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弥补关于众创空间人财物整体资源投入与整体绩效之间关系研究的不足,引入国家备案作为调节变量,探讨资源投入、服务支持对众创空间运营绩效的影响。将资源投入细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运营绩效细分为孵化绩效、创新绩效和筹资绩效,以广州众创空间为例,基于2016—2019年火炬统计数据,结果表明:众创空间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投入显著提升运营绩效,而物质资源投入则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服务支持不仅显著正向影响运营绩效,还能比资源投入更有效驱动运营绩效提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是提升孵化绩效最为关键的因素,帮助入驻团队和企业享受财政政策则是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活动,而开展投融资服务则是提升筹资绩效最为有效的活动;国家备案对资源投入与运营绩效关系的调节存在“双刃剑”效应,但对服务支持与运营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资源投入和服务以及响应政策号召等方面为提升众创空间运营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分为经济绩效、孵化绩效和科技创新绩效,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人、财、物三类资源投入要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孵化器经济绩效,三类资源投入对经济绩效都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企业性质的孵化器配置资源的效率相对较高;对于孵化绩效,受三类资源投入的影响较小,软增值服务对孵化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对于科技创新绩效,孵化资金投入和在孵企业人员数对科技创新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事业单位性质的孵化器配置资源的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与初创企业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47-1554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对初创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无影响,民营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外资是最有效的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整体持股比例未能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民营与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构成了增强企业研发的有效联合投资,风险投资的早期进入和充分孵化均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4.
孵化器是促进创业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孵化器与创业企业的匹配情况对于提升创业企业培育效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孵化器与入孵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匹配理论分析双方在不同偏好特征下的互选匹配机制并实证检验匹配结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孵化器与创业企业的实际配对结果显著遵循了双边匹配机制,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企业家团队特征以及孵化器性质和实力等特征是双方形成稳定匹配的重要因素;(2)创业企业与孵化器稳定匹配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融资约束在“创业企业-孵化器”匹配度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孵化器与创业企业形成稳定匹配有利于提高孵化市场资源供需契合度和构建信任关系,二者之间的稳定匹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本文为优化创业企业孵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企业孵化已成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但入驻企业存活率低,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孵化实践。目前,关于创业孵化的研究偏向于单一要素或系列要素对创业孵化的影响,忽略了要素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难以有效解释创业孵化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创业孵化过程的系统性特征迫切要求采用构型理论对此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此,本文采用质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人才供给、金融支持和科技转化3个维度因素缺失与创业孵化失败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导致孵化失败的因素并不唯一,且本文发现存在5条导致创业孵化失败的构型。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创业孵化资源的匹配投入决策及制定科技创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耿强  吕大国 《科研管理》2015,36(6):137-144
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相关国内文献,大多集中在检验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对如何产生"出口学习效应"的具体机理较少涉及。本文认为,产生"出口学习效应"的主要原因来自企业出口后的研发概率与绩效更高,在出口过程中企业会更有可能选择研发投入,且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本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基于多达100万个样本点的大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后选择研发投入的可能性会增加21.63%,而研发投入的选择,给这类企业带来了每年约7.3%的生产率提升。中国企业的出口不仅可以发挥比较优势,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是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更加自主选择研发投入,并在中长期提升生产率,获得动态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沈峰  陈磊 《科技风》2013,(12):234
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孵化器本身就得不断地提高对孵化企业孵化服务的能力,在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之间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孵化服务需要孵化全程化、资源网络化、服务资本化,通过不断地提升孵化服务能力,科技企业孵化器才能赢得更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考察孵化器在面对中小创业企业申请孵化过程中的行为,建立孵化器审查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对新创企业孵化成功后有无财政返还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孵化器的投入水平.研究表明:财政返还对投入高的孵化器的影响较投入低的孵化器要大,能够甄别出孵化器的能力,对孵化器的投入水平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并且将孵化器与新创企业成功率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孵化器经理人的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孵化网络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获取外部关系的集成平台,弥补了单个创业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在孵企业加入孵化网络,能有效积累关系社会资本,获取创业所需稀缺性资源。以孵化网络为背景,研究在孵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化嵌入积累关系社会资本,提升资源获取效率,进而提升创新绩效。以天津市181家在孵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孵化网络中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孵化网络中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信任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承诺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资源获取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似;资源获取在关系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成创新是整合区域资源、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系统论识别并分析了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因果关系模型,揭示了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和反馈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全国八个典型高新区的产业数据,建立了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增大区域创新文化的投入比例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而单纯增加企业或科研机构的投入比例并没有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能力起到有效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同时更应注重从企业内部自身视角提升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率。在阐述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现状以及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员工能力、供应商参与、重视客户、持有众多特质互异的互补性资产以及基于创新环境、信息交流、激励、风险共担机制等企业视角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路径。研究为提升微观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孵化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围绕创业成长规律,从过程维度审视企业孵化资源的配置问题还鲜有研究。基于此,本文使用网络DEA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孵化资源的两阶段(技术创新阶段与技术转化阶段)配置效率,进一步采用Malmquist 指数分析效率的动态演化趋势。研究发现,相对于第一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第二阶段技术转化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且企业孵化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纵向维度而言,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无论对于总体效率还是分阶段效率,技术进步比技术效率的贡献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完善中国企业孵化资源的配置以及科技创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有效识别和构建知识扩散最优网络结构能提升知识传播效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因此探索影响企业间知识扩散网络结构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知识交互主体的企业,其行为必将对知识交互过程和扩散网络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据此,本文将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知识保留)嵌入到知识交互过程中来拓展现有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企业无机会主义行为时,小世界网络最佳。当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程度增加,最佳扩散网络结构趋向高随机度网络,特别是当企业对不同类别知识表现出异质偏好情形下,这一演化过程将比同质偏好情形下更剧烈。该研究为企业联盟管理者根据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程度,通过控制不同网络结构选择,来提升其知识扩散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手工收集沪深两市信息技术与生物医疗企业创新数据,研究了VC与PE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VC是促进企业IPO前创新投入的有效投资者,而PE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明显。VC或PE的早期进入和孵化时间都对企业IPO前一年创新投入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VC与PE构成了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有效联合投资,此外上述因素对企业IPO当年创新投入没起到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治河  冯陈澄  李斌  华瑛 《科研管理》2014,35(4):149-160
增加科技投入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庞大的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到底如何?不同的投入形式和途径带来的结果有何差异?本文以专利申请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指标要素,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仿真模型。通过Vensim PLE软件对系统内科研资金、人员和政策的变动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三大科研主体间资金和人员流动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不同形式和来源的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途径和效果。研究发现:(1)科研资金在配置过程中向高校流动,科研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向高校和企业流动更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2)从科技政策来看,加大教育投入和专利保护强度都能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创科技企业的生存与成长是创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学界认识到科技企业初创条件对其生存的重要作用,但对这一作用的过程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从企业资源观和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中关村新创办的科技企业为例,运用Complementary log-log模型,研究了企业创立时的资源与条件——即研发投入、内部金融资本、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对其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其时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初创时较高的内部金融资本和产业集中度将增加企业的生存风险,而较高的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将提升科技企业的生存概率。同时,这些初创资源与条件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显示出不同的时效性。这些经验证据将有助于揭示中国科技型企业的生存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文献研究了风险投资(VC)参与对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数量的影响,但没有研究VC参与对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即VC参与是否通过提高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来提升创业企业的价值增值。本文运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有VC持股的公司,其创新投入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没有VC持股的公司,且VC持股比例与公司的创新投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VC持股的公司,其企业创新投入对价值增值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VC参与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投入而对公司的价值增值带来显著的正面效应,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率。本文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VC作为技术进步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培育新型产业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企业孵化过程中,科技创业的存活及成长需要有效的生态体系,以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企业孵化生态更有助于解决可持续创业问题。通过企业孵化边界的考察,企业孵化生态涵盖了科技研究、市场开发与商业应用三大群落,创业涌现依赖于三大群落健康平稳运行。基于对三大群落各要素间的反馈关系分析,运用系统基模解构了企业孵化生态的运行机制,进而构建饮鸩止渴、成长上限、共同悲剧、舍本逐末、意外之敌、反应迟缓、恶性竞争、富者愈富及成长与投资不足九个系统基模,并结合西安高新区创业园企业孵化生态实践提出相应的"杠杆解"。本文对企业孵化生态的构建与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DEA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通过对关键资源不同的优化配置,分别达到关键投入最小化、重要产出最大化、关键投入与重要产出同时最优三种目标。把改进的DEA模型用于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动过程的资源配置与创新效率调整中。研究表明:(1)当目标为关键投入最小化时,对单项关键资源优化配置,可更有针对性并更多地节约特定资源;对多项关键资源配置优化,使资源配置满足不同需要但亦使单项资源的优化空间缩小。(2)当目标为重要产出最大化时,也可通过对关键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目标,但由于要获得重要产出的增加,相比情况(1),牺牲了部分关键资源的降低空间。(3)当目标为同时最小化关键投入和最大化重要产出时,同样可以通过关键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目标,关键资源的优化空间不同于前两者。(4)在通过关键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以上三个目标的同时,被评价企业由非DEA有效单元改进为DEA有效单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DEA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通过对关键资源不同的优化配置,分别达到关键投入最小化、重要产出最大化、关键投入与重要产出同时最优三种目标。把改进的DEA模型用于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动过程的资源配置与创新效率调整中。研究表明:(1)当目标为关键投入最小化时,对单项关键资源优化配置,可更有针对性并更多地节约特定资源;对多项关键资源配置优化,使资源配置满足不同需要但亦使单项资源的优化空间缩小。(2)当目标为重要产出最大化时,也可通过对关键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目标,但由于要获得重要产出的增加,相比情况(1),牺牲了部分关键资源的降低空间。(3)当目标为同时最小化关键投入和最大化重要产出时,同样可以通过关键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目标,关键资源的优化空间不同于前两者。(4)在通过关键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以上三个目标的同时,被评价企业由非DEA有效单元改进为DEA有效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