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银行加大了对金融新闻的重视力度,有的还建起了自己的写作队伍,以期通过给媒体提供新闻,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本单位的业务和经营方式,从而树立其形象。但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各银行部门的来稿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在金融新闻写作上定位不准,造成稿件内容概念化。 应景式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根据银行部门的一些活动写成。例如,上街宣传反假币、哪家营业部又开张等等。 表扬式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是写优质服务方面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景色是媚人的.当一个画家夹着画夹来到百花盛开的园林,他总想从最好的角度,以动人的笔触精心地把它描画下来,才不负这大好的春光.三中全会以后,文艺园地结束了严寒的冬天,文艺报道就必须以传神的笔,告诉读者春的消息.文艺新闻的报道面是很广的,包括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各方面,要报道的东西也很多.有会议新闻、动态新闻、演出活动.这里就《解放日报》上的一些演出活动的报道,作一点分析.(一)文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的写作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这是广播新闻的基本组成部分。学写广播新闻,必须弄清这些部分的特点及写作要求。一、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它用主要的、新鲜的新闻事实,简明生动的语言,概述新闻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王式林 《新闻窗》2011,(1):92-93
社会新闻.是指对那些体现人们伦理道德关系的社会风气、社会风貌、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轶事的报告。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相比,更具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育人情味。总之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可读性、可视性受到读者的亲睐及媒体的重视。从社会新闻的定义看,它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报道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从表面上看,社会新闻是一种“软新闻”,但真正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实际七足“软中有硬”的。社会新闻的专业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贾学清 《新闻界》2007,(3):126-126,121
随着社会娱乐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也迅速提高。具有浓郁城市特色的早报、晚报、生活报等,更是把社会新闻作为重要的看点、卖点。但是,由于社会新闻报道面广,写作者的职业修养、写作能力千差万别,当下的社会新闻写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混乱现象,极大地损害了这一蓬勃生长的新闻文体的声誉。从新闻文体学的角度探讨社会新闻的写作要素,进一步认识社会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趣味性,掌握导语制作、语言锤炼技巧,对提高社会新闻的文体品位,使社会新闻拥有更大的读者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全国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纷纷看好“社会生活”这块宝地的时候,便形成了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和政治新闻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社会新闻的写作实践和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新闻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社会新闻是以报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为题材,以反映社会风范、思想道德为宗旨,具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社会新闻的核心是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它对人具有教化作用。一篇好的社会新闻不但能够吸引读者,还能唤醒公民的社会、道德意识。《新晚报》1993年5月报道了一篇《小光宇露宿街头遭阉割》的文章,文章见报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仅一天之内,编辑部就接到近百位读者打来的电话,纷  相似文献   

8.
经济性的社会新闻,是一种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相嫁接而形成的新闻品种.经济新闻显著的特点是对现实的生产活动起直接的指导作用,而社会新闻显著的特点是贴近生活.显然,将两者融为一体,新闻就会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以揭露问题的新闻来吸引读者,还是靠正面引导来打动读者?这是目前报人经常谈论的话题。 平时,报友相遇,总爱谈及报纸的可读性问题,有时还免不了将周边地区的几张报纸横加评论一番。有人赞扬上海的几张报纸办得好,有看头。理由是他们的新闻力度深,可读性强。有人则更具体地讲,上海的《新  相似文献   

10.
导语的类型有许多种分法。从大的方面讲,有以下几种分类。如同新闻有硬软之分,导语也可以分为硬软两大类。硬导语适用于动态新闻,它一般概括介绍稿件中最为重要的事实。硬导语必须精练,因为松散、臃肿的导语难以吸引读者。软导语适用于特写类稿件,它通常运用别出心  相似文献   

11.
传说古代有两位好友,多年不见,偶遇街头,畅叙契阔,从分手直至重逢。此时,某甲对某乙说,“适才路过尊府,见火光烛天,人声鼎沸,莫非有祝融之灾?”某乙闻言顿足捶胸道:“胡不早言!”遂仓惶飞奔而去。或曰:这则故事同新闻导语何干?答曰:大有关系。如果某甲懂得导语写作的道理,便会一见面即对某乙说,“君家起火,速往救之!”而不至于闹出上述的笑话了。其实,按人之常情,任何人在上述情况下都会首先报警而不会侈言其他。这则笑话不过是劝人不要过于迂腐罢了。由此看来,新闻导语必须包含最新最重要的事实,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本身的客观规律,绝非好事者的奇想。西方新闻记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导语的写作。纽约大学教授斯蒂芬斯说:“由于读者极少把  相似文献   

12.
13.
所谓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 经济新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除了具备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所谓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不论广播、报纸、电视,经济报道都是各个新闻传媒的重头戏,对于经济生活,每个传媒都无法回避,对于经济新闻,每个传媒也不会轻视。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政治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受众对改革介入度的增强,受众越来越多地批评我们的经济报道“不贴肉,不解渴”,我们记者自己也感到这样的报道“没份量,没看头”。恰在此时,一些传媒经过不懈的摸索纷纷推出一种介于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之间的新闻样式——姑且称之为“社会经济新闻”,它兼有社会新闻的可看性、贴近性和经济新闻的深度、广度,为传媒吹来一股清风,也获得了受众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善于动静转换和结合也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说记者工作是一个“动”的职业,大体上是不错的。他的工作内容天天在动,总是去追求“新”和“闻”;他的工作地点也是在“动”的,东奔西跑,忽上忽下;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在“动”的,有时可有帝王般的享受,有时要过叫化子的生活;他的时间上的要求也是在“动”的,有时急如星火,有时可悠哉悠哉;有时在嘈杂的现场要“立马可待”,有时可“躲进书  相似文献   

17.
新闻写作是记者的脑力劳动。新闻记者是人,人在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特别是从事脑力活动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健全的心理状态是搞好新闻写作的重要条件。尽管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在新闻学界,在心理学界,人们还没有把新闻心理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来加以研究,对新闻写作的心理研究则是更加的不够了。  相似文献   

18.
黎值在《社会新闻之我见》一文中指出,社会新闻并非是区别于正规的政治、经济、外事、科技、文化等新闻的一个独特的、几乎包罗万象的新闻品种,而是以社会各阶层的人、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等)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搞清这一点,既可使我们集中力量报道好我们的社会及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道德风尚、精神面貌,又可防止一味追求珍闻、奇闻。怎样写好社会新闻,黎文认为应注意几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有关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社会生活、社会知识、社会趣闻等方面的报道,通称为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有其固有的新奇性、趣味性、知识性、震撼性、感染性等特点。它是新闻大家庭中独具特色的一员。它既有新闻用事实说话,记录现实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场新闻的形式早已有之,大力推崇、蓬勃兴起当数1990年10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首届现场短新闻竞赛以来。提倡多写现场新闻,有利于改进报纸的文风和作者的采访作风。现场新闻有以下4个特色:一是时效性强,二是现场感强,三是写法灵活、精采,四是短小精悍。现场新闻的写作也容易出现一些毛病,如内容不够,描写来凑;新闻价值不高,读后令人感到小题大作,有些新闻题材本不宜用现场新闻的形式表达,却故作姿态,穿鞋戴帽,结果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怎样写好现场新闻?这里谈点粗浅看法。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一是重要新闻,而非“明日黄花”。提笔之前先得斟酌一下这件事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