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解释学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教育通过理解培育人的精神,形成人的整体发展。教育者应通过对学生前经验、课程等的理解建构教育意义并使之与受教育者的精神发生关联,进而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因此,理解是学生真正与教育发生意义关联的方式,理解扩展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特定的语境下,名词通常会发生词类转变并产生意义转变。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理论,对古汉语中人体器官名词"足"在动化及意义转变方面进行认知分析,为"足"字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提供认知依据。  相似文献   

3.
"着"的范畴意义是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持续的体标记,它的功能意义是可以和持续性动词组合。"本、朝、依"等单音节词不是持续性动词,验证标准是后面不能跟"了+时量宾语",因此跟在它们后面的"着"就不是体标记,而是无意义成分,在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影响下,后附有意义的"本、朝、依"等完成词汇化,"着"就相应变成了词内成分。  相似文献   

4.
温翠玲 《考试周刊》2012,(38):96-97
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遇到否定句。英语中基本的否定词是"not",但是否出现"not"的句子都表达否定意义,不出现"not"的句子就不包含否定意思呢?在英语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例如下面这句话,"It didn’t rain until my classmate came."有学生理解为"我同学都来了,天还没下雨";  相似文献   

5.
《雷雨》文本作为一个大的符号系统,有着特定的指称意义。"雷"是这个大的符号系统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语符在文本中大量出现,它所指称的意义极为丰富。运用结构主义语符学理论去探析"雷"这一语符所指称的意义是什么,将有利于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雷雨》并阐述《雷雨》文本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替代父母关系"是当代现象学派代表人物范梅南提出的新型教育概念,也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学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替代父母关系"的提出有其特殊的背景,而教师成为"替代父母"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替代父母关系"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方方言中,有不少"X头巴脑"这类模式的语词,例如:蔫头巴脑、熟头巴脑、呆头巴脑、土头巴脑、昏头巴脑、猴头巴脑、零头巴脑、虚头巴脑等。这些语词中的"巴"字,都与这些语词中的第一个字的意义完全相同:"蔫头巴脑"中的"巴"与"蔫"的意义相同,"蔫头巴脑"就是蔫头蔫脑;熟头巴脑中的"巴"与"熟"的意义相同,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意向性"理论通过对意识主客体共生互现关系的强调,为理解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文本与读者一方面在自身实现中呈现对方;另一方面共同呈现出作品既丰富又有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用在动词后主要有趋向、结果和状态三种意义,用在形容词后则仅有状态意义一种。与复合趋向动词"起来"相对的"起去"一词应该是存在的,能单说也能充当趋向补语,但是,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起去"一词已经基本消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理解”的阅读理解,是提倡阅读要重视基础,重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意.将“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的发现落实到阅读文学作品中去,或理解语句的背景意义,或理解语句的目的意义,或理解语句的象征意义,或理解语句的联想意义,而且意义所在不同,理解思维方法有别,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观照.  相似文献   

11.
"言意之辨"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认识论问题。择其有代表性的几种学说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利于传统中国哲学经典文本的真意领会,而且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理解人的现实世界,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具有认识论、方法论、哲学解释学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使用论"关系到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的理解关系到语言的各个分相研究。本文从"语义分割"和"使用论"两个角度解释汉语"吃"的意义,并以对"吃"的意义解释为例,讨论"词的意义即其使用条件"这一语言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何利娟 《考试周刊》2010,(29):111-111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性,并不是任何一个词汇都可以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一个与其完全对等的词汇,这就需要学习者理解该词汇的本身意义甚至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发展。汉语"故事"一词,在法语中就有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要研究抽象的词必须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本文把汉语交际和一些作品中出现的"意义"一词进行替换,从语用角度对不同语言环境里"意义"一词进行研究,以此来发掘汉语词汇自身的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教学目标】1.借助直尺,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2.在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中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量词是名词的范畴化装置。"桩"具有"稳固"、"不易动"的内涵意义,此内涵意义与名词"义"、"事"的特征是吻合的。基于这一相似性,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可以把二者划入同一范畴,并把"桩"用作对"义"、"事"等名词进行范畴化的装置。近代汉语中,能与"桩"组配的名词非常之多,从"桩"的内涵意义出发,均可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毕竟"出现的语义结构入手,探讨"毕竟"的深层语义模式,总结出"毕竟"的语法意义是:"申明、突出某一不可否认的事件(性质、特点、事实)。在说话人看来,这一事件(性质、特点、事实)在当前语境非常重要,事实上对某一结果产生决定性作用。其他相关事件的存在影响不了该事件(性质、特点、事实)的决定性作用。"并从此语法意义出发,分析了"毕竟"句的三个语义成分。  相似文献   

18.
惠帅 《天中学刊》2014,(5):48-51
对"一件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向来有诸种回答,如作者意图、读者理解、文本自身等,而这些回答显然都有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理解以及对作品的存在及其意义时间性的探析,我们看到了这个文学作品意义的问题本身所具有的不合理性,进而从文学作品意义"到时"角度看到了以上诸种回答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揭示了作品意义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19.
杨德志 《教学月刊》2011,(12):57-59
"理解性学习"是学习者运用原有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下进行个体心智运作和社会文化中介的交互的意义建构,并不断获得理解的探索和发展过程。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世纪之交的《人是如何学习》总结报告中提出七个理解性学习的原则:一是围绕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形成结构;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理解;  相似文献   

20.
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对此记载的理解历来争议不断,大致可分为审美与政治这两种解读方式。这些解读忽视了"肉"、"齐人称之"这两处文本的重要性,故而各执一词,没有做到全面透彻地理会此段文字、进而理解闻《韶》言行的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