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轻巧的男高音 俗称"小号男高音".由于他们的嗓音轻巧、灵活,有些接近女中音.作曲家常用以表现"奶油小生"和一些小人物.罗西尼在他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用以表现年轻多情的伯爵阿尔玛维瓦.普契尼利用他们嗓音的单薄,在<蝴蝶夫人>中表现掮客高劳;在<图兰多特>中扮演老态龙钟的皇帝;列昂卡瓦罗的歌剧<丑角>中的佩佩也是这种嗓音.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演唱和理解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情歌》,本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在查阅、整合大量参考文献之后,从更专业,更客观的角度阐述人物情感,分析作品内涵。本文通过对女主角娜仁高娃的人物情感分析,更深层次的探索《情歌》的艺术表现和演唱技巧,同时也能提高本人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本文以歌剧《苍原》中的主要唱段《情歌》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将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做粗浅的阐释;第二部分将简单地对歌剧《苍原》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第三部分从娜仁高娃的性格特征及人物情感着手分析《情歌》的艺术表现;第四部分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简单的谈及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歌剧艺术中,音乐和戏剧在本质上是缺一不可的共生关系。音乐如何表达戏剧,中国歌剧《青春之歌》作了很好的阐释。《青春之歌》通过音乐营造戏剧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戏剧发展、揭示人物内心,并组织音乐戏剧结构。在音乐表现戏剧的手法方面,运用主题贯穿手法和材料发展原则构建音乐的整体性;利用咏叹调表现人物复杂情感和心理变化,加强戏剧的冲突;以重唱和合唱营造戏剧性氛围;利用抒情性场景和冲突性场景及其彼此接连和转换等手法增强戏剧性功能;促进音乐元素与戏剧元素同生共长、彼此作用,推动全剧总高潮的形成。全剧音乐始终围绕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而展开,体现了歌剧音乐性与戏剧性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本节是表现手法鉴赏课,学习目标是:1.探究人物细节描写的各类方法及作用;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内心世界及精神品质。[课前阅读]第三单元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七年级(下)3——《仰望星空》中“写出精彩人生”模块。[课前准备](一)1.复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2.了解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涵盖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等。)(二)要求:1.通读“推荐阅读篇目”中的文章,勾画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这些精彩的人物描写,是否打动了你?请你在脑海中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昆是我国早期民族声乐的代表人物,她的嗓音高亢嘹亮,演唱风格鲜明,保留着原始的芳香和浓郁的田野气息。她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的喜儿,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她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成为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声音记忆。  相似文献   

6.
一、爱使好像一只小鸟长期的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唱好西欧歌剧作品,仅仅具备较好的嗓音是不够的。首先,准确的语言是每一个演唱者的第一关,除此之外,对作品的认真分析与科学处理,将作者笔下的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思想感情的角色有血有肉的表达出来。下面我们将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选曲、哈巴涅拉舞曲——(爱情好像一只小鸟)作具体的分析及处理。(-)歌剧简介歌剧(卡门)是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比才的歌剧代表作之一。歌剧的脚本是享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从普罗斯贝尔,梅里美的同名中篇小…  相似文献   

7.
作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散文,《史记》(尤其是其中的“纪”、“传”部分)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再现了多彩的历史画面。从《殷本纪》中“第一谋士”伊尹的粉墨登场,《周本纪》中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共涉及到40多位谋士,他们贯穿了黄帝至西汉近3000年的历史,并活跃在几千年风云诡谲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作品中,咏叹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咏叹调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以及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鞭打我吧》是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本文针对咏叹调《鞭打我吧》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歌者演唱此曲时,能够准确、全面的对作品形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9.
王丽琴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27-130,139
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等方面与戏剧有着完美结合;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歌剧,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演绎歌剧,从而推动歌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歌剧《蒂托的仁慈》是由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创者之一的莫扎特所作,是一部二幕正歌剧。剧中角色塞斯托在这部剧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且由于其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使得该角色成为剧中最复杂的角色,因而对其形象的分析把握是整部歌剧重点之一,而在诸多唱段中,《我走我走》是最能表现塞斯托人物内涵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引导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2.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包含两篇史传(《屈原列传》《苏武传》)、两篇史论(《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个完整的历史类散文专题研习单元。设置“开启历史人物档案,探寻中华文化精神”专题学习,以制作“中华历史人物”纪录片为核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史传文学的人物表现艺术、史论文学的说理艺术,充分感受屈原、苏武的爱国精神以及史家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并不是戏剧性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一些作品中依旧穿插着"莫扎特式"的戏剧性表达,本文以歌剧《狄托的仁慈》为例,将从情节的戏剧性及莫扎特音乐的戏剧性的成因逐一阐述。歌剧《狄托的仁慈》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正歌剧,而"戏剧性"作为歌剧音乐的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要求歌剧中的音乐必须能够表现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发展的始末,表现出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堪称文学奇葩的《荷花淀》(下称《荷》) ,其艺术特色鲜明突出。有人如此评价它 :能“用简洁朴素的对话 ,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教参》) ;“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显示时代风貌” ,“写实与抒情的完美结合”(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 ;“用极富情趣的生活故事 ,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崭新面貌 ,使得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王泽龙《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这些评价都是正确的 ,且具有代表性。但在对《荷》的评价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那就是 :人们比较注重对其诗情…  相似文献   

15.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16.
人物是戏剧的主体,而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在歌剧里,音乐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这个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就在于他的音乐表现是成功的。本文分析了费加罗音乐形象的美学价值和费加罗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重大意义,及莫扎特喜歌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和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不同,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美术等各门类艺术的体裁.没有文学剧本这个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没有戏剧表演(演员的动作、方位的调度或者舞蹈场面等等),就不可能生动而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包括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对于十分渴望能听懂歌剧、并领略其中奥妙的人们,一些专家告以“二字秘诀”:多听.没错,这是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8.
《女人心》中有许多优秀而杰出的咏叹调,如《爱情的微风》、《年轻的姑娘应懂得》等。这些咏叹调有着精致匀称的结构、深刻细腻的风格,通俗优雅。突出表现了莫扎特擅长用音乐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咏叹调的和声处理也十分得当,是曲调与人物合而为一,达到最高的境界。莫扎特常常运用这样形式穿插于歌剧中,使他更能得心应手的去表现歌剧的深层蕴含。  相似文献   

19.
一、在剖析外貌描写中感知美语文课本中写人文章大都以颂扬人物为目的,因而,其外貌描写均是为表现他们的美服务的。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外貌的特征,感知人物的美。如阅读《我的心事》时,可通过对“小弟弟”外貌剖析,认识其外貌的“朴实美”;阅读《杏儿熟了》时,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奶奶”外貌的描述,体会她的“慈祥美”。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在探究行为描写中理解美人物的行为美是其内在美的表现,因此写人的文章,大都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动作反映人物。在…  相似文献   

20.
论文讨论“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形态。话题集中在两点:一是“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形态,涉及新秧歌的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和演出、新的形式和风格。二是代表现代民族歌剧的《白毛女》中,秧歌形式的利用和新文艺在创造“民族形式”中的效用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