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历史及学理背景,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以"老"证"老",就学者对《老子》"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之教学(世)思想所做的不确之解进行了辨析,指出"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是中国古代德智并重教学(世)思想的集大成之论,其本义是指:修习自然之道要日有所渐,涵养自然之德应日减私欲。  相似文献   

2.
闻道而践行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是闻道之重要。闻道而践行,是我们对待真理、对待理想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正>在社会文化的传递继替过程中,教化者闻道在先,肩负着将被教化者教化成人成才的责任,而被教化者无论是身体素质、知识储备还是道德修养等等方面都是不成熟和不健全的。教化者对社会人生的"先入性"和相对成熟性与被教化者的不成熟性往往构成为一对矛盾。即在社会教化过程中,教化者的教导常常与被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中,贾府于家政管理方面存在两种情形。同是主子奶奶,有的掌权,有的不掌权。宁府无一女子掌权,全是男主人的附庸。荣府中只有史太君和王氏姑侄女三人掌权,其余的主子奶奶也不掌权。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女人娘家的经济势力为根基的。这表现了封建制度下用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赵民强 《教书育人》2005,(11):63-63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而后学生再“学”;师者“传道”在先,徒者“闻道”与“学业”于后。这必然导致学生所闻之道有“同出一辙”之感。  相似文献   

6.
考证学是清代政治高压下的产物。与一般考证学家不同,戴震比较关注孔子“有德无位”事件,认为孔子因“有德无位”而传道。该解释是戴震确立“由考证而闻道”之角色的重要依据。戴震之以闻道为使命,有其批评宋儒与考证学的双重考虑。在他看来,闻道亦有其现实社会政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由私有制价值体系占主导的社会气候中,人们对自己在下意识状态下接受的价值体系未加探讨研究,就武断地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价值体系。人类要想避免自我毁灭的命运,就必须打破这种独断论,超越私有制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闻道,也无非是为了超越私有制价值体系,把人从动物式的生存状态提升为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自然天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承袭了中国文化注重闻道的优秀传统,并致力于变革整个社会运行过程,创造一种与闻道相配套的生活方式,从而使闻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名词新解     
民主:鸡蛋里挑骨头。
  专制:老驴屎--外面光里面全是老粗糠。
  伪民主:披着民主的外衣,挂羊头卖狗肉。
  法治:限制王权,扩展民权。
  平等:掌权的和掌权的平等,不掌权的和不掌权的平等,掌大权的和掌大权的平等,掌小权的和掌小权的平等。
  自由:守法就获得法律允许内的相对自由,不守法就获得立法的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9.
耳熟能详的《师说》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他还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便是古圣人韩愈对教师涵义的诠释。在那时,教师的职责便是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余岁月以蹉跎。(李颀)(5)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的实践中 ,德育的目标、过程、方法中“人”的务虚成份多 ,使学校德育失去了“人”的基础 ,根据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要确立人的主体性 ,肯定人的因素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因素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学校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教育的人性。利用中学言教学,充分发挥中国古代学这一民族瑰宝在人素质中的影响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从外在美与内在美两方面来分析人们认可“窈窕淑女”的原因,突出淑女“贤良淑德”的内在美;其次,从游女的素质与周楚两国敌对情绪两方面来分析西周统治者排斥游女的原因;再次,西周统治者认为《关雎》在“夫妇之德”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加之“南化”思想风行,因而借之以感化《汉广》之“荆蛮之淫”。总而言之,《关雎》所体现的正是西周统治者对待青年男女婚姻问题的主张和愿望,即“淑女以配君子”。  相似文献   

14.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知书识礼温柔贤淑,婆婆却耿耿于怀百般刁难.刘兰芝不堪其辱,毅然"回家",再嫁前"自尽",千百年以来,人们视为封建压迫下的"殉情"行为.文章以人性为切入点,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刘兰芝的"自诉离婚、同意再嫁、毁婚自杀"等行为,对"阶级论"和"殉情说"的历史定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易经》还是在《易传》中 ,“圣人”、“君子”的概念都频繁的出现。在《周易》的人格价值判断体系中 ,“圣人”、“君子”是理想人格的代表 ,具有“仁”、“义”、“谦”、“慎”等等美德 ,要达到这样的人格境界则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上都应有所努力。《周易》中的理想人格还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实践结构可以被理解为是由实践主体间的物质和精神纽带的凝结与扩展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开放的价值系统。"利"与"义"、"得"与"德"、"善"与"恶"、"应当"与"不当"都是这个价值系统的概念要素。传统实践结构蕴涵着三方面的道德哲学意义,即"善"与"恶"人性论的道德哲学的价值预设、"德"与"得"相通的道德哲学原理设计和"德"与"不德"的道德哲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大连"不仅需要理念上的一致和认同,更需要路径上的选择和探索。本文从社会学视野论述建设"和谐大连"的三条路径: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模式;二是破解"三农"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和谐社会模式;三是激活"文化"活力:构建具有持久回报和整体升值的城市品牌模式。  相似文献   

18.
需要是人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坚持以需要为导向 ,研究学生需要和需要的重点 ,德育工作才能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需要是高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 ,因此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重视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平安校园建设问题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建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高校自身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影响高校校园平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