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创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活动分析,系统归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内容,设计以线上服务申请、线下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对接三方面为核心的共享平台O2O服务实现过程,构建区域共享平台O2O服务的标准化与集成化模式,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服务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区域共享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与文化的相似性以及有助于支柱产业形成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分别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价值链、知识链和物联网为媒介的三种协同发展路径,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单核、多核和星形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启万  王兴元 《科研管理》2013,34(10):153-160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有助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创建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本文运用文献法、焦点小组访谈、实证研究逐级递进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由8个类别和33个关键要素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并验证了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品牌宏观要素、品牌产业要素、品牌资源要素、品牌支持要素正向影响品牌集群要素,品牌宏观要素、品牌产业要素、品牌集群要素正向影响品牌企业要素,品牌企业要素正向影响品牌市场要素,而品牌竞争要素与品牌企业要素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欧伟强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论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六大"演化代",阐述了两岸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并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思路:(1)在实现模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终带动两岸新兴产业集群乃至相关产业集群的腾飞。(2)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个体制造"向"聚合制造"转变、由"技术追赶"向"技术跨越"转变。  相似文献   

5.
徐芳 《现代情报》2017,37(7):14-19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初始集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提取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3个公因子:知识共享者自身因素、知识内容本身因素以及知识共享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共享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共享平台是共享经济下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的主要驱动力,能够促进图书馆服务向多元化、精准化、共享化的模式转变。[方法/过程]本文将共享经济模式与共享平台相结合,对共享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展开了研究工作,结合电子商务企业及互联网平台的成功案例,对共享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共享平台的概念与内涵、共享平台的核心要素、共享平台的服务策略、共享平台的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果/结论]本研究能够为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产业的发展通常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一种高新技术的诞生通常意味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重要地位将逐渐被新兴产业取代,且新兴产业已经演变成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本文首先简单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及特征,接着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冀新  王怡晖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85-1393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赛迪网"这一代表性网站的分析,对我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和网站服务平台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江西产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和产业竞争力.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和精心培育,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率性提升和结构性优化,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优化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高效、协调、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通过对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重点发展领域分析,了解整体发展水平、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格局,从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轴”对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异地协同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上下游参研单位产业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参研单位选择知识共享策略与产业知识的可共享系数密切相关,当参研单位知识可共享系数不断变化,会依次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本文分析了在情形(4)下,知识的吸收能力、知识的可共享系数、协同收益系数、相对知识共享量及知识共享成本对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结果的影响.以航空装备为产业研究对象,以中国商用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为案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异地协同共享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构建共享补偿机制、相对公平机制、联盟合作机制和声誉机制,提高上下游参研单位产业知识共享意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多样化发展,企业在对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这一应用提高制造水平。本文通过以实际需求为依据、根据潜在需求推送信息、应用智慧营销模式,四个方面对大数据环境下资源共享平台云服务模式设计策略进行了讨论。并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及存在的问题、构建思路及体系构架进行了总结,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产业集群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已成为各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需要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共性技术自身特点,提出产业共性技术是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需求视角,以及课题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调研访谈,识别出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分别是"引领模式""定制模式""外溢模式""联盟模式",并对上述创新模式的应用前提、投资主体、理论依据、模式优势以及潜在风险等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17.
集成服务符合大数据时代和开放式创新的发展趋势,是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发挥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和支撑作用的重要战略选择。提出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演化过程、主导优势及服务创新规律,结合共享平台典型服务案例,构建基于单点响应的信息对接服务、基于多点组合的知识协同服务、基于网络共生的智慧融合服务等集成服务模式。为提高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全新视角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五要素,具体论及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条件,并型构了"四环"层级相互联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动态演化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下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典型轨迹、政策干预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四个新动向,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界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吸纳"创新2.0"理论思想,设计了科技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演化路径和应用思路,并应用该模式为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提出相关策略,有助于为区域新兴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研究战略性新性产业集群间梯度差异。基于江苏的数据研究发现,不同梯度区的产业集群在要素支撑、产业影响力、发展潜力方面梯度差异明显,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