为被告不在此列。书名是套用湖南《邵阳日报》记者卢学义的文章题目“站在被告席上的记者”,他记述了自己打“新闻官司”的经历。那时记者因为自己职务作品发生纠纷而上被告席的不少,我在书中记载:“就自己掌握的案例作不完全统计,发现新闻侵权民事诉讼案件将新闻机构和作者共同列为被告的占70%以上,其中约有一半的作者就是本新闻机构的记者。”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22):40
《如果一切重来》[法]马克·李维定价:32.00元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小说中,主人公《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在晨跑中遇刺,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他有两个月的时间调查一桩丑闻的真相,弥补对最爱的人犯下的罪孽,并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与时间赛跑。作者马克·李维表示,做记者是自己少年时期的梦想,而创作《如果一切重来》这部小说,用记者的思维去构思情节,就好像用另一种方式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80年代要想成为“现代”记者,他必须要会发电报,会使用轮转蒸汽印刷机,懂得如何把融化的铅水变成一盘盘活字,而且能够像马克·吐温一样使用打字机, 21世纪的现代新闻记者使用移动电话、数码相机、远程  相似文献   

11.
记者这行职业在人们眼中地位还是挺高的,何谓“忍辱负重”呢?请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大半生涯中就有过几次不平常的经历。一是1954年他从莫斯科(驻苏记者)调回国内,当时已是很有名的记者了,而报社某些头儿,对他抱有成见,却让他回编辑部坐了一阵冷板凳。后来,竟让他去报道纽约市的垃圾清理工作。这是一项例行的报道,通常由实习记者去完成,现派一位名记  相似文献   

12.
读罢艾丰同志的《首先拿出合格品来——一个编辑的感言》(见《新闻战线》1992年第1期),受益匪浅。作者既是个资深记者,又是个编辑里手,他从记者和编辑两个方面对不合格的新闻产品产生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可以说是切中时弊。尤其是作者对“为什么记者不能拿出合格品来”的分析,认为是放弃了“启动”和“收尾”两个重要环节,更是说到了点子上。他认为“拿出合格品”是一个结合部,有业  相似文献   

13.
他,关起门苦思冥想,后,只得另请“高明”一篇通讯放在我的面前,题目空白。“你怎么没写题目呀?”我问通讯的作者——一位青年记者。“让编辑去标,我想了几个都不理想,算了。”他回答道。这位青年记者采访能力挺强,文字也不错,可是,做不好一个标题,只得付诸阙如。看来,他的基础还不扎实,缺乏新闻工作的全面训练。在我工作的那个报社,还有不少记者不会写言论。有人采访了一个“打得响”的先进典型,感到应该配个言论.扩大影响,就向部主任提了出来.部主任请他自己执笔。这一下可苦了半天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最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不是他的姓氏,马克·撒切尔无论是再婚,还是被通缉,人们不会太注意。但他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儿子,一切就不一样了。2008年3月29日,赤道几内亚发出了全球通缉令捉拿马克,这个西非国家的总检察长何塞·奥洛·奥博诺气恼地说:"我们有证据,4年前他在我国煽动了一场未遂的政变。可我问过国际刑警组织,没有人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话音刚落,英国记者就在西班牙的太阳海岸发现了满不在乎的马克。"我实在不知道赤道几内亚还能拿我怎样。"他拍拍记者的肩膀:"还是说说好事情吧,我结婚了,就在两天前,在英  相似文献   

15.
季翔 《新闻三昧》2003,(4):23-23
一个好的记者,首先是个“观”者。这里的“观”,是指“观察”。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针对一些记者在采访中“不带眼睛”,或带了眼睛没有好好观察的现象,要求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有不少同行认为上述主要是对报刊和广播记者而言,电视记者由于必须现场拍到图像,因而肯定是观察了的,用不着“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先来温习一下新闻学中“观察”的概念:观察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借以了解客观世界,搜集和印证新闻写作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编辑聊天记     
正好赶上个周末,几个搞编辑工作的朋友凑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开了。不知是哪位饶有风趣地谈到了本行。他说:“咱们这班人在家当编者,出门访问是记者,自己写文章又成了作者。作者和编者往往是对立面,可在我们身上却统一了起来。”另一位搭腔了:“也别一概而论,咱们写文章的时候,也难免和编辑部闹些小意见,且不说他们改稿有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官”的新闻观项友炜作者自述:60年代参加人民解放军,当了4年战士报道组长。复员后,在《无锡日报》当记者。后调入无锡市委宣传部工作,历任宣传科副科长、科长、新闻处长、部务委员,长达15年,分管的都是新闻工作,人称老“新闻官”。期间,挤时间写新闻、...  相似文献   

18.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本名叫《议事日程——克林顿白宫内幕》的书,在美国引起舆论界一片观注.该书一一列举了克林顿入主白宫前的豪言壮语,坐上总统宝座后在挫折、气馁、灰心气氛中难以兑现的种种鲜为人知的事实,字里行间一再形容克林顿“只是一个稚嫩的小孩子.”它的作者是老牌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如果是别的记者批评克林顿,那倒还无所谓,但伍德沃德批评他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伍德沃德早在1972年他20岁出头,在美国私人报纸《华盛顿  相似文献   

20.
朱达 《军事记者》2014,(8):64-65
梁衡长期工作在新闻领域,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集记者、作家、学者和官员多重身份于一身;他的“红色散文”系列作品“题材涉及之广,体裁运用之活,主题开掘之深,理论分析之透”,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有着一般作者没有的高远见的思维优势,文学界如此评价他的散文:“风掣电闪如一声春雷,荡涤阴霾,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