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对卫辉方言中人称代词的形式和语法功能做了具体说明,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解释。同时把卫辉方言中人称代词的用法和普通话中人称代词的用法做了比较,显示了卫辉方言中人称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浑源方言(老城区话)人称代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收集方言原始语料,对浑源方言人称代词作了分类描写,对其表现形式和语法功能作了充分探讨,展现了浑源方言人称代词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灵石方言代词的研究尚属空白,灵石方言属山西方言并州片,灵石方言代词的形式与普通话一样,分为四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它人称,但灵石方言的人称代词又有自已的特色.从构成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来看,灵石方言人称代词形式丰富,语义丰富,语法稳定.  相似文献   

4.
临汾河东近郊方言人称代词包括三身人称代词和其他人称代词,其特点是形式的多样化和表意的丰富性。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主要列举临汾河东方言人称代词的构成形式,分析和概括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并对一些独有的人称代词作初步的探讨,力求描绘出临汾河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5.
安阳方言属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安阳方言的代词形式与普通话一样分四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但安阳方言的人称代词又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构成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特殊的语用作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安阳方言属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安阳方言的代词形式与普通话一样分四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但安阳方言的人称代词又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构成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特殊的语用作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北部,尖草坪区的方言与太原话不同,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和人称代词。尖草坪区方言中的人称代词不很复杂,本文尝试对太原尖草坪区方言中人称代词的语音、语义和语法功能作简单的描写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以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城的东、西、南、北四大城区的方言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平遥方言人称代词的语音、语义、语法及人称代词做领属语的特殊用法。平遥方言代词具有与普通话相似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用法。对平遥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大都是把平遥方言代词放在晋语这一更大的范围中去描写,缺乏对平遥方言人称代词的独特研究。文章在田野调查法的基础上运用描写法,真实地描写了平遥方言人称代词的独特发音,并注重语言理论的阐述。从语音特征、语法功能、语义特征来看,平遥方言人称代词语音丰富、语法稳定、语义多样。通过研究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平遥方言人称代词,更全面地体味平遥古城特有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人称代词是方言语法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各地人称代词的语音特征、构词形式、意义及其语法功能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种方言的面貌。与普通话相比较,昔阳方言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除了有与普通话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外,还具有普通话所没有的其他人称代词,这些人称代词除具有一般的指代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水方言属西北官话。是山西方言内部并州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文水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一样。分四大类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代词,每一大类又有单复数之分,但具体形式和用法有所不同。有很多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特点。本文着重从语法功能入手分析了文水方言的人称代词的用法。以及它的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1.
商丘方言的人称代词不太复杂,内部一致性比较高。目前仍没有表示复数的"们",没有整齐的单复数的对立,许多用法是近代汉语的遗留。撷取商丘日常生活用语语料,对商丘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和人称代词灵活用法,包括人称代词的变换以及泛化、虚化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山歌》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歌》反映了明末苏州一带吴语用词特色,其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例明显多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我侬、我搭、我里”的用例;第二人称代词以官话“你”为主,也有“尔、尔侬”的用例;第三人称代词以“渠、他”为主,没有出现“伊”的用例。这些特征已和现代吴语的三身代词相近。  相似文献   

13.
张玥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1):31-32,43
在词汇系统中,人称代词被认为是发展变化最为保守的词类,因此在研究中通常倾向于借由共时层面的语料去追溯历时的原型。然而吴语的人称代词系统却往往在形式上表现得参差不齐,难以循其规律。作为吴方言一支的上海话,其人称代词也同样具有这一特性。本文就此观点展开讨论,并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派上海话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进行重新分析。同时对上海话复数人称代词中标记"拉"的语法、语音地位进行了考察和剖析,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临海方言属于吴语台州片,人称代词系统较为复杂,口语中包含兰身人称代词12个,话题人称代词6个;并且临海方言第一人称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基本不区分排除式和包括式,其复数标记“侬”来源于“人”义语素,而其他适用于三身人称代词的复数标记则与表大量的量词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5.
贺州桂岭本地话人称代词的数格和领格有着鲜明的族群特征。第一人称代词"侬"和表复数形式的"啦",在句子结构"人称代词+啦+名词+谓词"中受语境约束,语境决定了"侬"的单复数和"啦"的位移方向,也规约着相关语句的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16.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的”是富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助词,它的语法功能是多方面的.“的”不仅有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作为词尾构成人称代词等用法,还可以表示能愿、“是”“当”“担任”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单、复数在有"数"范畴的语言中是一种语法范畴。在无"数"的语言中至多是一种语义范畴。然而,复数单用或单数复用可能会收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如:复数单用具有谦敬功能;单数复用具有贬抑功能。而这些语用功能中,最常见的是复数单用的谦敬功能。从此角度可以解释诸如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向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语法化、能指与所指非对应式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现象、阜宁话中的"侬家"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等很多语言现象,也可以预测语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学界通行的观点是,《型世言》为陆人龙一人所作。但该书各回在代词的使用上却大相径庭,有的代词在一些章节中频繁出现,有的章节却一个也没有;有的章节不用现成的通用代词,居然使用一些罕见的方言代词。由此可以初步认定,《型世言》并非陆人龙一人独撰,他至多只是个编集者。  相似文献   

19.
湖南泸溪话只有人称代词具有系统的复数形式.人称代词除了有单数、复数形式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表示双数、少量数的形式,其标记为“们”(复数)、“两或两条”(双数)、“几条”(少量数).泸溪话复数标记系统是汉语方言复数表达中较有特色的类型,具有重要的类型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