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硅谷-北京风险投资集群转移的案例,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产业集群式转移中新集群网络的构建及其演化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式转移中新集群网络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原集群网络的渗透和本地企业网络的嵌入;转移企业的网络位置、经验及其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对新集群网络中的网络关系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移企业会逐渐由保留原有集群网络关系向嵌入本地网络关系演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转入地政府和企业如何承接集群式转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集群内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博弈双方达到稳定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并通过数值模拟仿真方法证实了均衡点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转移的引领者;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实现有赖于企业转移时的收益情况,可通过重点培育核心企业、政策引导、改善承接地的经济环境等措施,提高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企业物流智慧化升级是“技术—功能—管理—组织—服务”智慧化的演进过程,政府补贴能否能加速企业物流智慧化升级值得研究。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物流智慧化与政府补贴升级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重现博弈主体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政府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状态,分别是{物流智慧化升级,补贴}、{维持现阶段水平,不补贴}、{物流智慧化升级,不补贴}。演化博弈系统的研究受到8个相关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政府和企业的收益发生作用。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成本、补贴力度和税收优惠力度三个因素进行数值分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以硅谷-北京和硅谷-上海两个风险投资集群式转移形成的集群链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集群式转移中的集群间关联类型,对集群式转移的链式效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尚处于上升期的产业集群链而言,随着时间推移集群链式效应不断增加,集群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大;转移企业的中介作用,使得集群式转移的直接链式效应要远大于间接链式效应,在集群"外部通道"形成中的作用明显;硅谷-北京风险投资集群的链式效应要略大于硅谷-上海,但二者的链式效应具有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5,(9):5-8
按照宏观、中观、微观的思考逻辑,从产业转移、集群式转移和企业转移三层次划分视角,分别以产业转移中的集聚现象、产业集群式转移和集群企业的空间转移为内容,对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集群式转移——一种“企业的抱团迁徙”已经成为产业转移主导模式.企业之所以抱团迁徙,是由于在现代经济集群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在集群中形成了强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其相似,产业集群式转移类似于生物群落的共生迁徙.本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式转移与生物群落共生迁徙的相似性,构建出产业集群式转移一般演进过程DLSN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的阶段特征与条件,并通过案例作进一步验证,从而揭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基本规律,为制定产业转移引导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前在探讨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上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低碳创新的行为演化时,将政府环境规制、链内企业合作契约及消费者绿色偏好3类因素同时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集群的绿色化转型,聚焦于集群供应链内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组成的二级结构,将政府行为、链内契约以及消费者反馈作为企业低碳创新策略选择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长期最优均衡策略,并通过案例数值仿真分析讨论关键参数对博弈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分别进行低碳创新后,消费者支付意愿增值、博弈企业双方共同低碳创新与单方企业低碳创新产生的收益增幅之差、碳税抵扣额、对方违约罚金这四者之和大于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时,博弈双方的长期均衡策略均为{低碳创新};当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越低、违约处罚越高、消费者绿色偏好越强时,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低碳创新}均衡策略;碳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均衡策略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构建合理的链内合作契约、着力培养消费者绿色偏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覃成林  陈晨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208-211,215
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在转入地适宜区位上专门为承接转移产业、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而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具有促进以转移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组织功能。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同时注重培育主导产业。根据建设主体和建设方式,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了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共同建设模式、转入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出地政府主导建设模式、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合作+企业建设模式、转入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转出地政府+企业建设模式,以及其它建设模式等7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接能力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18个省的19个指标,对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软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可归结为产业竞争优势和投资环境因子、产业规模与增长因子、政府因子、效益因子和市场因子五方面的驱动力.陕西软件产业在因子1和因子5上得分较高,而在因子2上得分较低,综合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从招商引资、本地企业培育、软硬件环境完善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出发,归纳出产业集群转移具体路径,从水平维度来看,产业整体转移是以横向产业链中相似企业的异地复制为主要方式,而从垂直维度来看,产业整体转移是以产业链核心企业带动转移为主要方式。同时本文也为承接地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促进承接地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静 《软科学》2017,(5):21-25
采用AHP主成分分析法,以省际制造业发展指数为依据,把西部各省区分为高、中、低三大产业承接区域,基于2005~2014年西部制造业26个行业数据,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大环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和资金转移是影响西部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转移次之,东部地区企业规模溢出的效率水平最低,说明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并未实现;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资本密集环节对转移要素的吸收效率大于劳动密集环节,技术密集环节最弱,说明当前西部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不高,培育本地优势产业和新型技术型产业是进一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产业转移、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江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承接产业转移选择标准、过度优惠政策和承接主体错位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正确处理承接产业转移与建立江西自身产业体系的关系,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标准,合理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保证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产业转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发达地区准备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发展中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获得经济发展的机会.但是,由政府大力推动的省内产业转移在全国来说,广东省是首例,也是唯一一例.在搭建了一个"比较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效率机制"和社会学的"合法性机制"分析广东省各级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卷入产业转移,怎么样实现省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市场驱动的产物,必将先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助推器,在合法性机制作用下,政府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和制度环境;产业转移机理是效率机制→强合法性机制→弱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处于产业转移的窗口时期,本文根据前期研究产业转移已有理论成果,对国家设立的六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从总体经济指标入手,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安徽皖江地区不仅总体优势明显并且与区域发展核心区重合,在六个产业承接地区中最有可能实现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而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产业承接效果还不明显。皖江地区由于靠近经济发展成熟长三角地区,技术和经济扩散效应使得皖江地区获得总体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创新行为系统中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及稳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新行为系统中的政府和企业构建了一个非对称的2×2演化博弈模型,并用复制动态演化调整过程来分析此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参数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政府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政策,博弈的稳态均衡策略是政府从政策上激励企业创新,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而进行创新.从而在理论上证实了政府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严北战 《科学学研究》2011,29(4):541-547
 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在分析集群式产业链货币外部性、技术外部性所具有的租金增进效应基础上,重点建立外部性、租金与集群式产业链演化关系模型,并根据基于正、负外部性的群链租金的变化规律及其结构演化过程,分析集群式产业链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性及其演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群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集群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创新而独特地以集群式产业链升级作为研究视角,紧密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在分析集群式产业链、产业势力与治理模式互动演进机理的基础上,以经济全球化为研究背景,构建一个更全面的内外因素结合与互动的分析框架:基于集群式产业链的内外互动升级模型,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研究内容;同时,为地方政府制定与实施相关创新升级政策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严北战 《软科学》2012,26(11):21-26
首先分析了单链无核式、单链单核式和多链多核式集群式产业链组织结构及其特点,然后根据领导者差异,将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模式划分为中小企业自治型、核心企业领导型、地方政府领导型、行业协会领导型和多元协作型五种典型类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围绕群链组织、治理模式和主体行为三要素,重点建立了一个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群链治理模式演化的内在机理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重庆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分析重庆市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承接顺序;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重庆市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具体方案并分别对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理论替代与理论修正,实验方法在该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集群企业竞争演化的Lotka-Volterra模型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对产业集群与竞争是否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企业竞争演化存在许多风险,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协同演化。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对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捕食与竞争关系进行研究,集群企业竞争演化策略选择应以正确的集群企业兼并战略为导向、注重集群企业的竞合博弈均衡、强化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