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郑观应在戊戌政变后对待梁启超的态度,多为史家齿冷,或谓绝情断义、落井下石。但仔细考察,存疑甚多,不可不辨。关于郑观应密告梁启超行踪,欲置之于死地、或客观上会置之于死地说纯属误解。此说源于郑观应1898年9月22日致盛宣怀密函:“敬密肃者,顷闻梁卓如扮日装到沪,想小田切总领事必知确否,今相见可询之。不可谈闻于何人。至祷。……阅后付丙。”有人据此推断盛宣怀曾向消息灵通的郑观应探询过康有为、梁启超所在,而郑观应知道盛宣怀负有逮捕康有  相似文献   

2.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改革思想家,他以世界的眼光审视中西化,把两种化置于平等地位,他对中西两种化的态度,总的倾向是中西融合而不是中西冲突和对抗。他认为西方化“由外而归中”,与中国化相融合可生成一种“本末具、虚实备、理与数合、物与理融”的新化。郑观应的“仿泰西,复三代之法”重点在于引进西方化,因为西法是具体而详实可行的,在代之法是遥远而含糊的。可以说,郑观应对西方化持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吸取的积极态度。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西学东渐的先驱区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太平天国曾爆发一次严重的内讧。它涉及面甚广,自天王以下几乎主要的政治、军事力量都被卷入进去,以杀杨秀清开始,至诛韦昌辉和秦日纲告终。翌年(1857年)又发生石达开率10万精兵出走天京之余波,此即著名的“天京内乱”。值得玩味的是,引起这场内乱的起因,却缘于事前究竟有无所谓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史学界众说纷纭,结论各异,成为史学研究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费困难,汉阳铁厂不得不招商承办。盛宣怀接办之后即请经营洋务企业的干才郑观应任铁厂总办。郑观应到任后,对铁厂的焦炭来源、技术人才和钢铁销路等关键问题逐一设法解决,使铁厂在他不到14个月的总办任期内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但恶劣的环境使郑观应不得不辞去铁厂总办之职,这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在封建主义政治体制之下得不到正常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教育技术界,有一桩历史公案,它绵延30年,至今余波未平,影响犹在;它牵涉了几代教育技术学者,众多名家大腕卷入其中。它就是著名的"学媒关系之争"。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大举进入教育领域,人们热切期盼这个新媒体的出现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引发一场教育变革。但就在此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与技术系主任理查德?克拉克却发出了一个"刺耳"的声音——"媒体永远都不会影响学习"。正是这一声掀开了"学媒关系之争"的大幕。  相似文献   

6.
一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三个文学上声名赫赫的人物曾进行过一场“天人关系”的论争。这场颇为一些现代学者瞩目的论争,过去的史家少有记载。然而看过柳宗元的《天说》、刘禹锡的《天论》以及柳宗元的《答  相似文献   

7.
冯惟敏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散曲大家,在段顾言巡按山东时,他曾被捕至省城。关于这桩公案,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公案发生的主要原因应是段顾言为官不仁,滥用权力,打压冯惟敏言论所致;至于地产与逋赋之说,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在公案的发生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另外,由这个公案和有限的文献史料来看,段顾言为官时政绩不显,不是一个济世忧民的良吏,他与当时的权相严嵩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郑观应(1842—1923)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又号杞忧生、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父亲是一个“设帐授徒”的私塾老师,郑观应说自己:“惟是庭训凤承,不敢自弃”。(《救时揭要》序)又说:“幼猎书史,长业贸迁,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盛世危言·自序》)可见他很热爱祖国,对中西学问都是很有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继承了传统的“立君为民”思想,认为要改变当时君民相隔、民隐不达的状况,必须“力为图治,亟行教养”。他一方面把传统的的儒家伦理纲常作为重要的民众教化内容,希望改变“教养失道”的局面,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近代教育,把学校教育和女子教育作为民众教化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郑观应是晚清“商战”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商战”思想的要旨就是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实现富强救国。本文拟就郑观应“商战”思想中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观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11.
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郑观应又名官应,号陶斋,广东香山县人。大约1842年左右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官僚家庭。据说他“少倜傥有奇志,尚气节。庚申(1860)之变,目击时艰,遂弃举业,学西人语言文字,隐于商。”(见“盛世危言”彭序,光绪二十四年图书集成局版。以下凡单注篇名者均见该书).所谓“隐于商”,就是“总理宝顺及太古轮船公司事务。嗣又与洋人创办公正轮船公司及各口揽(?)行三十余(?)”(商务)。也就是说,当了买办,是个买办性很强的商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者郑观应非常重视我国的电报事业。他不仅很早就向人们介绍了电报的功用、原理,而且提出了在中国兴办电报的具体设想。他还积极参加了中国早期创办电报的实践活动,为中国近代电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日益严重,而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为拯救民族危亡,郑观应从诸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加强国防即其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加强国防的构想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为清末的军事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郑观应富强救国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1842—1921)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积极鼓吹君主立宪,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并且身体力行,成为我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家之一。他的鸿篇巨制《盛世危言》(1894)集中表达了他的启蒙思想。这部内容广博、立论新颖的著作,堪称19世纪下半叶的一部百科全书,当时曾“震动朝野”。据统计,此书的发行版本在19世纪末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5.
妇女观是郑氏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妇女观是解放的,包括妇女身体解放、精神解放和人格的解放诸方面,具有积极而伟大的意义;同时,其妇女观也有保守的一面,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郑观应边防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清末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边防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晚清社会上层阶级边防思想的反映,并对清季乃至民国时期的边防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我国东部沿海边患加剧,边塞诗创作重心逐渐转向万里海疆,当时不少诗人投身海疆边塞诗创作,郑观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位。由于郑观应首先是启蒙思想家,又是实业家,故其诗歌成就向未受到世人重视。郑观应以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的海疆边塞诗反映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愤意识和迫切的变法要求,为当时诗坛增加了光彩,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实业经营家、教育家和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人物,郑观应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为挽救中国,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救国思想,对中国当今的企业管理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人移民海外由来已久。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劳工契约的产生,海外雇佣费用低廉而又勤恳的华工渐成风气,特别是美国内战结束以后,美洲地区的奴隶贸易不再合法,殖民主义者将目光转向东方,尤其是人口众多而又无地可种的中国人民。他们在澳门等地设立猪仔馆进行拐买华工的勾当。文章就容闳与郑观应对猪仔贸易的关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