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我们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如何与文本对话呢?一、品读感悟语境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立足课堂 ,构建口语交际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因此 ,应充分利用课文的优势 ,构建口语交际模式的阅读课。经过探索 ,我总结了以说为主线的模式 :1 先看后说。教材中 ,每一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都配有插图 ,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动教材 ,有了认真细致的观察 ,才能有正确的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交际活动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及抓住事物本质的习惯。2 朗读仿说。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训练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读 ,特别是“对话”…  相似文献   

3.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讲述了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 ,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 ,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 ,而在小张衡天真烂漫的求知故事里 ,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成才之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提出 :“要让学生做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因此 ,…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起步迟,坡度大,质量低的实际,上犹县教研室于1985年开始进行“小学作文早起步”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是“培养观察能力,加强说话训练,作文从早起步。”该项实验的特点是:改中年级起步作文为作文从低年级起步,改从形式入手为从内容入手,改重写轻说为说写训练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主要做法是:一、指导学生观察,获取作文内容。如利用课文插图,训练观察方法;观察简单景物,掌握观察程序;观察动物植物,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规察一件简单事情的经过,逐步养成观察习惯,随时留心身边的事物,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二、循序渐进练说话,发展思缑与语言。先从对话练起,逐步向“独白”过渡。如观察一幅画或一段表演,“自言自语”一番,再讲给同桌或全班同学听;或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17课《饲养员赵大叔》,是一篇记叙文。它居第四组课文的首位,属于讲读课文。这组课文的“读写例话”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根据文章体裁、课文类型和“基础训练”第五题的习作要求,教师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放风筝》和《桥》是看图学文,《珊瑚》是讲读课文,《海龟下蛋》是阅读课文.教学这一组课文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加强字、词、句、段的训练.五册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观察”、“抓重点”“抓特点”、“顺序’,观察训练是其他三项训练的前提.两篇看图学文,图和文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图画用线条和色彩构成形象表现事物,课文用语言叙述描写事物.可以一边看图一边学文,也可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分析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指导学生看图学文的重要内容。教看图学文《秋天》时为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图,在读课文、背诵课文时加上动作来加深按方位顺序看图的记忆,进行一系列拓展练习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全面观察事物;看图模仿课文语句说话,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秋天,写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恺山虎的脚》是本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课文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要求学生在读瞳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还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这一专题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观察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观察细致,表达才会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文章才能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0.
《蛇与庄稼》是一篇说理性课文,其事例典型,说服力强。作者的目的在于阐明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特别是要让学生弄清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和理解客观规律这个“自然之道”的同时,了解本文所展示的“做人之道”这个价值,方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而小语教材中很多课文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无不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因此,阅读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以先总后分的叙述方法,先概括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特点:爱动脑、勤思考、不怕吃苦,办事认真,然后再用两件小事来具体说明他的这种良好品质。通过这两件事的叙述,使人领悟到: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是与他孩童时代刻苦钻研的品质分不开的。教学时应启发学生要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同时适当渗透以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知识。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爱动脑、勤思考、刻苦钻研,认真作业的习惯。2、掌握11个生字,理解“钻研、糟糕、惊奇、兴趣”等词语,学习反问句“难道小针在作怪吗?”3、理解每节课文的意思,懂得可将写同一件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作者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采用由面到点的方法,对趵突泉进行了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突出了趵突泉水清、量大、态美的特点,歌颂了大自然的美。描写大泉和小泉景色特点的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抓住重点,通过细致观察,采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由具体事物引起的联想,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然美,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掌握生字“偏”、“藻”和多音字“济”。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5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1~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 ,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二)教学要求1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 读懂课文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有关爬山虎的特点写清楚的。3 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4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三)教学重点1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2 …  相似文献   

15.
刘坤 《小学语文》2008,(7):122-124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编排了五项内容:“口语交际”,通过观察图画比眼力,学生可以发现图画中蕴含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交流观察所得的兴趣;“习作”,内容和要求与刚刚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懂得观察要认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进行逻辑训练的好教材,可以用它来发展学生智力。有些课文说明了扎实的感知,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教育小朋友要从小注意观察。如《数星星的孩子》(第三册),讲了天文学家张衡童年时代就认真看星星,也讲了他从看星星中获得大量的直观知识,看星星成了他认识天文的开端。《科学的大门》(第三册)写达尔文从小爱观察生物,也讲了他从观察生物,走进了科学的大门,他的抽象思维就在这种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学历史课的课文理解活动出现了与历史新课标不符的主观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其一,课文意义的虚无化,即认为历史课文的意义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生成的;其二,理解过程的随意化,即认为历史课文理解不是去“发现”历史课文的意义,而是去“制造”历史课文的意义;其三,读者话语的霸权化,即以“读者对历史课文意义的决定权”反对与驱逐“作者意图和事物本身对历史课文意义的决定权”;其四,对话共识的相对化,即认为历史课文理解的真理性可由“重叠共识”来加以保证;其五,质量标准的缺失化,即认为不同理解者对历史课文的理解没有对错之分和高低之别,而只有这样或那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抓住最佳时期,认真指导。小学低年级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许多新鲜的事物,培养他们从小用心读、用心听、勤思考的习惯。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鼓励他们从书中去寻找,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在阅读  相似文献   

19.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和它的吃苦耐劳精神,并使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海滨小城》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4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对颜色、空间、声音及运动状况感知的基础上,显现出阶段性。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掌握海滨小城美景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及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三是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根据以上要求,笔者作如下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掌握观察的顺序性掌握观察顺序,是培养观察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