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经济报道一般离不开数字,但要用好数字,却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在经济报道中用"好"、用"活"数字,让数字获得"生命",更好地发挥数字的作用,这是经济报道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经济报道的数字读起来枯燥乏味,没有说服力呢?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记者缺乏驾驭数字的能力,或者滥用数字,主次不分;或者信手拈来,不辨真伪;或者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引用数字必须准确在经济新闻中,数字是否得当牵涉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要产生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就要精心组织报道内容,努力创新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转变采访作风,真正做到"三贴近"。湖州晚报作为一张面向基层、  相似文献   

4.
"以小见大"虽然是新闻采写中常用的表达手法,但很多时候,因为对"小事件"把握不当,很难衬托出"大主题"。"小事件"看似微观,却是决定"大主题"的必要条件。从2012年9月12日开始,《北京青年报》推出"家国十年——迎接十八大走转改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家""国"为背景,通过寻访国家领导人在京考察足迹这一主线,选择基层样本深入采访,反映北京市十年间的建设巨变。作为参与者,笔者采写了两篇报道,分别是《大槐树见证田仙峪村之变》和《一个库区农民的"护水经"与"致富经"》。报  相似文献   

5.
正会议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还是党报重要版面的"重头戏"。如何做好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困扰各媒体新闻记者的一个问题。因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不只是人们想象中——开个会,拿份材料,回报社抄抄材料,最后检查一下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名单有没有漏报,排序有没有错误那样简单。面对同一个会议,如果记者泛泛地报道会议,就会流于形式,流于空洞的说教。这些陷入"程序化"的报道,往往千篇一律,稿件标题甚至是内容都很容易与其它媒体"撞车",结果就是让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要把经济新闻写"活",就要在采写中努力做到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语言上下"软"功夫,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增强实用性和服务性。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受众对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经济问题自然不感兴趣,但如果报道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入手,就有可能使受众在一种情景化、形象化的状态中跟随报道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从理智到情感的过渡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中旬,中央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近一个月以来,“蹲点”、“一线”、“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开设的栏目中;一大批来源于基层的鲜活的“接地气”新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如何让“走、转、改”活动走得更好、更远,每一位编辑、记者心中都应有杆秤,深刻理解“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九个字的深刻内涵,并付诸于实际,肩负起时代赋予给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报纸的文字新闻在快捷性和形象性方面已经很难占先,但在以充分采访调查为基础的深度性方面却可以发挥己之所长,来满足读者的"深读"需求。改进和加强深度报道,是提高办报质量、扩大党报影响力的重要路径。深度报道的"深度"从哪里来,如何突破障碍发掘"深度",怎样穿透表象呈现"深度"?还需从加强策划和深入采访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王宣海 《青年记者》2012,(36):52-53
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和改进以提升舆论引导力?2012年8月,由江西江南都市报策划发起,联合上海新闻晨报、陕西三秦都市报、河北燕赵都市报共同推出的"喜迎十八大,革命圣地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遵循新闻规律,按照"走转改"的要求,把重大主  相似文献   

10.
钱坤 《中国广播》2006,(7):33-34
近二十年来,城市广播电视新闻发展迅速,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新、短、快、活、强”,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追求广播电视新闻的“土、专、精、深、软”,努力在可听性、可看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柔和性、引导性上下工夫,真正使广播电视新闻成为受众获取新闻必不可少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北新闻网“我为群众办实事·民声直通车”新闻专栏发挥网络问政优势,推进主题报道走深走实;新闻报道贴近百姓,增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构建多元传播场景,让主题报道入脑更入心。  相似文献   

12.
吴永功 《青年记者》2022,(21):66-67
2022年,大众日报开展持续两个多月的“走在前、开新局”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强省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此次重大主题报道是大众日报深入推进融合转轴,加快建立以新媒体为主轴的全媒生产机制建设的一次实战大练兵,在报道中带着问题深度观察、实现全国媒体跨屏互动、创意驱动“青春化表达”等实践,有效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正能量实现大流量。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民众的民主意识也普遍提高,他们强烈关注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调查性报道能够曝光更多社会问题,依靠公众舆论推动这些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古已有之,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均未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达成一致,甚至有学者因为"恐怖主义"的使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点,而建议取消这个术语。因此,各国媒体在建构恐怖主义新闻报道时必然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选取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主流媒体对2014年5月22日发生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