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湖方言属江淮官话的洪巢片,该方言词汇的构词法既体现了江淮官话的共性存在,又有区域方言的独特之处。从语法学意义的构词法来看,巢湖方言构词法主要有分音词、合音词、附加法、重叠法等。文章对巢湖方言中的分音词、合音词构词法做了举例简介,重点从共时的角度分析了附加式构词法,厘清重叠法构词法的方法,对巢湖方言构词法有一个相对具体而系统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新晃方言词法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晃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话。新晃方言构词法与普通话相比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即用重叠(叠音)法构成大量的名词。此外,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名词和动词的附缀和附缀的形容词也很有特色,复合构词法也与普通话有不同之处。下面分别从重叠法、附缀法、复合法等几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敏 《现代语文》2014,(4):24-26
舒城方言形容词构形法同普通话一样,有附加法和重叠法两种,但又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舒城方言形容词的结构方式的分析,考察其构词特点,并加以概括,以便更好地了解舒城方言。  相似文献   

4.
宣化方言隶属于晋语的张呼片。文章从单纯词构词法、复合式构词法、附加式构词法、重叠式构词法四个方面探讨宣化方言的构词方式,以期对宣化方言的构词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音变构词、重叠法构词、附加式构词、句法构词等几方面对拉祜语构词法进行了分析。仔细地分析拉祜语构词法,就可以既尊重拉祜族的构词习惯、规律,也可以结合构词规律来创造更多的为大多数拉祜族人民所能接受并理解的词语,进而健康地推动拉祜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我们也想通过对拉祜语构词法的分析研究,为彝缅语支词汇的形态特征研究及词汇学的丰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聊斋俚曲集》是清人蒲松龄写成,创作多用方言俗语,本文选出能够反映作品方言特点的部分词语,从构词法、构形法、语义、修辞法和色彩意义等几大方面对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彩文 《文教资料》2010,(14):40-41
忠县地属重庆地区东部,忠县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四川方言片,而忠县方言作为很有特色的方言,语言研究特别是词汇研究还处于空白。本文结合汉语史,对忠县方言中极具代表性的词语如“身扩、“痨”、“费”、“魁头儿”、“瘘”等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8.
将阳朔葡萄平声话的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三大类,并做归纳性的分析、探讨,以求挖掘具有方言特点的构词语素,对于深入研究汉语方言的构词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构词法是运用语言中的原有材料和构词规则创造新词的办法。佤语常见的构词法有附加法、复合法和语音交替法等三种方法,其中附加法既可以构成单纯词,也可以构成合成词。  相似文献   

10.
英汉构词法,有从传统角度研究构词法,有从认知角度研究构词法,还有从原型理论角度来探讨英汉点面构词法。原型就是点面构词法中的“点”,非原型的成员即边缘范畴成员是点面构词法中的“面”,这个“面”是以“点”为圆心辐射出去的。英汉词语的点面构词法能产性都很高,其中汉语的部分词汇受英语的影响较大。出现点面构词法的认知过程是由于人类的类比心理和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1.
商丘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从语音形式上来说“子”尾有两个变体,即发[tE·]和[nE·];在词语中的作用这方面,“子”尾也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即“子”尾附加在名词后面、形容词后面、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商丘方言中也有“儿”后缀,加在名词性成分或是其他成分的后面,构成名词,读时与前面的韵母合成儿化韵母。但在商丘方言当中词汇多带“子”尾,故儿化韵较少。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调查了湖北钟祥方言,著下了《钟祥方言记》一书(简称《方言记》)。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但留下了许多本字待考,在书中用方框标示。四十多年过去了,钟祥方言的本字考证未见有人来做。不过,我们没有囿于《方言记》的方框。凡属《方言记》中的待考字,字头前边都加有角标“(?)”。《方  相似文献   

13.
“紧”和“哩”是万安县赣客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语法词语,两个词语都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其中“紧3”和“哩3”更能体现方言特色,由此说明万安县境内赣方言受到客家方言的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4.
山东寿光方言中的附加式构词法构词能力很强,其词缀语素丰富,使用频率高。本文就此作了一下概述。  相似文献   

15.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主要有以下特点:构词法上偏正式的复合词占绝对优势;词性上是体词性词较多;语意关系和语法结构上是双单格式较多;发展趋势上附加式词语大大增加、词族现象明显。三音节词语的发展不仅是意义表达的需要,同时也受到节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中,有些用附加构词法构成的词具有某种感情色彩,如“阿姨”、“老头儿”的前缀“阿”、“老”,“猫儿”、“狗儿”的后缀“儿”,可使构成的词带有一种喜爱、亲切的积极色彩。这类词缀在普通话中分布窄,一般只限于名词,能构成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有限,且都是带有积极色彩的。 在山西北部方言中,有一个做前缀的虚语素[k?~(32)](通常写作疙”、“矻”等),分布较广,构词能力强,一般使构成的词带有一种消积色彩,是汉语构词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试就此做一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清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词话》之后的又一部世情书。书中运用大量的方言词语,自称“造句涉俚,用字多鄙,惟用东方土音从事”,口语色彩浓厚,特别是那些让人费解的方言俗语,非本土化的读者很难理解和体味它们的真实含义,而揣测往往与事实相谬。因此,利用前人著述并结合方言佐证解释“攮颡”、“走草”、“作业”等有代表性的方言俗语,对准确理解这部作品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采用了大量方言,特别是关中方言词语。在前辈时哲的基础上摭拾“禳”、“刳”、“傭”等6个《史记》中所见的关中方言词语,从民俗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共时平面分析关中方言对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的影响,对《史记》词汇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所谓“半”类词语是指包括“半”在内的以“半”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半”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