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培养洋务人才,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科学技术学堂。从它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分配等办学状况来看,新式学堂都带有浓厚的近代职业教育的特点,揭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序幕。新式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的传统教育也走上了近代化之路。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是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对传统教育的宣战,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翻开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但由于指导思想的局限性,洋务学堂并没有能够令传统教育完成根本性的变革,未能担当起救国兴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式学堂的分类、新特征和意义。认为新式学堂虽是一次较低层次的教育近代化运动,但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的出现毕竟把近代科学技术引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动摇了封建教育的制度结构,客观上促进了封建教育的解体进程,加快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在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客观上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潮流,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教育的藩篱,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对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创办、发展、特点及作用的分析,可以给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教育改革更能体现新时代的要求,给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燕 《职教论坛》2006,(9):58-61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肇端于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进入中国之后,而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的进入中国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因此,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对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肇始于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科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反叛,初步动摇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力地冲击了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培养了时代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同时,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最初阶段,科学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肇始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发轫于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堂,伴随着近代中国制造业的起步,为培养专门人才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堂应运而生.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创办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产物,而又对中国社会转型给予巨大的促进和推动,加速了中国经济、国防、思想文化和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肇端干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进入中国之后,而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进入中国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因此,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对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洋务运动的全面展开,变革中国的传统教育,学习和引入西方式教育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新式学堂的创办、西学书籍的翻译、留学生的派遣、科举制度的改革,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并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但由于洋务派人物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因此这些教育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从事洋务活动三十余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建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革新教育,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化教育的近代化,堪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统治采取的应急举措,在新政期间,随教育改革推行,涌现出大批新式学堂,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教学对象,学习内容,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大量涌现,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端,其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有保守落后的一面,但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化技术,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又为洋务运动提出了在中国政治体制上进行近代化改革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在随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外语人才,免受对外交涉活动中洋人之“欺蒙”,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广州广方言馆等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的的洋务学堂相继创设。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新式学堂的培养目标不断地演进,以这些洋务学堂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也随之确立,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化发轫于地主阶级开明派所倡导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是由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开明派,怀着"自强""求富"的美好愿望,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机器生产和军事装备为中心的自救运动。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使得中国近代化与西方列强近代化相比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承担近代化任务主体不同;二是与学习西方列强同步进行;三是创办近代工业顺序不同;四是创办近代工业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清末湖北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创办各类新式学堂,推动了湖北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语学堂是西学传入中国的重要桥梁,开启了晚清中国人的世界意识。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梳理与归纳了官办外国语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生源扩大、教师聘任和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历史性地呈现了中国近代外语教育从保守走向开放的进程;同时,教学过程中"中体西用"观的指导原则、西学课程的比重配置、翻译实践的优先推行,体现了本土意识和世界意识间彼进我退的复杂关系,对当下中国外语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上承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某些思想,下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骤变时期,其所创设的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上承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某些思想,下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骤变时期,其所创设的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