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人技能.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在于有一整套使技能形成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和良好运作的制度与机构.从技能分布结构与形成模式、制约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美、德、日等国家制造业生产体制的创新与技能形成模式选择,可对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技能形成模式与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人技能。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在于有一整套使技能形成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和良好运作的制度与机构。从技能分布结构与形成模式、制约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美、德、日等国家制造业生产体制的创新与技能形成模式选择,可对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技能形成模式与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虽然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并付诸实施,但10余年后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东北地区再度出现经济增速减缓、体制机制创新难以突破等问题。但东北老工业基地并不是"振兴无望"。国家提出了"再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创新提供了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作为国家在"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已形成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国家做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以后,辽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本省的支柱型产业,并提出建设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宏伟战略目标.整个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所需的技术力量与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机电类专业人才.我院是一所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的省属职业技术学院,几年来我们抓住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立足大连,面向辽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快专业建设特别是加快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扩大招生规模,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5.
东北制造业在经历了蓬勃发展到步履维艰的整个过程中,国家一直对东北地区经济非常关注,先后两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如何提高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升级的优势和困境,提出了经济常态化下新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策略及路径.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继东部沿海开放、开发浦东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推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由国务院正式批复,提出到"十二五"末期,要把东北地区基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以及重要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助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大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体系、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面向"新型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市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东北地区整体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实施好这一战略,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共享体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门机构,承担着发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服务就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共享体系的建立对于因地制宜地内化国家创新精神,加快经济与教育的结合,形成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地特征与要求的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共享体系的内涵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共享体系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扩大其…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系及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服务的途径,以期为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需要施行振兴吉林老工业区的基地的战略,因此需要以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而在老工业基地贯彻施行振兴计划,是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这就赋予了高职院校教育新的使命.高职院校需要认清实际发展状况,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加快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为工业基地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当前吉林老工业基地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程分析,对人才培养与学科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只有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其职能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在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转变职能适应市场要求在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的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改造,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内部的合作与协调.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以及对国外自由贸易区经验的介绍,提出了建立东北自由贸易区的阶段模式,以期为东北地区的再开发以及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我校矿业类专业群建设?拟就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建设过程中应思考和解决那些重大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嵩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3):19-23
分析东北三省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情况和东北三省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出改革东北三省职业教育以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具体对策,即加强对职业教育宏观调控的力度,实施创优工程,调整专业结构,建立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推动"劳动力转移和转岗培训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大大连”西拓北进战略的推进,为建设和谐新旅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加速构建和谐新旅顺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大连主城区,旅顺要尽快赶上全市经济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产业、特色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建立起符合城市功能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总量的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5.
林产工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林产工业区域间差异比较优势模型,从林产工业总体规模、林产工业具体行业组成、具体经济类型组成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东北地区林产工业发展优势差异,为各省区今后林产工业发展趋势和可行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以职工技能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事关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局,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于“十六”大后,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方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作为东北经济的龙头大省辽宁又该如何把握这一发展契机,该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使辽宁经济能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针对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通过对辽宁产业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的分析,提出在短期内,通过技术创新振兴辽宁经济,应重点关注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8.
坚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基于东北地区自身发展条件的战略选择,而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加快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能力建设;加大东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能力建设;控制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构建人才开发新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能力建设,才能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而实现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Manufacturing in advanced open economies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disruption.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outsourcing and off shoring have beset manufacturing resulting in a general and steady decline i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Despite this turbulence, there remains a strong nostalgia for manufacturing resulting in frequent public policy discussion about how best to revitalise the industry. A popular view is that a stro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lies upon an equally str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system to provide requisite skill needs. Given the dramatic pace of change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o such arguments still hold true? This paper considers this question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what the revitalisation of US manufacturing means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 need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US’s decentralised and largely eroded VET system serves as a barrier to the industry’s revitalisation. Drawing upon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that includ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collected in three US c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focus on needing to have a strong VET system overlooks the emergence of flexible micro-skill ecosystems that evolve to address local skill needs. These micro skill eco-systems open the prospects for skills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 to meet changing workforce needs in a chang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