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解题为《旧闻新忆》.皆因当年看了徐铸成先生写的“旧闻杂忆”,很有启发。如今.年已花甲.正规退休。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中说:“老年人常思既往也”、“既思既往也.放生留恋心”,便常常想到自己3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的喜、怒、哀、乐、毁、誉、得、失.因而又想到徐铸成先生的《旧闻杂忆》来。记得有一年,徐老先生到西安来,应邀到《陕西日报》为大家作了一次讲座.我才有幸目睹他老人家的尊容。据说,徐先生的价日闻杂化》是在香港撰写的。香港报纸采用连载的方法.每天一篇;后来收集成册出版。徐老先生写了《旧闻杂化》,我…  相似文献   

2.
叹为观止的书目信息工作──旅美杂忆王益1985年访问美国时,特别注意他们的一本名为《可供书目》(BooksinPrint)的工具书,认为他们有这样的书目是一大优点,我们没有是一大缺点。去年,在美国考察,对《可供书目》做进一步的研究,着实花了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3.
《北京青年报》不久前发表孙建清为该报“文化论坛”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忆旧”书何其多》,文章说,当下图书市场忆旧题材最为火爆,看看书架,翻翻读书报,杂家杂忆之类的书籍不时跳入眼帘。许多文化名人都拿起了笔在“思痛”和“忆旧”,已经面世的作品《牛棚杂忆》、《顾准日记》、《吴宓日记》、《谭其骧日记》、《思痛  相似文献   

4.
写散文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开始写的时候兴趣很浓,写出之后总觉得不满意,看一遍,修改一遍,还是不满意,干脆废掉原稿重新写起。那么,重新写出之后,是不是就满意了呢?有的满意了,有的仍然不满意,这就不能不停笔想一想了。我去乐亭县时写了四篇游记,前三篇(《快乐岛的风采》、《鸟儿的一片天地》、《大钊故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后一篇《赶大集》写出后不满意,又重新写了两遍,还是不满意,只好压在抽屉里,没有拿出来发表。这一篇为什么没有写成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访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旅美杂忆王益麻省理工学院(MIT)是美国名牌大学,该学院的出版社也是美国著名的出版社。去年9月,我在一值教授的陪同下访问了它。接待我的是一位社长助理。社长助理首先简要介绍了该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出版社属麻省理工学院,经济上...  相似文献   

6.
萧乾著《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二战期间,萧乾先生先作为香港《大公报》兼职特派员,后为战地记者,曾在欧洲战场逗留了七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收集了作者五十多年来所写的战地报道和回忆文章数十篇,其中包括“回顾与反思”、“现场报道”、“旧地重游”、“跑江湖采访人生”四个部分。一九八五年萧乾先生发表在《北京晚报》副刊的一组《欧战杂忆》(十篇)也被收在书中。  相似文献   

7.
接到《新闻知识》为纪念创刊10周年写来的专函,我猛然想起自己这些年在《新闻知识》发表的文章有多少篇?多少字?一下子也算不清楚,大约有10多万字吧。十年来,在《新闻知识》举办的几次论文评奖中,我曾两次获得一等奖。在这里,“厚爱、感谢”之类的话已不重要,这不仅是因为自己曾写过此类的话,更重要的是,一个刊物的品位和层次的社会大背景及其内在素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开会,还每天赶写一篇《十四大手记》,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前后连续写了九篇。这些手记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我心里很清楚,这九篇《手记》都属于“急就章”,读者之所以产生一点兴趣,无非是看在“一边开会,一边写稿”的份上。其实,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会想起写《手记》?许多朋友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逼”出来的。我这次是第二次写党代会手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也写了九篇手记。当时的情况是,分配给《经济日报》采访十三大的记者名额只有两个(其  相似文献   

9.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10.
☆在“史海泛舟”栏目中,我们请老报人王时春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名字叫《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友报》,这段历史如今晓得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们发表它的目的,除了倡导我军办报的老传统之外,还有抢救和保留新闻历史资料的初衷,欢迎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多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稿子。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写过一篇《要用新知识、新观念写新闻》的文章,发表在2001年12月的《新闻知识》杂志上,后来又写了一篇《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先后在2010年6月的《中原声屏》(内刊)和2011年2月下半月的《新闻爱好者》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日,中国旅美侨胞滕健耀教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看见的“中国姑娘”》。这篇文章登在《体育报》上。有位热心的同志向我推荐说,这篇文章写得文情并茂,娓娓动人,不可不读。我后来看了这篇报道。的确写得不同一般。这篇报道全文不到两千字,把祖国亲人在海外的情谊,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记得吧;前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女排的姑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了老报人姚北桦、王淮冰合编的《报人生活杂忆——石西民新闻文集》(以下简称《杂忆》),深受教育。这位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闻名全国的新闻界前辈,新闻工作实践极为丰富,而且取得卓越的成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世界优秀通讯选》里,读过著名美国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史沫特莱写的两篇通讯,一篇是《记鲁迅》,另一篇是《朱德将军忆童年》。两篇通讯给我的印象都很深。我觉得,这里洋溢着作者对中国革命者的爱,确实感人至深;它们是新闻通讯的典范,值得我们后人认真观  相似文献   

15.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JR) 在9月至10月这期中,发表了几篇在新闻界作的律师所撰写的文章,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以及感受。一篇题为《寻求说“是”的途径》,作者是《洛杉矶时报》的律师杰弗雷·克雷。他担任这项工作已有四年了,工作的职责主要是帮助记者们了解美国“第一修正案”的作用,告诉他们怎样聘用律师来打官司。 还有一篇是伊夫·伯顿写的《一个新闻编辑室律师的生活:热情和防范》。文章讲述了她自 1995年为《纽约每日新闻》工作以来所处理过的20多件新闻官司 的情况,诉说了她在工作中的甜 酸苦辣。 另一篇是明…  相似文献   

16.
《伤痕》发表前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青年作者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一篇短篇小说,为何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当时我是文汇报的总编辑,发表这篇小说的前前后后,勾起我  相似文献   

17.
去年,自《上海文学》和《当代》季刊率先发表了由台旅美的著名作家聂华苓、白先勇的短篇小说《爱国奖券》和《永远的尹雪艳》以后,各地的文学杂志相继发表了旅美作家於梨华,香港诗人何达和现仍居台湾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杨青矗等的作品,对促进大陆、台湾、海外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成绩。年末,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编选出版了《台湾小说选》、《台湾散文选》和《台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读者也许不了解翻译工作的辛苦,一部著名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不知经过译者多少日日夜夜的推敲与琢磨。对那些诗作的翻译,更是艰难。 季羡林先生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历程,更是令人感慨涕零。他翻译这部史诗饱含血泪的故事,记载在季先生新近出版的《牛棚杂忆》和《季羡林的传记》中。  相似文献   

19.
一、您是什么时候发表处女作的?那时有多大年龄? 我现在以写小说为职业,第一篇正式小说,是1956年11月发表的短篇《喜鹊登枝》。然而,我的文学生涯,是从写小演唱、诗歌,故事和新闻报道等开始的。这方面的手稿被变成铅字的,应该算我的真正的“处女作”。我写的第一篇故事,题名《姐姐进步了》,刊于1950年10月的《河北青年报》上。那年我18岁,在区委搞青年团工作。有一次我请假回乡探亲,途经姐姐家的那个村,就顺路去看她。在家里扑了个空,跑到地里才见她正跟男人们一块干重体力活计。这情景在当时来说是件新鲜事  相似文献   

20.
1991年3月20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写的通讯《公仆赞——记襄樊市一汽运公司客车一队党支部书记王凤山》。隔了8天,湖北日报一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强化公仆意识》的读后感,作者是读了报上发表的王凤山的先进事迹后而写的。8月,省委组织部、湖北日报等四家单位举办的“为党旗增光辉”征文中,我写的那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