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本文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例,从开展数学活动、一题多变、一题 多解、练习设计等方面来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数学教 学中的作用,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多种途径 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在解析几何解题教学中必须特别加以训练的. 一、训练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可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训练,这类问题不难从解几练习中找到. 例如,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C.W(Guilfoid)指出: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吉尔福特把它定义为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的实质是:创新——找出事物间的新关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求异——对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去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勇于立异的发散性思维,是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一、一题多问通过一个题设、多个题断的典型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多向练习,展开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的练习形式,不仅可以逐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类题的  相似文献   

5.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论述了与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思维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本文浅谈在小学数学解题练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其思维能力。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固执成见,不只习惯于一般程序,善于发散思维,随机应变。在数学练习中,“一题多解”已普遍被认为是拓宽思路,发展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下面这道题就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在植树节那天,四年级两个班需植树108棵,按班级人数比例,四(1)班应植4份,四(2)班应植5份,两班各应植多少棵?对于这道题可从不…  相似文献   

7.
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是发散性思维.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即通过加强双基教学、一题多解的教学、一题多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思维.它往往以某一问题为发散源,从多角度去深入思考、联想问题,通过广泛搜集与发散源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达到解决问题和升华思维的目的.它既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也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而是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题多变”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一、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来诱导学生思维发散,从而达到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非常重要,要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多种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武明丽 《成才之路》2014,(19):82-82
在一次"统计和可能性"的单元测试卷中,发现学生的思维已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问、根据算式补充条件等四个方面,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方面特征出发,结合例题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诸方面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强化,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题多变”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由点到面引出很多知识点,提高练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固定模式,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方式。一、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指每一组题中,每道题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条件或问  相似文献   

15.
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教学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鉴此,笔者以为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意识的好方法,以下就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一题多解,激活发散思维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发散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或多向性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进行多侧面理解,多方面思考,通过联想、比较、归纳,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智力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多角度、多层面加强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或者设计一些训练题,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优解,引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想像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汉译英练习中,鼓励学生一句多译,“他气得说不出话”译文有:A.He was too angry to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归纳、分类、类比、动态看图、构图、发散思维、错中取经、编题练习等诸方面来说明在解题教学中如何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者是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集中思维的训练,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本学期,我特别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做法是:一、认真设计发散性的练习。例如,学习并掌握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后,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编题练习:看线段图编应用题、看式子编应用题、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重编应用题等。另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①给出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最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可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常常把习的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看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也常常出现一种忽视收敛性思维的情况.我认为,在以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选择性的训练,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机敏性,训练他们的收敛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我在教学中,以典型习题的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注重收敛性思维的训练.比如,在讲完“二元二次方程组”后,选择了155页13题中的15小题作为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