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百花齐放”——全面参与《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三点,就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参与数学学习。全面参与数学学习不仅包括学生在听课、讨论、作业、实践活动、课堂表现等方面积极的行为投入,还包括学生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戴安庆,黄九林参与意识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积极投入的意愿。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会有强烈的投入欲望,才会有积极的参与行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依靠教师的启发诱导。因此,要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以高超的教...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的情感是一种动机,一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Skinner & Belmont认为,学生的情感参与包括四方面的体验:兴趣、快乐、忧虑和愤怒.也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情感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孤僻、遵守规范、反叛、顺从、革新和参与.这些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基本方面:积极情感、遵守规范和消极情感.其中,积极情感包括兴趣、快乐、好奇、信心、参与和革新等.数学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参与许多数学活动,并形成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将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向全体学生、树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数学观。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对数学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构建主义教学观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主观的解释来代替学生的真实思维。新课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提出评价的目的: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发挥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丁正全 《考试周刊》2014,(42):75-75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从而使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并不一定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专心的学生不一定是“会”学习的。因此,不能说有了行为参与就代表学生有了心理投入。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才能促进学  相似文献   

11.
美在接纳     
柳文红 《宣武教育》2004,(12):23-24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让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在全面参与与合作中,让每个人达到充分发展。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课,教师如何创设音乐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呢?我认为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氛围”,是音乐教师首要的教学策略。情,指学生的情感;境,指学生所处的氛围情境。在教学中,良好的音乐学习情景的创设主要表现为: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内人际关系,建立使学生主动投入音乐活动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能在教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抓住如下三个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握教育改革步伐.掌握学生实际;数学教学中,要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出发,使学生认识数学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尽量从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面考虑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而传统的的学习方式则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好比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如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明确学习目的、创设学习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重视操作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但许多教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过分注重新颖化,忽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过分注重形式化,忽视数学本质;过分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作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并且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贾庭栋 《山东教育》2005,(35):21-2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影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很多学生数学学习的惰性.产生了心理疲劳,阻碍了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只有好奇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在满足后很快消失。而兴趣有较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浓厚。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像餐桌前没有胃口一样。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努力求知.勤奋钻研而乐此不疲.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段九宇 《四川教育》2002,(11):21-2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显然,“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贯彻实施“新课标”,创造性地驾驭和使用教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但是,我曾对三年级的学生作了调…  相似文献   

20.
学习数学的情感与自信心是由学生对本学科所采取的看法引起的对数学的喜好心理状态.只有积极的数学情感才有可能引起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两者相辅相成.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实现情感目标的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情感态度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本文从教师应该想设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师要转变身份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