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通仓是明清时期在北京、通州设立的储藏全国漕粮的仓储群,其不仅将全国有漕省份的数百万石税粮集中到京城,用以供应皇室、官僚、驻军的口食之需,而且对灾荒赈济、粮价平衡、民生保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清代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秩序"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即使到了近代也不列外。梁启超一生很少直接讨论社会秩序问题,但他却间接构建了一套社会秩序理论体系。他的秩序理论主线有三: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构建社会秩序的根本;建设法治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提倡"新道德"夯实社会秩序的基础。这三者相辅相成,确立了人们共存的社会秩序,其不仅包含重构社会秩序的外面要求,而且注重道德等内在修养。  相似文献   

3.
清代仓储作为存放国家正赋钱粮的场所,与漕粮运输、荒政救济甚至军事行动都有密切的联系,成为统治者关注的焦点。但有清一代,无论是康乾盛世之时还是内忧外患的清末之际,都难以避免仓储亏空的窠臼,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究其原因仍是官侵、吏蚀、民欠。清代仓储的亏空带来了吏治腐败、荒政废弛、军事被动等恶劣影响,甚至动摇到统治的根基。为了应付亏空的局面,清廷统治者规定了限定时间赔补、连坐等行政处罚措施,以惩处造成仓储亏空的官吏并最终弥补仓储亏空。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危机管理中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秩序既是危机演化动态的显示器,也是危机演化进程的催化剂,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是成功实施物质救援的重要保证。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规范被僭越、常规控制手段的无效以及个体生活目标的迷失等危机失序状态,既容易使国家的权威和信任受到挑战,也容易转化为广泛、严重的社会危机,并最终造成社会秩序的终极价值危机。因此,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弄清危机演化过程中动态的社会秩序与失序状态、把握住危机演化不同阶段社会失序的原因与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的策略,才能成功、高效地管理好危机。  相似文献   

6.
马学春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1):81-83,87
电视剧《天下粮仓》片头曲里有一句歌词:“天下粮仓,天下人的粮仓”。天下粮仓果真是天下人的粮仓吗?我看不是。而是专门属于清代统治者的官家粮仓。本文通过对清王朝的粮食仓储官员进行粗浅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尽管清代地方粮食仓储对于赈灾济荒、安定社会秩序有一定作用,然而清代统治者对其自身的俸粮即漕粮的重视程度.与对广大农民口粮的重视程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国粮食仓储的职官多见于朝廷各部及各省督抚州县衙门.甚至连帝后陵寝都设有专门的仓储官员,而州县以下的储粮事宜则任其自生自灭,未设正式职官予以管理,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清代治阶级重官轻民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秩序的一极。由于网络空间与物理社会之间的属性显著不同,传统的物理社会治理途径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充分发挥效用,网络社会秩序出现了脱域性现象。网络社会秩序的脱域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温床,中国的犯罪形态呈现出了网络脱域犯罪趋势。用传统的政府单一主体下的单向度、短期运动式严厉规制措施无法将网络脱域犯罪重新纳入规制场域,对网络脱域犯罪的规制应该以沟通主义为方法论,在国家主导下构筑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向度、体系性的脱域性犯罪规制界域。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消解社会转型问题、化解国家治理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是并行不悖的两个发展维度。只有不断地探索、发现和把握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以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为出发点,在执政能力建设、利益协调机制建构、依法治国建设中稳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华中村治研究渐渐发生了一些颇具深远意义的转向,他们将之前以乡村精英为主要研究对象拓展到乡村社会边缘人这一素来少为学界所关注的群体。研究者们从村庄社会秩序、乡村治理和国家治理体制等三个层面对上访农民、钉子户、乡村混混等边缘人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这些研究已经从早期的无意识或者意识不够上升到一种明确的学术自觉,成为获得重要学术创新与突破的生长点,并可能为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村,推进学术积累与传承,增进中国社会学与世界社会科学对话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传统被逐渐消解,社会秩序被不断重新描述的现代性世界。我国的乡村社会秩序经历了由乡村内生权威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权力主导时期和多元权威秩序共同发挥治理作用的当前时期。随着现代性的到来,乡村社会秩序突显出国家供给制度公正性的缺失、传统公共权威的退场以及现代性所带有的个体化特征导致乡村传统道德文化的迷失。乡村社会治理秩序的重构可以通过国家制度供给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新乡贤在乡村社会秩序中的助力作用以及发挥文化在乡村社会秩序的柔性治理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湖南仓储经历了沿袭、大发展和重创三个时期,由兴到衰。由于湖南省政府对仓储重视、加强仓储管理等原因,抗战时期湖南仓储类型增多,仓谷总量增加,仓储管理加强,体现了抗战时期湖南仓储以"抗战"为中心而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何鹏 《华章》2011,(34)
国家法与民间法是一对分析社会秩序的重要范畴,本文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国家法与民间法在对少数民族社会秩序的维护过程中的具体运作范围、方式.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个案,指出国家法和民间法的调整方式和效力不同,经常相互影响甚至发生冲突.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考察少数民族社会的自身的特质、文化传统等因素,不断探讨和总结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从而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回归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分类目标中把"尊重权利,尊重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明确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我与国家、集体的关系"部分提出"法律与社会秩序"的总体目标:"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4.
到新加坡去的人无不赞赏新加坡高度文明的社会秩序。其实,新加坡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加坡中小学良好的道德教育。一、国家大力倡导全国性的主流价值观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把提高国民道德整体水平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道德教育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与多元化民  相似文献   

15.
晚清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重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人口大量死亡或外出逃荒,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灾荒固然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但更多是社会经济层面的原因。本文考证了灾害引发的社会问题,从仓储不足、吏治腐败、鸦片祸害、战乱频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致灾的原因,阐释了赈灾不当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如南岳寺庙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样,南岳寺庙与地方社会秩序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契合。南岳寺庙对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佛寺道观所体现的政治思想;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合流后所体现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及寺庙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等。这种关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宗教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出版 该书由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日根教授撰写,岳麓书社出版。全书共分6个部分,依次是:明清民间社会秩序的考察、义田与民间社会秩序、会馆与民间社会秩序、会社与民间社会秩序、家族与民间社会秩序、商业与民间社会秩序。作者通过本书的撰写,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倾向日益成型,并有效地维持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全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是一部开拓性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朱建荣 《考试周刊》2014,(41):167-168
根据仓储管理岗位能力和职业岗位的需求,仓储岗位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做好仓储岗位工作。仓储作业实务课程作为现代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物流仓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本文首先列出了仓储工作人员该具备的条件,其次针对具体的必备条件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仓储作业实务课程建设与实施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任务驱动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驱动引入到仓储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以业务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各项任务中,亲身体验各种业务活动,从而牢固掌握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和操作。在简要介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含义的基础上,对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仓储管理课程的任务设计、任务引导和任务评价与总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个人主义的个性观看来,个人在大多数方面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趋势,如果人的个性不受社会秩序的限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观点的偏颇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关系的实质。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具有相互生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社会秩序是人的个性生成、存在和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个性是社会秩序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具有一致性,整个人类历史是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