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忠实、通顺作为翻译的一般标准已被广泛地接受。翻译标题书名的时候,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其作为"文眼"的特殊性,即标题书名的信息功能、祈使功能和审美功能,使标题书名的翻译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文章依据刘宓庆对翻译的一般审美标准的概括,结合国内一些常用的书、刊及英语学习杂志中具有代表性的英汉标题书名翻译实例,论述了标题书名翻译审美标准的相对性、时代性、社会性和依附性等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标题的翻译是翻译领域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它严格遵守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它的独特性包括标题翻译自身的特色,标题翻译中的创造性以及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等。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且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由此产生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标题翻译中也同样适用,但毕竟标题翻译与作品翻译有一定区别,特别是标题翻译中的“神似”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通过寥寥数字高度概括了作品的内涵和精神。能否准确地翻译文学作品标题直接影响着作品在译入语读者中的推广和传播。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例,简要地探讨了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4.
邵丽娜 《海外英语》2011,(6):174-175
标题是文学作品的眼睛。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对该作品在译入国家的接受和传播有直接的影响。英语文学作品标题的汉译策略主要有音译、直译和意译。对英语文学作品标题汉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译者理解英语文学作品名称汉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翻译过程其实就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过程。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从而使翻译更加准确,更加符合美学标准,以最终臻于"化境"与"传神"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翻译与语言模糊性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合文学作品汉英翻译的实践,对模糊语言的美学特征进行总结,进而得出这一结论:对于文学翻译的"模糊性"的正确把握与认知对文学翻译实践和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西文化大融合背景下,探讨汉语文学作品标题英译意义重大。《古文小品译英》的标题翻译,林语堂先生应用了直译、意译、另拟标题、一题双译、增译法和省略译法等方法。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分析,容易造成文化内涵缺失的翻译方法有意译法、另拟标题和省略译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源题文化特色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法、一题双译和增译法。林译《古文小品译英》为汉语文学作品标题英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翻译的基本理论,着重从语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三本书名的多种汉译名进行分析,提出合意合宜、意形兼似是书名翻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翻译讲究"信、达、雅",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思维在翻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词义进行隐喻处理,符合文学作品翻译的要求。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对俄汉文学翻译中的词义隐喻处理进行探讨,找出对俄汉文学翻译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读者接受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标题翻译中“隐”与“显”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局限性:并以杨必译《名利场》为例,从满足读者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创设两个方面,对标题翻译进行了探讨,指出标豚翻译中隐显的选择、隐显程度取决于读者的接受,二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对《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关于书名、地名、人名、称谓、药名、节日的翻译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就两个译本在传达原文语言和文化信息方面提出了看法。两位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实现各自的翻译目的,对饱含中国特殊文化内涵的"名"作出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王雪瑶  周丽新 《海外英语》2022,(18):50-51+65
儿童文学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和指导。近几年,随着国人对儿童文学作品需求不断升高,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被译介到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但是国内学界对其重视还不够。该文介绍了国内对儿童文学的研究概述、儿童文学翻译家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儿童文学翻译的不足之处和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及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翻译作品类型已经比较完备,当时的翻译家对外国作品以意译和译述为主要翻译方式。梁启超对翻译何种书籍、如何培养翻译人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观点。从提出时间和观点内容观之,在我国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历史中。他都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时期所采取的翻译方式基本都是译述或意译,误译、删节、增添之处时常可见,梁启超所译的文学作品中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等值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认为等值理论的精髓在于其"标准的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因其意象的不确定性而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在翻译中不应显化,而应通过保留其模糊性使译语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同样的美的感受。本文通过鲁迅小说《呐喊》中具体例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标准的模糊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得出"标准的模糊性"是指导文学翻译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的论视角对英语文学书名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实现对英语文学作品含义的正确表达,对提升读者对英语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目的论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文学书名的翻译,并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说明了英语文学书名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真 《考试周刊》2012,(66):18-19
标题是书的灵魂,是读者第一眼看到的有关书的部分,所以标题的翻译对于整本书的出版是至关重要的,在日本文学作品汉译的过程中,标题翻译出现了诸多现象,从而造成了误译,就这些现象作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不仅仅是对作品单词词组进行正确的翻译,还包括对文学作品文化的融合。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正确应用翻译技法,还要充分了解中英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将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译成汉语,并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本文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以飨各国读者,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就承载着实现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重任。从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人际意义的角度考察文学翻译作品,可以发现人际意义的成功传译对译文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将语气和情态作为构成人际意义的主要成分。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得到不断的完善,许多实现人际意义的形式为人们所认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理论为基础,在语气、情态、评价和称谓语四个层面对文学作品翻译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问题进行描述和解释,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选择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希望以此开阔自身眼界,实现持续发展。由于我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明显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难度有目共睹,文章选择从模糊语义翻译的角度出发,围绕英语文学翻译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特点,其次阐述了模糊语义翻译的要点,最后详细说明了模糊语义翻译所使用的具体技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不仅拉开了日本现代化序幕,也引发了日本的翻译热潮。《日本翻译论——选集与解说》(日本の翻訳論アンソロジーと解題)以明治到昭和初期为时间主线介绍日本翻译,是日本翻译研究者的必读文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