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家族创业正成为国内外家族企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的研究忽略了一些"家族性"因素对家族创业行为的影响.为此,本丈以江苏部分家族企业为例,对家族成员特征和家族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领导人的任期与家族创业行为负相关,而家族企业领导人的学历、职业背景、家族成员间的共同愿景、信任、内部联系与家族创业行为正相关.家族企业领导人的年龄与家族创业行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0):53-58
以组织学习为调节变量,研究家族导向、创业导向与家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通过181份家族企业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分别与家族绩效及企业绩效形成倒U型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组织学习的调节下会被矫正;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的交互作用对于家族绩效和企业绩效都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上述结果说明,适度的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及其有效耦合是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机制,组织学习能力则有助于家族导向和创业导向的耦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213份来自新创企业的调查问卷,研究了创业拼凑对创业学习的直接影响,并探索了创业导向的3个维度——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最终的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拼凑有利于创业学习;创新性和超前行动性在创业拼凑与创业学习的关系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而风险承担性没有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失败创业者能否形成连续创业意愿是创业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议题,已有研究基于悲痛恢复理论探讨了失败创业者的悲痛恢复机制,但却相对忽略了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尤其是尚未很好探讨其背后的创业身份中心偏离机制以及边界条件。因此,亟需深入研究情绪成本、创业身份中心性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综合已有理论视角,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了创业失败后的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特质性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156份失败创业者有效问卷,运用SPSS25.0和AMOS26.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有负向影响;(2)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负向的中介作用;(3)特质性促进型调节焦点弱化了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弱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4)特质性防御型调节焦点对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却强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业认知理论,研究了资源可获得性认知通过创业导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对189个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及创业导向都对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各维度与创业导向的关系中,除了人力资源认知、组织资源认知与风险承担性以及人力资源认知与创新性的关系不显著外,其他资源认知维度对创业导向各维度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各维度在资源认知与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对物质资源认知而言,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源认知而言,只有创新性和超前行动性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明显;而组织资源认知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只有超前行动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136份新创企业的调研样本,本文探究了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和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本文把国际学习划分为管理学习与创业学习两个维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战略态势对创业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管理学习的影响不显著;创业战略态势对国际创业绩效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创业学习的中介调节作用;结论还表明,管理学习虽然在创业战略态势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但管理学习对国际创业绩效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接着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蓓  杨辉  黄蕾 《情报杂志》2012,31(6):202-207
创业人才通过获取特定的资源和信息提升个人创业能力,产业集群内部丰富的资源为创业人才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资源观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可以为构建集群创业人才学习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创业人才学习的四个内容维度结构:自我学习,业务学习,关系管理学习和企业管理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共享性资源的三个维度(集体声誉、资源的交换与组合强度以及当地机构的参与程度)对创业人才学习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公司创业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之一,公司内创业作为公司创业的一个研究分支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亚泰集团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并购式内创业中高层管理支持、政策与环境、新业务自主程度等因素对并购式内创业过程的影响,以期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了一个并购式内创业中新业务转变为主营业务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从动态能力视角来看,高层管理支持、新业务自主程度以及新旧业务相似度对资源可获得性有正向影响,且受政策与环境的调节;政策与环境影响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对其起到调节作用;高层管理支持、新旧业务相似度、新业务自主程度及资源可获取性影响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及内部整合能力。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关注创业者的创业失败经历对新创企业创业导向的超前行动性、创新性以及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的影响,并探究感知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利用中国跨省份1 133家新创企业的一手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业失败经历对超前行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创业失败经历越多,创业者的超前行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越强;感知创业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加强了创业失败经历对创新性的正向影响,削弱了创业失败经历对风险承担性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择广东高职院校为调研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计量手段,从多维度角度研究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和学生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各维度对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的影响机理与程度不尽相同。对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和学生创业能力维度构建进行了探索,同时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键 《科研管理》2022,43(1):200-208
   “激情创业,理性行动”已成为创业实践领域的共识,也是提升创业成长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Affect-Behavior-Output”分析框架构建了创业激情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模型,并分析失败事件学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5份创业者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2)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的绩效表现,且创业资源拼凑行为在创业激情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失败事件学习正向调节创业激情与创业资源拼凑以及创业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创业卷入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在科技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卷入理论,根据科技创业者角色认同特征将创业卷入划分为创业情境卷入和创业行业卷入,并从创业学习和吸收能力视角,构建了科技创业者创业双重卷入对创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对收集到的193份问卷进行有调节的中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创业者创业双重卷入有助于提升创业成长水平,创业学习在创业双重卷入与创业成长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创业学习与创业成长之间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调节了创业学习在创业双重卷入与创业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学习作为企业家感知、获取和使用企业家认知资源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是知识获取与应用以及复制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对企业家自身个人能力提升以及企业层次动态能力的构建影响重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企业家学习、企业家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之后,从企业家能力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企业家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传导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安徽国通亿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理论概念模型。本研究表明,企业家通过基于经验的学习、基于教育系统的学习和基于社会网络的学习获得个人和企业所需的知识,从而首先获得个人企业家能力的提升,接着通过知识的传播影响并构建企业层次的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苗苗  张笑妍 《科研管理》2019,40(10):142-15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培育并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认知理论和能力理论,从创业学习视角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及提升的路径。通过对215份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业政策和亲友态度不能直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而需要通过创业学习这一中介机制,间接影响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可以通过影响大学生进行创业学习进而提升创业能力。创业者特质可以直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但是对创业学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实践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秀娥  王超  李帅 《科研管理》2022,43(5):59-66
如何促进创业是近年来学术和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议题。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本文研究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该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利用来自28个国家跨越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分层广义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制度环境中支持创业法规、金融资本可得性、教育资本可得性和腐败控制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负向调节二者关系。论文从跨层视角探索了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制度环境对创业意愿的交互作用,拓展了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最后,本文从创业者和政府层面提出管理启示,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和改变着创业行为和结果,为新创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目前,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创业机会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考察IT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探讨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作用以及数字化业务强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发现:IT设施运用能力、IT业务跨越能力和IT前瞻性立场等三种IT能力均有助于提升创业绩效;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3种IT能力与创业绩效间扮演中介角色;数字化业务强度在IT能力和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3种IT能力与创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即:数字化业务强度越高,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效应越显著。本研究丰富了信息技术赋能创业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推进信息技术在创业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晓波  张超群  王莹 《科研管理》2014,35(2):104-110
本研究围绕"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意向"这一基本研究问题,在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网络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向高校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连接越强、异质性越高,创业效能感越强,而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只能增强风险容忍效能感,对机会识别效能感没有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风险容忍效能感均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效能感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创业意向的因果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业学习研究领域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宁  王重鸣 《科研管理》2005,26(6):94-98,72
创业研究目前呈现多学科多层次的局面。创业研究逐步从静态走向动态,由分析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组织或创业环境的静态特征或简单匹配,走向了创业过程的深入探讨中来。创业学习(entrepreneurial learning)研究无疑是这种趋势下出现的创业研究新领域。本文在分析现有创业学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1)创业学习研究应该突破个体微观层次的局限,强调组织层或中观层面的研究;(2)中观层面的创业学习研究应该建立在Alvarez的创业公司理论以及竞争优势学说基础上。最后,本文对未来组织层面的创业学习研究的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刘瑞佳  杨建君  邓程 《科研管理》2021,42(3):180-190
产品创新是一个“发明+商业化”的过程。为得到较高的产品创新绩效,企业不仅需要良好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发明)做支撑,还需要在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具有相匹配的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基于此,文章以知识基础观和理性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之间的偏离,即产品创新绩效偏离对双元学习平衡和互补的影响,并引入企业家导向这一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情境要素,分析其对偏离和双元学习平衡或互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国内257家制造业企业的有效问卷数据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偏离负向影响双元学习的平衡,正向影响其互补;(2)当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大于或等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即偏离为正时,企业家导向加强了正偏离与双元学习平衡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了正偏离与双元学习互补之间的正向关系;(3)当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小于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即偏离为负时,企业家导向削弱了负偏离与双元学习平衡之间的负向关系,加强了负偏离与双元学习互补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祝振铎  李非 《科研管理》2017,38(7):108-116
创业拼凑为突破"新生弱性"与"小而弱性"导致的双重资源约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解释,但其如何通过现有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以支持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以及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以212家成立时间在8年内新企业为样本,研究关系信任对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创业拼凑对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影响;关系信任对创业拼凑与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具有显著地调节作用。本文认为,在当前转型升级经济环境下的新企业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培育和发展创业拼凑战略,并注重关系信任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以突破资源约束及获得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