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EPR问题的由来,分析了彭罗斯对量子非定域性的理解,认为EPR型量子关联来源于相互作用过以后分离的粒子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位因子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量子心理学指出,意识是可观察的、定域性的和现实性的存在,类似于量子"粒子"的一面;而无意识则是未被观察的、非定域性的和潜在的,类似于量子"波"的一面.在心身或心物关系方面,量子心理学试图区分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而不是心物状态.量子心理学对意识和大脑或身体相互作用所作的假设是,心理和量子事件相对等,并且都遵循数学秩序.在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方面,量子心理学将意识作为观察的代理者,主张实在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通过意识的投射而成为现实,意识的作用只是使潜在的可能性显现出来.量子心理学以自然科学的方式重新确立了意识在心理学问题域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强调了主体意识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决定性作用,心理学的理论不再是对"纯粹客观"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描述,而是关于作为知识的探寻者和知识获得者的活动,以及我们由此所获得的知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提出用原子与腔场的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并利用腔量子电动力学技术实现弱相干态的隐形传送,退相干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实现了非贝尔态测量,分析了平均光子数对传送相干态的影响,也反映了相干态的非正交特性.  相似文献   

4.
因果关系理论是休谟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休谟认为,经验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而因果律来自经验,经验是习惯.休谟的观念关系和实际事物两类命题的划分在哲学史上首次区分了分析与综合.  相似文献   

5.
1.悖论产生的要害或根源在于,背景知识是"有缺陷的"却又被公认为正确的。2.EPR悖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著名悖论。爱因斯坦等人借助于理想实验和EPR论证,发掘了量子力学背后在元理论层次的奇特的非定域性假设,从表面上看,似乎违背相对论的要求。3.爱因斯坦想维护实在论和非超距作用并不错,但量子整体性或远程关联性也不容忽视,它将展示有待进一步挖掘的深刻含义。4.分析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联手,是化解科学上悖论的强有力的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6.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阿斯佩克特等三位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利用纠缠态实验证伪贝尔不等式,并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新领域的杰出贡献。本文描述了量子纠缠概念的由来,厘清了量子力学发展历史上的定域实在论、隐变量理论、空间非定域性以及贝尔不等式之间的脉络关系,并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得主们在该领域所做的重要工作。最后,结合第二次量子革命兴起的新形势,阐述了上述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杰  徐满平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3):27-29,33
从光波的空间相干性出发,由衍射理论证明扩展光源具有“相干面积极小”的特点,指出扩展光源相干面积实际上就是“散斑”,在非激光束照明时,由于色模糊存在,这些“散斑”是无法观察。利用此结论可解释扩展光源照明情况下,等倾干涉及等厚干涉条纹的定域性。并指出如果把扩展光源换成激光束,等倾干涉及等厚干涉条纹将不再定域。  相似文献   

8.
依据Pegg D T.and B arnett SM.等人提出的表征量子光场的量子相位分布密度的方法,研究了领头相干态的量子相位分布,并与相干态和Fock态的量子相位密度分布特征相比较,分析了领头项相干态量子光场的量子相位密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抛物线性限制势量子点量子比特性质方面的部分研究工作,第一节从抛物量子点中电子-声子体系的哈密顿量出发,采用Pekar类型变分方法,得出了抛物量子点中的二能级体系,这样的体系可作为量子计算机的一个基本信息储存单元-量子比特.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电子-声子耦合强度,量子点的受限长度,库仑势,外磁场对量子比特的振荡周期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随时间的演化.第二节在抛物量子点量子比特中,由于声子的自发辐射造成量子比特的消相干,计算了电子-声子耦合强度,量子点的受限长度,库仑势,色散系数对消相干时间的影响,同时得出了量子比特的密度矩阵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Asrarul Haque 《Resonance》2014,19(6):523-537
Classical physics encompasses the study of physical phenomena which range from local (a point) to nonlocal (a region) in space and/or time. We discuss the concept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nonlocality. However, one of the likely implications pertaining to non-locality is non-causality. We study causality in the context of phenomena involving nonlocality. An appropriate domain of space and time which preserves causality is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2.
We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Einstein’s second postulate of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STR) stipulating the constancy of the speed of light in vacuum. The causality that follows from the STR may be a more general principle to organize our knowledge of all phenomena. In particular, quantum dynamics can be derived using the causality principle. Causality does not prohibit quantum mechanics to be non-local, and this has implications in the real world.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这一原则在有罪无罪的落脚点、沉默权、疑罪从无的规定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无罪推定原则”和“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罪推定原则是各国公认的一项国际司法准则。文章从产生、发展过程探索分析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和实质内容 ,并对我国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提出一些看法 ,特别是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与无罪推定原则相矛盾的内容。认为我国要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必须赋予被告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从立法上得到根本完善  相似文献   

15.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保障人权的基本法律原则,可以说是刑事诉讼中应当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言论自由限制规则便是其中之一。未经过法定的司法程序,任何人在法律上都被认为是无罪的,这一理念应当在全社会普遍确立。然而,在实践中,以新闻媒体干预审判为代表的"舆论审判"现象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推定的权利。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确保无罪推定原则更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刑事法治原则,它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功不可没,故而有人将其与罪刑法定原则并称为刑事司法的两大基石。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吸收了该原则的一些合理内核,但并不全面,我们应当在法律观念、诉讼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最终确立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使刑事诉讼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权,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无罪推定原则不仅成为国际公认的人权标准,而且已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但是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刑事诉讼方面虽然对这一原则的精神有所吸收,但与这一原则的完全适用却还有相当的距离,即我国法律远未建立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因此,阐述和分析无罪推定原则的历史渊源、含义、内容及其具体规则和要求等内容对于更好地理解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纵观西方因果观念的历史演变.它与必然性、决定论的相互纠缠有其特定的自然科学背景。近代.休谟提出了因果性批判;卡尔纳普试图从语义学角度来定义因果必然性。对待决定论的态度取决干不同阶段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被认为是非(因果)决定论的量子力学却在某种意义上保留了因果必然性(微观因果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的实施规则,剖析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和特点,以及司法实践的现状、不利因素和原因,由此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因素,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大进步,然而在本质上更着重于强调人民法院的统一定罪权,并在本法中相应废除了免予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