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是“以小说见才学”的代表作,其描述的雅集活动是作者“论学说艺”的载体。小说叙述了上苑雅集、女学塾雅集、卞园雅集等六次雅集活动。这些雅集书写具有揭示主题、预示情节发展的作用,也是导致小说结构碎片化、人物形象雷同化等艺术缺点的因素。就文化内涵来说,《镜花缘》的雅集书写折射了清代盛极一时的才女文化,以及乾嘉学术风气对整个社会文化的浸染。厘清雅集与文本、社会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对该书的思想倾向做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
《镜花缘》是就《山海经》所记海外人光怪陆离的形体特征,进行荒诞文学性的演绎。写作方式有解说式、映照式两类。旨意都是嘲谑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习俗,但艺术性却有高低差异。博学家作小说,赖博学以成,又受博学之害。  相似文献   

3.
《镜花缘》的叙事方式在借鉴继承《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基础上,也具备自身一些典型特征,主要是通过几组关系体现出来的:一是天庭与人间的异域同构关系;二是女性与男性的性别视角关系;三是以李唐为代表的正义与以武周为代表的非正义之间的对抗关系;四是以中土为代表的文化正统与以唐敖(唐小山)游历空间为代表的异化文化的批判关系.这几组关系的构架,是统摄于李汝珍的三种创作动机之下,追步于史笔,针砭世道人心,以文为戏.  相似文献   

4.
李汝珍自称其《镜花缘》"花样全翻旧稗官"。《镜花缘》的新创,在于以笔记改造章回,融摄章回之形式与笔记之体性,形成了章回体的"著书者之笔"。《儒林外史》是思想家的小说,《红楼梦》是诗人的小说,我们不妨讲,《镜花缘》是学者的小说。衡量《镜花缘》新创之合理与否,其标准不是现代人的现代小说观念,应该是以古代小说文化的视域,将其放置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评判。  相似文献   

5.
李汝珍长期生活在海州,醉心于云台山的美景,并以此为原型构建了一个奇幻多彩的海外仙境。他所接触的海州板浦盐业生产、生活方式与儒商文化以及清后期海州地域的社会俗弊成为《镜花缘》一书揭示的主题。不仅如此,《镜花缘》中的风土人情、方言俚语也带有海州文化的显著烙印,因此《镜花缘》可以说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海属文化小说。  相似文献   

6.
李汝珍在其《镜花缘》一书中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弱点,世风的弊端都有独到的针贬,其中对科举制度所衍生出的种种现象也有诸多论述.也许李汝珍也是科场的失意者,但他并未像有些小说家那样对科场的腐败进行猛烈的抨击,而是用调侃的笔调对科举中的一些弊端进行委婉的讽刺,并在书中描绘了他理想中的科举.第一、李汝珍用科举串联全书.第二、李汝珍用诙谐的笔调描绘了科举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如贿赂、谎报年龄和籍贯、作弊、冒名应考、随意调换名次、对生命的禁锢等.第三、李汝珍在书中透露了他的科举观及其对理想科举的构想,提倡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性别的人都应该读书.  相似文献   

7.
《镜花缘》是嘉庆、道光时期最优秀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以表现女性解放、揭示社会阴暗面而著称。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章回小说的发展以及作者独有的文人气质是《镜花缘》成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镜花缘》作者身份及创作意旨的多元性、创作特征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决定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镜花缘》的思想艺术总体成就虽不及《红楼梦》、《水浒传》等书,但在不少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小说史上一部理想与现实结合,融知识性、奇幻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大创新意义的“别开生面”之作。  相似文献   

9.
《镜花缘》作为清代才学类小说,在学界得到广泛认同,但也有许多不同见解,值得研讨。文章认为,在乾嘉考据学盛行的背景下,对音韵学和诸艺颇有造诣的李汝珍所创作的《镜花缘》,确实存在着"以小说见才学"的特点和局限,但不应该视之为才学小说。以明清章回小说世情类作品的历史发展的视角作考察,就《镜花缘》描写的内容来审视,《镜花缘》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世情小说。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人类的思维工具,体现了每个民族独有的思维定势,谦敬语作为谦己敬人的礼貌用语,既体现了汉民族谦恭的文化特色,又体现了汉民族独有的等级思维、时空思维、圆形思维等定势.思维定势的三个特点——稳定性、示范性、广众性对文本《镜花缘》谦敬语的使用和选择有一定影响,对己用谦语、对他人用敬语成为长期的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1.
《镜花缘》是一部明显具有时间自觉意识的作品。李汝珍以"错时"谋篇布局,精心营构叙事元始,熟稔运用各种叙事时序,灵活处理叙事时距,显示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叙事策略。论文借鉴当代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叙事时间为视角,初步揭示出小说的创作密码和独到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2.
《镜花缘》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者的心态有偏差;二是研究者的思路囿于俗套。这两方面原因导致《镜花缘》研究和其他古典小说名著的研究一样,人为地生出些许波澜,并为此争论不休。为此,文章提出,应侧重文本研究,达到作品宣传效果最大化;从文学研究出发,开拓一条文学与社会文化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清代著名"才学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写到数学问题:"铺地锦",其中画的"铺地锦"图却是错的,近200年来,从未有人指出并改正过。明代夏源泽《指明算法》、吴敬《比类算法大全》和程大卫《直指算法统宗》均记载这种算法,今人张奠宙主编的《数学史选讲》一书中也有讲解。这些实证均可以帮助我们对"铺地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汝珍《镜花缘》虽列为“以小说见才学者”,然其“数典谈经”均在小说情节进展之内,艺术上亦有匠心,尤其反映了清代文人生活值得重视;作者也未囿于古书,能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小说表达出多方面新鲜思想.  相似文献   

15.
《镜花缘》的精髓,不仅在于这是第一部把妇女作为社会主角的小说。而且还是一部五光十色的神话小说、创造许多鲜明人物形象的小说、富有开放意识的小说、愤世嫉俗的讽刺小说和普及科学文化的小说。作者李汝珍创作《镜花缘》的来龙去脉虽有争论,但从孙佳讯辨疑之论来看,已经确凿无疑。《镜花缘》孕育于板浦,主要依赖于这一带淮盐经济的繁荣和乾嘉学派人才的荟萃,风气所染,方使《镜花缘》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6.
清代百回长篇小说《镜花缘》神话色彩浓厚,充满了浪漫的情怀。本文主要考察了《镜花缘》中1122例表处置意义的把字句,通过对把字句句法结构的分析,对近代汉语中把字句的发展概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近代汉语提供了把字句的研究语料。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镜花缘>中某些看似荒谬、矫枉过正的情节入手,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想追求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矫枉过正行为的心态.认为在社会转型的某个特定时期,矫枉过正是一种必然现象,小说作者的思想、行为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李汝珍作为度辞高手,深谙"别解"造谐的妙处:翻新词语,"以文为戏",幽默诙谐,其"别"在"戏";制谜猜谜,见其才学,出奇制胜,其"别"在"奇";解码《山海经》,暗寓劝惩,点石成金,其"别"在"新".而"戏""奇""新"又都非李汝珍所独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与匠心独运,成就了他的创意与别解.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镜花缘》第九十六回至第一百回中四个战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李汝珍在四个战阵内所释放出的才学,其中蕴含儒家、道家、酒、典故等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