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健 《今日教育》2007,(1S):59-59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基斯·索耶博士在《创造力:人类创新的科学》中指出:人人都有创新素质,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并且同样需要为之不懈努力。许多人都说自己缺乏创造力,所…  相似文献   

3.
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态度对青少年是否吸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父母重视对子女的反吸烟教育将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吸烟的人数。萨金特博士和他的助手在1996年对4至11年级的372名从未吸过香烟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当中有59%的人说父母反对他们吸烟,41%的人说父母对他们是否吸烟并不在意。两年后的情况表明,前一部分人中只有19%成为烟民,而后一部分人中却有27%成为烟民。萨金特说,尽管青少年往往对家长的教育会产生逆反心理,但家长不应因此而放松对子女的教育。调查显示:父母教育可减小子女吸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不少父母似乎对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信心不足,对未来的教育结果也不抱乐观态度。1999年笔者参与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1/4家长直言自己家庭教育是失败的,1/2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能说已经失败,但也说不上成功”,只有1/4家长表示自己教育子女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     
★广州市城调队“暑期青少年教育状况”专项调查显示:接受访问的家长中,41.0%安排自己的子女在暑假期间参加课外辅导或者兴趣班等暑期教育。对于子女暑假期间的安排,73.0%的受访家长表示希望他们学习和放松相结合,20.0%希望子女以学习为主,只有7%希望子女以消遣放松为主。家长为子女报读暑期教育班平均花费了522元,其中花费在200元或以下的占了16.7%,花费201元-500元的有33.3%,花费501-1000元的有50.0%。★美兰德信息公司今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8个城市700余名14岁~24岁的城市青少年开展调查。调查显示,66.8…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德育》2020,(2):78-78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课题组联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出炉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因学习成绩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明显下降,焦点集中在亲子沟通、互动、相处方面,约50%的中学生不再或极少与父母沟通,父母打骂孩子的数量明显提高。45%的孩子表示,当自己问一些问题时,家长不会乐于回答;48%的孩子表示,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快乐时光;73%的孩子认为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最接近保姆或教官;88%的家长坦言,与孩子交流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爱与快乐     
记得北京市曾对3000名中学生进行民意测验,测验显示:23.99%的青少年“爱父母”,6.6%的青少年“害怕父母”,13.13%的青少年“讨厌父母”,56.28%的青少年“痛恨父母”。这一数据实在令人震惊,让人痛心。我是多么地希望多年以后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再做类似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的应该是100%的青少年爱父母。下面,我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的烙印我想应该是永远、永远的。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种过度化倾向。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提法不合时宜,然而现实有时确与人们的美好愿望不符。据《中国妇女》杂志一篇署名文章,在对231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有34%的学生认为父母双亲对他们“关心过度”,使他们“受不了”。有66%的青少年自述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交友、娱乐方式、作息制度以至电视内容等方面采取了过多的监督、限制和约束。这就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病态教育态度和行为:关心过度,教育过度,并由此导致家长与子女之间关系淡漠、紧张甚至冲突。有一个调查数据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对中日美三  相似文献   

9.
爱与快乐     
记得北京市曾对3000名中学生进行民意测验,测验显示:23.99%的青少年“爱父母”,6.6%的青少年“害怕父母”,13.13%的青少年“讨厌父母”,56.28%的青少年“痛恨父母”。这一数据实在令人震惊,让人痛心。我是多么地希望多年以后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再做类似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的应该是100%的青少年爱父母。下面,我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的烙印我想应该是永远、永远的。  相似文献   

10.
“家长”的含义就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是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现代教育相悖。因此我呼吁: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家长这一称呼和“家长制”密不可分。《辞海》说:家长制是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在家长制家庭里,家长握有经济大权,居于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运。众所周知,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根深蒂固。媒体频频报道的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恶劣行为所致。在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中业内人  相似文献   

11.
采访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采访方式:在亲子座谈会上随机采访采访对象:5位家长和6名中小学生采访时间:2005年9月6日“我的地盘我作主”是某品牌通讯产品的广告词。这一通讯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是青少年,很显然这一广告词也是很有针对性的。目前,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在逐年增加,其中导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这么一项触目惊心的少年儿童心理调查。调查显示:中国78%的孩子感到不开心。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作业多、不让看电视、不准上网、愿望难实现、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等等。不难看出,造成孩子不快乐的“罪魁祸首”,大多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们不快乐,有63%的孩子不愿求助于父母,因为他们认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国内,亲子共读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重视,许多父母也反映,亲子共读对于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对孩子阅读情况的观察,有32.0%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陪孩子一起读",有35.9%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读给孩子听",而表示孩子喜欢自主阅读的  相似文献   

15.
不少父母似乎对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信心不足,对未来的教育结果也不抱乐观态度。1999年笔参与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1/4家长直言自己家庭教育是失败的,1/2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能说已经失败,但也说不上成功”,只有1/4家长表示自己教育子女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仲青 《家教指南》2004,(1):21-22
“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青少年总数的100%,在城乡网吧人群中青少已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这是浙江省最近对该省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后得到的结果。这份由浙江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浙江省委实施的调查,涉及浙江多个市县的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家庭和网吧,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社会青年、教师、家长。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和37.7%的青年上网…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4,(7):32-32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有九成广州青少年对与父母的关系满意或非常满意,明显高于香港。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与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对穗港两地1004名初一至韧三学生的调查显示,广州青少年对与母亲的关系“满意”、“十分满意”比例达到93.6%,对与父亲的关系满意度为89.0%;香港青少年对与母亲关系“满意”、“十分满意”比例达90%,对父亲满意度为77.5%,可见,两地青少年与母亲的关系较与父亲的关系满意,广州青少年对与父母的关系满意程度均高于香港青少年。调查显示,许多父母忽视与子女沟通,使亲子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龚杰 《上海教育》2022,(17):38-40
<正>据2020年的调查显示,近80%的德国人将家庭放在他们心中的第一位,并有超过90%的德国家庭认为当前的生活十分幸福。德国人民对于家庭的普遍重视使得德国政府将家庭服务写入联邦宪法与社会保障法律,并在联邦层面设立了专门的家庭、老人、妇女与青少年部(以下简称“联邦家庭部”)。该部从父母、幼儿及青少年权益保障、数字媒体能力培养、社会包容与救济等多方面建立起全方位的家庭及家庭教育支持体系。联邦家庭部认为,父母越早获得家庭教育外在支持意味着孩子的受教育机会越公平,由此开展了长达十年的“父母机会”计划,这是德国联邦家庭部支持家庭教育的代表性举措。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06,(4X):20-20
现在,不少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性教育”,而有多少父母会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上心?平时,您会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吗?为此,我们对杭州其幼教中心的儿童家长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赞成分性别教育的家长高达92%,认为不想把女儿培养成男性他的达86%,认为要注意培养儿子男性化性格的为90%.可见,在一般家长的观念中,还是有着明确的“男女鸿沟”。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以下几位父母的经验吧。[编按]  相似文献   

20.
王极盛教授从去年9月开始对1999年考入北大、清华的60余名文、理科状元进行了家教调查。调查显示,状元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是温暖理解民主型的。其具体的家教特点如下: 父母文化虽低但有人格力量做人教育是家教核心。孩子人格的好坏,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人格力量是潜移默化地通过模仿、暗示和感染的机制而影响、传递给孩子的。60名状元中许多人坦言,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