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裘江南  张野 《科研管理》2016,37(11):43-51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然而,其在国际化发展中却频遭专利诉讼。对此,本文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对中兴公司典型的专利诉讼案件进行分析,按照中兴公司的发展阶段,以移动通讯技术的变化纵向展开,深入挖掘诉讼双方的专利申请和布局规律,在可视化企业专利布局基础上,研究2G、3G、4G时期通讯行业不同的竞争态势,并对中兴采取的差异化专利布局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基于回避设计、围堵式、地毯式、围墙式四种专利布局策略及其适用性,为处于初创、成长、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国际化专利布局策略,旨在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外国公司技术垄断,成功国际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产权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专利侵权纠纷和诉讼的风险日益加大。专利诉讼的周期长,成本高,因此,为了避免企业陷入专利诉讼的泥潭,一般倾向于争取与对方达成和解。而在和解谈判的过程中,应如何保障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如何保障企业利益最大化,则需要企业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纠纷处理、应对机制。本文基于企业的视角,介绍了遭遇他人发起专利纠纷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徐长生  陈珍珍  何宇 《科研管理》2020,41(2):123-132
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专利政策对于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0-2016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不同类型的专利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1)实用新型专利对TFP的提升效应显著地大于发明专利,而外观设计专利对企业TFP的提升效应被扭曲;(2)专利的提升效应因行业、企业性质和区域而异,发明专利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实用新型专利对非高科技类行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外观设计专利对非高科技类行业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对外资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4.
徐长生  陈珍珍  何宇 《科研管理》2006,41(2):123-132
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专利政策对于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0-2016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不同类型的专利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1)实用新型专利对TFP的提升效应显著地大于发明专利,而外观设计专利对企业TFP的提升效应被扭曲;(2)专利的提升效应因行业、企业性质和区域而异,发明专利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实用新型专利对非高科技类行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外观设计专利对非高科技类行业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对外资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次基于不同行业特征,从侵权意愿、侵权难度、诉讼可能三个维度,界定并衡量不同行业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实证检验行业知识产权风险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侵权意愿受产品市场特征和行业平均收益率影响,侵权意愿提高,行业知识产权风险提高,行业内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资降低;行业知识外溢程度提高、模仿成本降低则侵权难度降低,行业知识产权风险提高,不利于企业提高研究与开发投资;行业诉讼可能提高则行业知识产权风险提高,与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毛昊  尹志锋 《科研管理》2019,40(4):190-202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我国专利诉讼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量出现借助同一专利反复发起诉讼的情况。基于2000-2014年我国专利民事侵权诉讼数据,本文识别出发生过多次诉讼的专利,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及诉讼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第一,与美国进入庭审阶段的多次诉讼发起人多为败诉不同,我国多次诉讼专利原告在进入庭审阶段后通常胜诉,尽管停止侵权诉求(取得市场禁令)更容易获得法院支持,但损害赔偿金额却未与多次诉讼产生显著的正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第二,我国专利诉讼案件中大量使用了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但在控制年度、产业、地区等变量后,发明专利被用于多次诉讼的倾向显著更高,这与总体诉讼样本中涉及发明的比重不高形成了鲜明反差。第三,多次诉讼专利具有地区和行业集中特征,东部出现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较小,制药、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产生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显著低于传统制造与机械行业。本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和政策指向在于,通过对多次诉讼专利的分析为解决我国本土重复侵权、策略性商业维权以及可能的专利滥诉和司法逆向选择问题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漆苏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91-1197
 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风险为研究对象,将企业专利侵权纠纷划分为默认、协商、诉讼和禁止四阶段,构建了企业专利纠纷发展动态模型。通过对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专利侵权案件实证研究,证明当两家企业处于同一、相似技术领域,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增加;伴随企业雇员增加、模扩大,企业之间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也显著增加;而主要作为被告的中资企业, R&D投入增强可能提升专利侵权诉讼发生的概率。提醒企业开展专利清查和专利侵权诉讼预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案件的调查发现如下特点:首先,非实施性专利实体(NPE)已进入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领域,而诉讼被告几乎囊括了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各大型企业;其次,讼争技术领域较为集中,尤其是国际专利分类号为G06F的云存储计算专利技术较多;第三,受诉法院主要集中于联邦德州东区法院与特拉华州法院,被告通常运用的诉讼对策是反诉及管辖权异议;最后,案件一般以撤诉、双方和解结案,判决极少。由于《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对单一程序中被告数量的限制,新近云计算专利诉讼基本为单一被告。对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情况的调研将为我国企业参与云计算专利竞争,合理进行专利布局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企业专利诉讼不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专利资源与企业竞争战略相结合的产物.在分析专利战略和企业专利诉讼行为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间专利诉讼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专利诉讼行为的交易、掠夺、投资和防御四种模式,并进一步对四种模式的内涵、专利战略的运用、诉讼资源获取、资源集中程度、议价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企业专利诉讼模式与专利战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联性,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效解决专利纠纷冲突、预防专利诉讼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专利侵权诉讼为研究对象,通过以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来表征专利权人之间的诉讼关系,构建了专利侵权诉讼网络。以专利权利人在网络中的活跃程度和积极程度建立了专利侵权诉讼矩阵。并以近5年在美国IT领域发生专利侵权诉讼关系的21家企业为例,运用专利侵权诉讼网络和专利侵权诉讼矩阵综合分析,揭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实例显示该方法有助于企业对自己和竞争对手在市场地位方面的把握、对企业的商业战略规划具有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黎明 《科研管理》2021,42(12):135-144
    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就是激励创新,专利诉讼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专利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2000—2018年我国涉外发明专利民事案件为样本,构建动态效应模型,重点考察涉诉后不同规模被告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差异。研究发现:(1)涉外专利诉讼会提升我国被告企业的专利申请质量,而且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质量的改进效果更明显;(2)与专利申请质量变化不同,涉外专利诉讼发起后,小微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而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基本不受影响;(3)考虑创新能力异质性,小微企业涉诉后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倒U型增长关系。创新基础薄弱的小微企业涉诉后专利申请更活跃,但受限于经济效率影响,从诉讼后第五年开始,企业专利申请质量不再正向增长。  相似文献   

12.
张运生  赖流滨 《科研管理》2022,43(9):149-158
    专利联盟能否帮助联盟成员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基于联盟学习、合作竞争和社会网络理论,着眼于专利联盟网络,以2006—2018年MPEGLA管理的12个专利联盟成员为样本,通过14 454组配对,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专利联盟对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网络中心位置和技术相似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联盟与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强度呈正向关系,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和网络中心位置显著削弱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而技术相似性显著强化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本文拓展了专利联盟对联盟伙伴互动的影响路径,对于高技术企业有效利用专利联盟并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震  曹瑞丽  匡海波 《科研管理》2014,35(6):115-120
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相关专利诉讼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该领域复杂的专利诉讼关系进行量化解读,将能够更深入地揭示专利诉讼背后的企业竞争态势和战略意图。通过整理2010-2012年间该领域的专利诉讼事件构建了诉讼关系矩阵,并从可视化、凝聚子群、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漆苏 《科研管理》2014,35(11):139-145
从专利属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未来遭遇海外专利侵权诉讼的风险因素。以专利授权为分割点,将专利属性划分为品质属性和价值属性,运用权利要求数量、后向引用和专利家族三个变量描述专利品质属性,运用专利权维持、专利授权后审查、向前引用、专利权交易和专利权融资担保等变量来描述价值属性,进而分析专利品质属性、专利价值属性与专利侵权诉讼的关联;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涉案专利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未来发生侵权的可能性,不仅与专利授权时的品质属性相关,同时与授权后专利运行中形成的新的价值属性相关;上述属性上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市场上高风险专利,进而预测企业未来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实施专利清查和专利风险预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米尔  国伟  李海鹏 《科研管理》2016,37(6):127-133
近年来,专利诉讼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的格局。以智能手机产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揭示诉讼主体间的复杂关系,比较分析诉讼主体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诉讼主体的关键特征,并对诉讼主体进行类型划分。研究表明,诉讼主体在起诉频度、被诉频度和网络位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在领先企业和追赶企业以外,还存在两类被忽视的诉讼主体,主要为从事专利运营的专业机构;应对专利诉讼不但要重视传统的行业竞争者,而且要高度警惕以上非传统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o create a pat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replace the IPC or UPC system for conducting patent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The new approach is based on co-citation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for management of patents, which is based on either the IPC or UPC, is too general to meet the needs of specific industries. In addition, some patents are placed in incorrect categorie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R&D planning, technology positioning, patent strategy-making and technology forecasting.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a pat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at is adaptiv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fic industry. The analysis of this approa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Phase I selects appropriate databases to conduct patent searches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and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and then select basic patents. Phase II uses the co-cited frequency of the basic patent pairs to assess their similarity. Phase III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approach is to develop a pat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patent similarities to assist patent manager i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patents for a specific industr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ategories of technolog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 technology category.  相似文献   

17.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8.
肖冰  肖尤丹  许可 《科研管理》2006,40(12):172-181
以专利侵权诉讼为代表的司法活动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合法性的判断,实现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规范与引导。与此同时,面对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所引发的新社会关系与社会需求,司法活动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式克服法律规范性的滞后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因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于规范企业创新活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Royalties, evolving patent rights, and the value of innov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value of an innovation to the innovator can change over time, especially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legal protection (such as patent rights) afforded the innovator. A proven-valid-and-infringed patent is a more valuable economic commodity than is an untested patent. The increase in value can be estimated using the success rate of patent lawsuits. Using a database of the outcomes of U.S. patent litigation, we find that plaintiffs win patent litigation some 45% of the time at the trial court level. This has implications both for patent damages awards and for the incentives to innovate.  相似文献   

20.
以2010—2020年我国1 516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竞争的“意识-动机-能力”框架,将专利战略分为专有专利战略、防御专利战略和杠杆专利战略3种,探讨不同专利战略所导致的专利诉讼风险差异,同时考察焦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地方司法保护及政治联系3种外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竞争对手的意识、动机和能力调节其专利诉讼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防御和杠杆专利战略,实施专有专利战略的企业会面临更高的专利诉讼风险;市场竞争强度加强了焦点企业专有专利战略与其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之间的关系,而焦点企业所处的地区地方司法保护及其政治联系则会削弱上述关系;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够增强竞争对手对焦点企业专有专利战略带来的竞争与威胁的意识,促使竞争对手针对竞争信号发起专利诉讼。因此,企业要灵活选择专利战略以降低所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特别是实施专有专利战略时需要提前做好应对专利诉讼的预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