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丹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26-135
整合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转移和嵌入性视角,探究企业间知识兼容性对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作用机理,利用239份来自我国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检验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间知识兼容性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2)元素和架构知识转移完全中介于企业间知识兼容性与企业知识创造绩效之间.(3)经济型关系质量正向调节企业间知识兼容性与元素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且经济型关系质量越强,企业间知识兼容性越通过元素知识转移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指导合作创新参与企业发挥企业间知识和关系对自身知识创造的促发作用,借助企业间不同结构的知识转移,加速自身向知识创造型企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结构的R&D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则,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企业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R&D是企业知识的主要来源,从知识结构视角将R&D投入分为获得显性知识投入、实物投入及获得隐性知识投入、人力资本投资及人力资本存量,结合企业与外部企业知识交流提出了R&D获得显性知识投入和获得隐性知识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对154家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实证分析,发现显性知识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影响及臆性知识对创新绩效的贡献,揭示了目前企业以快速占领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织冗余视角研究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企业组织冗余有效利用的现实问题,而且在微观层次上有助于加强中国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能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在宏观层次上可为创建创新型国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与依据.回顾了组织冗余与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关系的研究,揭示了组织冗余能够通过影响知识转移主体特征、转移知识属性、知识转移情境以及知识转移方式等要素作用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成效.文献回顾表明,不同形式的组织冗余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具有不同的影响机理和影响强度,而不同强度的组织冗余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则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即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在评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合作技术创新中,企业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对关系结构、关系质量与知识转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分别选取特定水平的关系结构与关系质量时,弱联结强度、好的关系质量组合更有利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这一发现丰富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理论,为企业间知识转移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3):40-44
聚焦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研究了企业间知识转移对知识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索企业知识库的中介作用,并引入企业间竞争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51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助于知识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间知识转移既有助于知识接收企业知识宽度的提升,也有助于知识深度的提升。知识接收企业知识宽度在企业间知识转移和突变式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间竞争在企业间知识转移与知识接收企业知识宽度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存量是研究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的全新视角,是对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深化。通过构建知识存量模型来研究知识存量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发现知识存量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成长质的体现。企业的成长速度受到企业知识存量和流量两方面的影响。增加知识存量、维持企业知识系统的活力是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要求。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企业知识存量的原因和对知识进行分类,从知识活动的流程和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增加企业知识存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分析联盟内部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对各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探讨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化和扩散的特点及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演化仿真模型。最后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Blanche模拟了联盟内部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新技术,解决自身技术难题的过程,并对企业间技术交流活动中的知识转移状态进行了仿真描述。  相似文献   

8.
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知识结构是剖析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调节的全新视角,是对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深化。在知识结构演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中,知识存量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企业内外部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企业成长的真正机理。文章还认为增加知识存量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流动自由度以及选择好产业领域,是促进我国企业快速持续成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联盟网络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影响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考察了联盟网络企业中的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分析了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路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家联盟网络企业知识转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所获有效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的中介效应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组织学习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出发,首先讨论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外部知识获取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同时从企业文化特征的视角考虑了知识共享和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本文认为,企业的内部知识共享与外部知识转移都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它们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并促进着企业的产品创新,而企业不同的文化特征与企业的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获取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知识系统的协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时代,区域知识系统之间的协同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从企业知识与产品关系研究出发.对区域知识系统的协同条件、协同动力与协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企业间知识结构性互补是协同的必要条件.协同效益主要表现为知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知识编程程度、非贸易依赖和地理临近都会影响协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知识的共享程度是获得知识效益的重要因素,实现知识共享首先必需知识标准化,本文在分析知识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管理方法-平衡积分卡,提出了基于平衡积分卡的企业知识结构体系,为企业中及企业间知识创新及知识共享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洪斌 《科研管理》2016,37(4):9-15
结构洞对企业产品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尚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引入知识搜索和知识转移理论,本文提出并实证检验了结构洞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结构洞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知识搜索和知识转移都有助于企业产品创新,但结构洞有利于知识搜索却不利于知识转移;结构洞对知识搜索和转移的这种不同影响是形成结构洞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倒U型关系的原因。研究结论为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结构洞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转移的创新扩散效应——基于服务创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服务创新扩散的实质——隐性知识的转移视角出发,构建服务创新扩散的基本模型,分析创新扩散过程对研发后动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散效应会受到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和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如果研发后动企业的隐性知识存量相对过低,企业模仿创新的成本要大于收益;研发后动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限度达到最低标准后,研发先动企业隐性知识存量的增加会提升研发后动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率,但两类企业的的创新产出差距仍然会拉大;如果仅以模仿和跟随为创新手段,研发后动企业的创新产出永远不及研发先动企业。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分析知识概念、知识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企业知识结构模型,并设计企业知识结构作用机理、知识流动(共享)等模型,分析知识结构作用机理,指导企业从知识存量和增量、人力资源流动、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合作模式、信任对农业企业及农户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亚男 《科研管理》2014,35(9):123-130
本文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现象进行研究,探寻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合作模式对农业龙头企业知识转移意愿及农户学习意愿产生的影响。运用大规模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采用的合作模式越紧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转移意愿越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信任关系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转移意愿和农户学习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知识距离作为制度距离一个新近被关注的维度,是影响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试图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战略性资产以提升创新能力的中国企业而言。但已有研究却并未就知识距离与企业海外并购创新绩效的关系达成一致结论。基于知识距离的产生源头—国家制度中的国家创新系统这一视角,结合中国企业实践的新特征,采用制度理论视角,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使用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家间知识距离对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地,考察了企业技术知识结构(即技术多元化和技术专业化程度)和知识存量(即吸收能力)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并购企业的技术多元化程度会加深该负向影响,而其技术专业化程度和吸收能力则能减弱该影响。同时,知识距离与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内存在异质性: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知识距离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行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重点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影响,最后给出企业知识转移效率提升的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发送企业知识存量、接收企业知识存量以及转移知识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速率不断提高;转移关系网络密度和双循环政策支持力度对知识转移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过高或过低的转移媒介均会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旭梅  陈伟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65-1874
 以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为视角,构建了信任、关系承诺、知识交易与合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256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对关系承诺、知识交易与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承诺对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对知识交易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交易对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告诉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供应链企业间高水平信任与关系承诺的建立,而且要通过加强知识交易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与转移,从而实现供应链合作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斌 《情报科学》2012,(1):90-94
从知识网络理论、知识转移理论和创新绩效理论的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伙伴关系与知识转移机制的企业创新绩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和逐步回归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知识转移过程机制在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有中介作用。同时,在网络界面治理的干涉作用下,网络伙伴关系与知识转移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