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一下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在微时代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不仅获得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种种挑战。如何积极应对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多管齐下,面对挑战,让"微文化"在校园全方位文化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微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文学等为代表的微文化在网络技术的助推之下,成为了大学生们广泛接触并乐于接受的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当前,微文化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加强管理,充分把握微文化发展的特点,构建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环境,充分发挥微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微文化这一理念初显萌芽以来,微文化的概念、内涵日渐丰富。尽管学术界对其概念的解释不尽一致,但微文化的快捷性、交互性、海量性、快餐性、扩散性等特征却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同。在当前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微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为了构建微文化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方向,创新校园精神文化,注重校园微文化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数量呈现出日益增长之势,研究生群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中国社会已经逐渐进入了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作为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在微时代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创新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需要在实践中更多地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跨入了全新的微时代。在微时代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获得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微时代条件下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探索微时代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式、新思路,既是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丹 《职教通讯》2018,(24):76-79
从微文化发展的背景、特点、表现着手,以当前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为切入点,依托新媒体积极探索网络道德引导力、校园文化辐射力、微活动凝聚力、平台渗透力等助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实现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微文化以"微观、快捷、私密"的运作理念,影响着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功利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养成。就微文化的积极效用来说,其微观性推动了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快速养成、快捷性拓展了青年功利价值观的广阔视野、私密性有助于青年伦理价值观的积极取向。就微文化的消极作用来说,微文化传播主体大众化不利于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理性选择,微文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不利于青年利益价值观的整合,微文化交流互动性不利于青年消费价值观的合理变迁。规避微文化的负面效用,必须加强微文化的引导、注重微文化的监督、丰富民众微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浅论网络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时代产生了网络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严峻的挑战 ,如何积极应对 ,使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给校园文化建设者提出新的课题 .只有正确地分析和对待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转害为利 ,引导利用 ,才是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班级微图书馆建设是响应教育部“书香校园”建设和国家推进“全民阅读”的精神,在高校实施的一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措施。高校班级微图书馆建设在承载精神文化、凝聚文化共识、汇聚精神力量以营造文化氛围,增强班级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高校班级微图书馆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整齐划一、短期行为、缺乏特色和规划、建馆意识不足等不利于增强班级文化认同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特色建馆、提高业务能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主体作用等方式,以增强高校班级微图书馆文化服务的针对性,更新其文化服务的理念,创新其文化服务的思路方法,来达到增进班级文化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微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创建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研究生微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有的高校环境和时代背景,对其作用发挥应坚持正确定位和方向。基于研究生微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要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科学文化道德素养中的教育作用,在学术创新创造中的引领作用,在构建师生共同体中的主体作用,在共建美好精神家园中的激励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美丽校园。  相似文献   

11.
党建微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党建微文化建设对纯洁党员思想,规范党员行为,提高党员党性意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新党建微文化制度、丰富党建微文化内容、拓宽党建服务平台、创新党建宣传阵地,切实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规范性以及学生党员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广泛使用,社会步入"微时代"。"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廉洁文化教育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应该创新思路,加强载体建设,不断构建、完善课堂教学类载体、校园文化类载体、传播媒介类载体和实践育人类载体,努力提升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王凌峰 《考试周刊》2014,(58):53-54
微课教学形式,既引导了学生和教师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又引导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还推动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本文从学生、教师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数学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微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也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文化"优势,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价值是影响学校运行的重要因素.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被人们认为体现了诸多积极的价值,如"微文化的出现使自媒体时代的人们拥有了更多自主表达自己感情思想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话语自由".[1]"‘微文化’肯定了每一个人的价值,将传统文化、精英文化转变为由全民扮演主体的文化形式,体现了对人性的信任和对人权的尊重.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出现推进了当代社会的思想变革和民主制度.网络脱去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外衣,激发了个人参与社会进步的动力."[2]微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校园微文化建设自然包含在内.由于对微文化的积极价值的肯定,当前关于校园微文化建设的讨论也持一种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微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与微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微文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要通过转变传统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以及引导学生的文明健康上网和完善微文化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来促进高校德育与微文化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7.
潘巍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115-115
在这个无“微”不至的时代,从校园微博、校园微访到校园微影,它散发的“微”动力助推着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校园微影社”为例,从社团定位、社团主体、社团发展方向、社团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微”时代下新型“微”社团的组织形式及其与校园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鲍玮 《滁州学院学报》2019,(3):100-102,124
新媒体环境下,“两微一端”的信息传播具有实时高效、互动便捷、资源共享、形式灵活的核心特征。依托“两微一端”打造移动高效的文化传播平台,有利于增强高校文化传播的工作实效,促进高校文化传播的建设。当前高校宣传弘扬校园文化不能拘泥于传统媒体,要依托“两微一端”探索高校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展现高校良好风貌,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微文化,具有非主流文化的"主导文化"特质。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主体,对微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认知。对于大学文化来说,只有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政策引导,完善大学微文化资本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文化资源建设,丰富大学微文化的客观资本,注重大学生网络文化行为指导,督促大学生注重大学生在微文化资本中的身心健康,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20.
以"微思想"为文化背景,以"微科技"为物质基础,以"微媒体"为传播平台,以短小精炼为运行特征的"微时代"的形成,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已经过渡到信息化时代。教育从思想到内容,从传播技术到教学模式,从教育制度到办学形式等正处于"微变"之中。教育的"微变"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层面。微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度介入是教育"微变"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学的组织形式尤其是媒体(手段)成为教学系统中"微变"最为明显也是最积极、最快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