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作家、读者及批评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学创作中言说不尽的话题,而批评家作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似乎更加备受关注,批评家通过对作家创作作品的评价为读者的阅读活动打开了一扇轻便之门,对读者进一步理解文本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批评家的批评也为作家的创作活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批评方法,一定的批评方法约定俗成后就形成批评模式。20世纪,文学批评模式的运用更加自觉,文学批评模式交替更新趋向多元共存。文学批评模式多元化是文学批评进步的结果,也是其繁荣的标志,多元共生的批评模式开启了批评活动的多样性和阅读阐释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文学批评是一种带有主体性的活动,这一观点已被大家普遍认可.但是这种主体性具体如何、为什么会产生,却没有人具体分析.所以可以从人的存在这一角度来论述人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具体阐释人的存在的的特点对文学批评的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其实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具有高度的文学性 ,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作为批评其他作品的类比对象 ;成为小说创作的比较对象 ;《史记》的创作动机在文学批评中的利用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与《史记》。  相似文献   

5.
文学批评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附庸到独立到兴旺发达的上升过程,然而,文学批评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贬低或取消文学批评本体存在始终是文学批评获得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对文学批评的错误操作又扭曲了它的功能形象,实际上,文学批评的运作过程充分说明了它的功能之巨大,同时也表明了它还处于不断地新陈代谢之中,这也预示着文学批评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高科技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影响展开论述,分别从批评精神的科学理性化趋向、批评方法的数字符号化取向、批评体验的音像化倾向和对批评模式的影响和推动等方面深入研究,最后就如何构建更加开放的批评环境和提升民族特色批评意识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不过是几年时间,文学批评便已沦为文学界的贱民。不断有人站出来宣告,文学批评正在走向终结,或者文学批评已死;批评家自身的心态,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严重的扭曲,加上文学语境的深刻变化,学术制度对文学批评的挤压,今天,要理性地谈论文学批评的现状和未来,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即便文学批评的衰败是这一文体必然的命运,如何重建批评的精神和批评的伦理,也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在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5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接受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主要是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疏离;80年代以后是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在经过"接受——疏离——反思"的历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点:反映论、政治化、人民性、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中的缺席因素--作者、读者、社会等,和在场因素--非人的先验结构模式等方面,评述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
对“学批评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关于学批评学学科定位的几种观点;辨析学理论、学批评、学批评学三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明确学批评学的学科定位;为“学批评学”进行“学科正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成仿吾的性格特点这一角度出发,指出其个性中最为典型的五个特征,即率真、勤于反思、善于质疑、感性热情和极端偏激,并探讨了这些个性特点对其文学批评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技术的属性有多媒体融合、传递的即时性、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媒介资源的丰富化,对在线的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艺术手段(表现方式)、批评内容、话语权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陆云的文学批评一直受人关注.通过保留陆云文学批评思想最多的<与兄平原书>的材料作具体分析,可以发现,陆云的文学批评显然受到了张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文学批评有了长足的进步,批评的质和量都有所拓展.澳门文学批评队伍大体由学院学者、作家诗人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两栖”型人员组成.文学批评人员的批评实绩各有特色,各撞胜场.就批评队伍组成、批评对象范围和批评方法而言,澳门文学批评主要展现出本土性、业余性和杂糅性风貌.就批评本身的性质来看,主要呈示出温柔性和体验性特点.在澳门文坛,既有卓有建树的老一代批评家,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批评家.然而,与繁荣的澳门文学创作相比,文学批评尚显得有些滞后.  相似文献   

16.
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中非常有特色和活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湖北是楚国的核心区,研究楚文化对后世文学发生的影响,从明清时期的湖北入手,自有其典型性。楚文化创新精神对湖北文学的影响成为明清时期湖北文学批评关注的核心。可以看出,楚国的兴族立国史和地理优势是培育湖北文人创新精神的基础,楚人的性情气质培育了湖北文人创新精神的主体特征,楚地悠久的文化创新传统是养成湖北文人创新自信的资本,也让湖北文人觉悟到创新的责任。由楚文化培育出的这种鲜明的创新精神,在明清时期湖北文人对湖北文学创作发展进程的评论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看到某个好的作家作品,心里都非常高兴,急于写点东西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很正常。而有些人不是,他们并不关注新鲜的文学现象,而只埋头于造自己的文章,只要是任务完成了,多一篇文章都不会写。这样的研究者对于文学的发展没有益处,他们不可能对文学场指点迷津,对文学走向提出的建议往往严重脱离创作实际,缺少起码的职业精神。也就是说,这样的研究和文学本身没有及物性,对文学没有起码的感情和感觉。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一生中曾有过三次治学途径的转变,都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甲午中日战争使得王国维从旧学转向新学所重视的理科,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从理学转向文学与哲学,辛亥革命使得王国维从文学与哲学转向史学研究。当然,这些转变也有王国维自身性格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研究者面临的文化环境和指导思想都是不可更易的。第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以及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艺批评传统。对此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接受它们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进行时代的创造性变革。第二,建设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从文化类型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种外来文化,它的批评原则、思维方式、具体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批评对象,具有区别于中华本土文化的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原理对建设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学具有指导的有效性,要使我国的批评学建设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中国固有文艺批评的结合点,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人物品评作为魏晋时期一项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活动,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重情、列品第、作家个性与风格以及重简洁直观描述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