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中的叙事可以分为背景叙事和故事叙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两个叙述层,与此相应的叙事者分别是"作者"、"在下"、石头以及故事叙事第一叙述层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叙事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背景叙事则为故事叙事提供了背景与框架,为小说的叙事虚构世界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与合理性.而从叙事逻辑的角度看,背景叙事的第二叙述层与故事叙事的两个叙述层又构成一个叙事连续体,三个层面互相依存又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红楼梦>叙事的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篇侧重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红楼梦》哲学是“无”的哲学,是“心”的哲学(形象性的心学),其最高的哲学境界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其哲学视角是“天眼”、“道眼”式的大观视角。其哲学方式是好与了、观与止、色与空、阴与阳、真与假、是与非相通为一的“不二法门”。《红楼梦》作为异端性诗化的心学,与儒、道、释相关而自成一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小说《红楼梦》成书之后,清代文人永忠曾写诗赞叹:"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延芬诗稿》)"情人"指"有感情的人","曹侯"指曹雪芹,"文笔"指文章遣词造句的风格和技巧。诗中赞美曹雪芹叙事写人,摹景状物,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在这里,我们试对《红楼梦》中的叙述和描写手法略作介绍。所谓"叙述",是介绍一件事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交代一个人的语言行动。《红楼梦》中的叙述,借鉴了古代史官叙写历史的方法,因而形成了两个特点,第一,叙事者在交代一个历史事件时,必须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4.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一个不解之谜,从脂砚斋到鲁迅再到王蒙对《红楼梦》文本都存在过困惑和疑虑。透过这种困惑和疑虑,可以揭示出隐藏在《红楼梦》文本中的独特的叙述形式:即显叙述基础上的幻叙述和隐叙述,以及由叙述三维共同构成的递进环形封闭式叙述。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开篇神话是曹雪芹为闺阁立传的产物,它来源于曹雪芹对传统价值的怀疑和颠覆,是对自身存在的洞察;它体现着曹雪芹对自身价值的坚持,渗透着曹雪芹对世俗价值怀疑、思考和抗争。神话是一种修辞,是曹雪芹捍卫自我价值,处理传统与自我、自我与他者、世俗价值与自我价值之争的一种策略。它体现了曹雪芹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展示了作家和文本的伟大和不朽。  相似文献   

7.
将《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及独特的叙事魅力。本文围绕作者如何与叙述者分离,如何巧妙运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多重叙述视角叙事这几个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者及叙述视角的开拓创新。作者对叙述者及叙述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巧妙安排,小说叙述者的扑朔迷离,叙述视角的灵活转换,千变万化,使作品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叙述空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就是凭借其开创性的叙事手法提高了其叙事品位,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不可靠叙述是《红楼梦》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红楼梦》中的不可靠叙述分为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和人物的不可靠叙述两大类型.《红楼梦》中的不可靠叙述对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在小说的关键部位用女娲补天造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绛珠还泪三则神话暗示了《红楼梦》的立意和统贯全书的主题。这三则神话共同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作者用这三则神话突出表明,在这个特定时期,具有女性特质的文化相对于具有男性特质的文化的优越。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书中也有许多超出现实以外的内容。文章将从神话意识这个特定视角切入,从《红楼梦》所关注的“民族性”、“率真”和“幻想”三个方面来论述神话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书中也有许多超出现实以外的内容。章将从福州意识这个特定视角切入,从《红楼梦》所关注的“民族性”、“率真”和“幻想”三个方面来论述神话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幻梦世界是中国传统神话的复刻,具有显著的中华文明的深层意蕴,建构了一个神话倾向的政治寓言。神话原型就可以视作是《红楼梦》的能指,文学审美意蕴中的政治伦理指向是所指。“钗黛一体”是迫于政治现实而采取神话作为隐笔的的政治寓言,辩证着出世和入世的思想观念,表达着摆脱常规戒律约束的意愿,显示出以个体之爱呼唤集体之德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叙事有神话与现实两个层面,但当作整体看。整体看《红楼梦》是女娲炼石神话的续篇,一部从天上延伸到人间的"新神话"。"新神话"是对人间"乐事"的考验,"考验"的中心是"情",结论是人生如梦,情缘皆幻。为行此"考验",《红楼梦》中除仙人、仙事、仙境的直写之外,其人间描写的环境也属"幻境",人事的描写也"偶见鹘突",人物的设计也属"幻形",非如读者通常认为的"真的人物",而是为"谈情"所"特制",是理念化、道具化和模式化的,不可以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理解把握这部作品。把《红楼梦》作为艺术看,过去以《红楼梦》所写为"宝、黛爱情悲剧"与"贾府兴衰"的几乎公认的看法肯定是片面甚至歪曲的,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神话学将考察的对象局限于古代遗留下来的神话文本,并且认定神话只存在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从而导致神话学和神话研究的没落。西方学者开启了重新认识神话的学术视野,颠覆了固有的神话樊篱。神话是关于世界和人类本原问题的探询,宣扬了立足于信仰的永恒的精神境界。神话叙事意味着我们认知世界的努力。神话从远古一直向我们走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世界。传统神话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而现代神话则成为奇迹创造和另类叙事。  相似文献   

15.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作家阿贝尔·加缪哲学思想的理论论著,是将其存在主义和荒诞思想理论化的哲学著作。在后续推出的作品《反抗者》中提出认识和履行自己哲学思想的方法论,用以详细阐释和印证《西西弗神话》的认识论。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重新定义了那些被我们看作真理的法则,透彻世界荒诞的本质的同时,也保持反抗的精神,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和信仰。  相似文献   

16.
从叙述学的角度出发,在措辞和视角两方面考察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体现原作"丰姿"上的特点与得失.通过比较发现,霍译中存在严重扭曲原作叙事角度,无视原作者文体风格的现象;杨译对原作文本亦步亦趋,基本体现了原作的文学特性,但也不乏矫枉过正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现实文本的还原──《红楼梦》流转叙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叙述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叙述品质进行探讨,发现《红楼梦》的叙述者乃是超作者、故事叙述者以及故事角色的合成。叙述者身份的变幻,叙述位置的深入浅出,以及叙述视点、焦点的灵机变化,共同创造了叙述的流转,或曰流转的叙述。这种叙述风格既体现出一种轻灵的艺术精神,又表现了对第一文本(现实文本)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18.
乔伊斯的经典之作《尤利西斯》是一个关于海神(普洛透斯)变形的神话,其在叙述文体上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如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对电影、音乐、戏剧等其他艺术媒体的借鉴,滑稽模仿与拼凑等等,有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和美学意义。小说叙述文体的变幻多端、难以捉摸恰恰印证了小说所要表现的一个失去理性秩序之后变得支离破碎、荒诞离奇的现实世界。因此,叙述文体本身就不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处于审美经验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
《红楼梦》在艺术手法上与晚于它将近200年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有许多的相似的特征:现实主义的世界与神话思维并存;对本民族历史深刻地宏观透视与预言式的圆形叙事结构平行。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化的多元性与拉丁美洲化的多元性在民族原始化心理层次上有着一定的类似或重合。二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传统的影响。由于《红楼梦》有着深厚的中国化根基。所以它所体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内涵要比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