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可行性探讨 1、实验背景材料学生在做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选修教材全一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的过程中,当向混合液中加入1-2滴碘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冰水中的淀粉、淀粉酶混合液变蓝;60℃温水  相似文献   

2.
利用碘液中的分子碘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是一个即方便又实用的好方法。我们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中却发现 ,使用碘分子检验淀粉的存在是有条件的。首先是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 ,淀粉酶经高温处理后 ,便会失去活性 ,不能使淀粉水解 ,加入碘液后 ,淀粉呈现蓝色。如果把盛有淀粉与淀粉酶混合液的试管从沸水取出后 ,立即滴入碘液 ,结果淀粉是不会呈现蓝色的。而只有待淀粉液冷却以后 ,再加碘液 ,才有蓝色现象发生。为了准确掌握淀粉液的温度与加碘后颜色变化间的关系 ,我们还做了一组对比实验 ,最后的结论是 :在 75℃以上时 ,淀粉…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高三理科班学生必作的学生实验。其实验原理是淀粉遇碘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仅一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使淀粉逐步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显色。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两个实验都使用到碘液。那么,淀粉遇碘液是否都显蓝色呢?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我们发现,用买来的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液与碘液反应不显蓝色,而显棕红色!后来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我们用同一包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生物》全一册(必修)教材中“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是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重要实验。按教材中的操作方法进行试验,把装有淀粉酶溶液的3号试管和装有淀粉溶液的3号试管在沸水中同时保温5min,再把此温度下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均匀混合继续保温5min。滴入1滴碘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中的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所采用的酶是市面上出售的淀粉酶,此酶反应的最适宜温度为50~75℃。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把放在沸水中的淀粉酶注人到放在沸水中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保温5 min,滴加碘液,实验现象应该是变蓝。因为100℃时酶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试管中仍然存在淀粉,所以遇碘变蓝。可笔者发现,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什么原因呢?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操作得知:①因为淀粉在加热的情况下滴加碘液后会形成络合物褪去蓝色,当温度降低时,又会恢复蓝色,笔者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第5步在三支试管中滴入1~2滴碘液,然后摇匀。按实验原理推断冰水和沸水浴中的试管都应变蓝色。而实际实验现象只有冰水中的试管变蓝,而温水浴和沸水浴中的试管不变蓝色,实验失败。经过查阅资料后将实验略加改动:在实验第4步结束后将沸水浴中的试管冷却后再加入碘液,实验能获成功。这说明碘与淀粉反应受温度的影响,下面本人设计了实验探索温度对淀粉与碘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生物自然室编写的高二《生物》第一册49页“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实验中,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对照实验处,检验淀粉水解用的试剂是碘液;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对照实验处,检验淀粉水解用的试剂却是斐林试剂。学生实验时常常按部就班,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思考:前后两个检验淀粉水解的试剂为何不同?能否替换?笔者试从理论上作一番剖析。a.“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水解的程度来推断淀粉酶活性的高低。此处如将检验淀粉水解的碘液换成斐林试剂,方法步骤将变成: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并且分…  相似文献   

9.
先加碘液效果更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以及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 ,常用淀粉酶来催化淀粉水解 ,而对实验结果的验证都采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颜色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入试管 ,调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或pH条件下 ,加入淀粉酶 ,保温 5~ 10分钟 ,最后向试管中滴  相似文献   

10.
影响酶活性的实验由于受到鉴定试剂、底物和生成物等因素的影响,常难以得出理想鉴定结果.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一般不采用淀粉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中和滴定对淀粉酶进行预处理,尝试用淀粉作为实验材料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有关操作步骤的分析讨论,我们认为该实验步骤五的操作从实验变量的控制及温度对淀粉和碘液颜色反应影响的角度值得探讨,并提出了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有关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建议选用淀粉酶,而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建议选用用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自动分解,所以不选择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但如果选择淀粉酶呢?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酶作为生物体特有的物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在验证酶这些性质的实验中,有两个问题使学生感到疑惑:一是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碘液是否可以先于酶加入(见例1);二是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否将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一、四氯化碳能否使蓝色的淀粉碘水混合液褪色?实验1:取3 mL饱和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2滴碘水(将碘晶体先溶于酒精,后加水至深黄色),振荡,溶液呈蓝色。再向其中加入3 mL~4 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2 min~3 min,可观察到上层溶液蓝色渐渐褪去。向上层溶液加入1滴碘水,上层溶液又变为蓝色。分析:该实验说明四氯化碳能将淀粉碘水混合液中的碘萃取出来,同时说明碘与淀粉结合力不强。碘与淀粉的变色是否是化学反应,有必要重新审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安排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必修本)、“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修本)等关于淀粉酶的实验,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还会遇到有关淀粉酶实验设计的其他问题。那么,在有关淀粉酶活性的实验设计中,如何选择糖鉴定试剂呢?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verruculatum Cuvier)肠淀粉酶、肝胰腺淀粉酶和胃淀粉酶以及相应的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和pH值对瘤背石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在5—75℃时,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35℃和30℃时活性较高;肝胰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35—45℃和50℃时活性较高;胃淀粉酶活性在25—45℃维持较高水平,随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在50℃时较高.在pH为3.0—8.0范围内,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均为6.0;肝胰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9和5.4;胃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5和6.0.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肠淀粉酶、肝胰腺淀粉酶和胃淀粉酶活性均远大于肠纤维素酶、肝胰腺纤维素酶和胃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碘遇淀粉变蓝色.然而,学生在做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实验时,笔者发现往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加热,发现溶液的蓝色会变浅甚至会消失,冷却时,又恢复为蓝色.这是什么原因呢?为此,笔者从温度、溶液酸碱性、溶剂、试剂体积分数等方面设计系列实验,探究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探究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作为实验教师,我在为学生做准备的同时,自己首先亲自做一遍,以了解实验各方面的情况,便于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疑惑时,能够及时地给予指点。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给的材料和试剂独立设计实验,探究温度与pH条件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在活动方案的材料用具栏目中,编者特别注明:"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该建议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选择实验材料指明了方向,降低了实验的盲目性。同时,该建议也使得部分学生甚至是教师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探究温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过程中实验材料出现的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有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和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这两个实验都要用到淀粉酶.淀粉酶的作用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淀粉酶是由学校采购员到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通常250 g淀粉酶价值180元.遗憾的是,用该淀粉酶来做实验六、实验七.效果不好.实验生成的砖红色沉淀很少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