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园正是一个人童年时期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幼儿期也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应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孩子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培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陆佳 《学子》2014,(13)
正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萦绕心间的情感。那如何在班中开展感恩教育呢?我就结合园内特色"感恩关爱文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班级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来说一说。一、挖掘教育资源,培育感恩之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学会感恩对幼儿一生都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如果幼儿从小就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有着美好的情感,那么他们就能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并且对长大后的人际交往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有责任采取有趣的、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流传的古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感恩的推崇。那么什么是"感恩"呢?简单来说就是知恩图报,同时感恩又是一  相似文献   

6.
感恩教育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待他人要有一种感激之情。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进行品德教育要从小开始做起。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格、品质都是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至于孩子在这张纸上书写什么样的人生,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根据幼儿的感恩教学实践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根据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格培养特点,提出相对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美好情感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童年教育蹉跎,逝去的将永远都无法挽回。"孝顺父母、感恩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美德。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最为亲近的人,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应该从自己的父母入手,从爱父母、爱家庭的角度出发,逐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本文提出要链接自我,在紧扣形象素材中实施感恩教育;把握契机,在紧扣真实事件中实施感恩教育;整合运用,在开掘节日资源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促进幼儿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江霞 《家教指南》2008,(6):9-11
3-6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田里种下“关爱”“感恩”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回报。让“感恩的心”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那么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汪瑛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260-260
幼儿的感恩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园,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具有感恩的心,对孩子适时的感恩,可以潜移默化的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带领孩子、影响孩子,而且,家长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道对自然万物进行感恩,能促进孩子的大爱、大感恩之情感的形成,让孩子的感情高度升华,人性趋于完善,感恩之情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幼儿时期是一生中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阶段。然而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本文通过两种行为的对比,浅析家长行为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的好孩子。然而,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爷爷"、"奶奶",这些孩子相对自私、敏感、没有礼貌、不讲道理缺乏仁爱之心和爱心、缺乏感恩的心,不懂感恩,不想感恩、不会感恩,而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所以,幼儿的感恩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视,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做好感恩教育,幼儿园和家庭必须要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学会感恩     
一段时间以来,“感恩的心“这首歌在校园里流行,这份深沉而质朴的情感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初中生用歌声演绎得如此真切,令我感动不已,可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感恩“的理解简单得近乎肤浅,学这首歌的初衷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说:“我只是喜欢这首歌,至于什么是感恩,我没想过,也没必要去想.“甚至有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傻子才会去感恩.“这些幼稚甚至带着偏激的话语,让我捕捉到开展德育的良好契机一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3.
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感恩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幼儿的感恩品质由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三个成分构成,三者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表现出各自发展的独特性。教育者需要在把握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培养路径,才能有效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对促进其健康人格和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感恩意识缺失,分析其原因,幼儿园通过与家庭和社区合作,三位一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会感恩     
一段时间以来,“感恩的心”这首歌在校园里流行,这份深沉而质朴的情感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初中生用歌声演绎得如此真切,令我感动不已,可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感恩”的理解简单得近乎肤浅,学这首歌的初衷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说:“我只是喜欢这首歌,至于什么是感恩,我没想过,也没必要去想。”甚至有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傻子才会去感恩。”这些幼稚甚至带着偏激的话语,让我捕捉到开展德育的良好契机——教育孩子学会感恩。一、寻找恩惠的源泉首先,我让学生在图书室查找资料,搜集古人关于“感恩”的事迹。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圆满完…  相似文献   

16.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幼儿感恩情感淡薄,其主要原因是感恩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3-6岁是幼儿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的幼儿教育是孩子终身奠基的阶段。为了引导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结合"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这一重要的古训,将感恩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让孩子去体验、感受,知道何谓"知恩",懂得"报恩",最终理解感恩,将感恩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教师应把日常教学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祖国花朵。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教师应把日常教学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祖国花朵。  相似文献   

20.
幼儿感恩教育,就是让幼儿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从而产生感激和报恩的意识,并主动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一种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如何开展幼儿感恩教育呢?现谈谈我的教育经验。一、感恩教育从我做起在每天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